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7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病人所进行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效果。结果 37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病人经积极抢救,25例病人治愈出院,12例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源性休克是AMI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在抢救中护士应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严密监测病情,积极贯彻各项护理措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和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一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水肿的病人,经过两小时肾透析治疗后,其心电图(EcG)肢导联与加压肢导联低电压和梗塞图形得到转复。据此认为透析后 ECG 电压的增高源于电解质浓度和胸壁传导阻抗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AMI)与非糖尿病AMI时心率振荡(HR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糖尿病并AMI与42例非糖尿病AMI及40例非冠心病病人为对照组。3组均做24h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HRT的参数振荡初始(TO)及振荡斜率(TS),分析各组间HRT的均值及异常发生率,再依据TO及TS和TO、TS是否异常,分出组间异常亚组,观察异常亚组间的心脏复合事件(室速、室颤、心力衰竭、病死率)。结果糖尿病伴发AMI者TO、TS与非糖尿病AMI组、正常对照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0及TS和TO、TS均异常者发生率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因正常对照组仅2例发生室速,故仅对糖尿病并AMI及非糖尿病AMI组闯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AMI心脏复合事件(室速、心力衰竭、死亡)均高于非糖尿病AMI组(P〈0.05),两组间室颤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AMI的室颤绝对值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并发AMI时HRT异常率更高,TO增加TS较非糖尿病AMI明显降低,可能与糖尿病病人自主神经受损严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梗死面积较大、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等多因素有关。HRT对于预测糖尿病并发AMI与非糖尿病AMI高危因子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6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AMI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AMI后无痛性AMI、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增高。结论2型糖尿病导致的广泛的中小血管病变、多支冠状动脉受损,使AMI面积广泛。同时,由其所致的弥漫性心肌病变及自主神经损害引发的潜在的心功能不全以及心脏电生理紊乱可能是导致上述临床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糖尿病病人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其并发症多,病发率高,预后差。现对1998年2月-2004年8月住院治疗的DM并发AMI病人46例,以及同期治疗的非DM的心肌梗死病人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腹部手术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 990年 1 0月~ 1 998年 1 0月收治老年人因腹部手术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 AMI) 1 5例 ,占同期老年腹部手术的 0 .6% ,其中死亡 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61~ 82岁。其中结肠癌根治术并发 AMI5例 ,胃癌根治术并发 AMI4例 ,胆石症并发 AMI3例 ,直肠癌根治术、十二指肠切除术及胆囊炎并胆汁性腹膜炎胆囊造瘘并发AMI各 1例。术前均做过心电图检查 ,其中 9例表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6例为大致正常心电图。1 5例中 3例 AMI发生在术中 ;术后 2 4 h内发生 6例 ,术后 2 4~ 48h发生 6例。AMI部位 :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颤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26例AMI在发病连续7天心电监护中,30例新出现房颤为房颤组,选择同期30例无房颤的AMI病人为非房颤组。根据房颤发生的时间又将房颤组30例病人分为房颤早发组(16例,房颤发生于AMI发病24小时内)和房颤迟发组(14例,房颤发生在AMI发病24小时后),比较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及房颤早发组、迟发组间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并发心力衰竭也明显高于非房颤组。房颤早发组与迟发组比较,房颤早发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而房颤迟发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结论AMI并发房颤的患者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后房颤出现的时间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有关。AMI并发房颤,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 13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探讨 QT离散度 (QT dispersion,QTd)对评价 AMI室性心律失常及近期 (住院期间 )预后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以 1990年 1月~ 1998年 6月收住院的AMI患者 132例为试验组 (AMI组 ) ,男性 98例 ,女性 34例 ,年龄 38~ 79(6 5 .45± 10 .80 )岁。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统计以发病后 1周为限。 AMI组分为 (1)室性心律失常组 (VA组 ) 4 8例 ,其中心室颤动 (室颤 ) 15例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3例 ,频发室性早搏 2 0例 ;(2 )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NVA组 ) 84例。AMI患者近期…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9~1992年间经临床确诊为心包积液的67例病人,进行了心电图QRS波群电压和T波改变的观察。67例病人均经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内液性暗区1.5cm以上,或抽出心包积液者。结核性心包炎11例,有低电压5例,T波倒置2例。化脓性心包炎1例,有低电压而无T波改变,缩窄性心包炎3例,2例有低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方法对80例老年AMI中并发心力衰竭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生心力衰竭34例,检出率42.5%。其中典型心前区疼痛15例,占44.1%;其他临床表现19例,占55.9%。结论老年AMI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并发症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导联低电压患者心电图改变临床意义和病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我院住院的12导联心电图为胸导联低电压患者91例,肢体导联电压正常,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肺部CT、腹部超声.结果 51例癌症患者表现为胸导联低电压,占所有患者的51.6%,其中7例为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低电压改变的临床意义和病因。方法收集体表心电图诊断的132例低电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和患者临床特点。结果①132例患者中胸导联低电压32例(24%),肢体导联低电压87例(66%),肢体导联合并胸导联低电压13例(10%);②肿瘤并发心电图低电压者69例(52%),以肺癌发病率最高;③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和扩张型心肌病为主要病因。结论恶性肿瘤并发的心电图低电压为临床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休克,其病死率国外仍高达80%或以上,国内虽逐年在下降,但目前仍是AMI 致死的重要因素。我们自1973~1985年在收治81例AMI 中,并发休克者共12例,发生率为14.7%,与国外相近似。其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11例以改善末梢循环为主,并尽量减轻心脏负荷为总的治疗原则,结果均抢救成功。使AMI 的病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后72小时内心包渗液的发生率,以及心包渗液对预测AMI并发心肌穿孔的价值。方法病人来自Butterworth医院的心脏监护病房。使用Smith Kline仪器,结合M型床边超声心动图机,在4个半月中对发生AMI后72小时内的90例AMI病人进行了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获资料用卡方试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90例AMI病人中5例发生心包渗液,其中1例为无并发症的前侧壁心肌梗塞,在住院后第7天,突然出现表情淡漠和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出现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室内传导阻滞是影响AMI病人近期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我院1985~1992年间收治的117例老年AMI的临床资料比较了有与无室内传导阻滞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探讨老年AMI时发生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临床经验表明心电图有低电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本文旨在确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低电压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作者复习了确诊的急性穿壁性心肌梗死304例所有病例均在冠心病监护病房连续监护,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定血压和尿量,并作肌酸磷酸激酶(CPK)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和乳酸脱氢酶(LDH)、及胸片检查。心电图低电压的诊断标准为各标准肢导联QRS综合波主波电压<0.5mv或心前导联最大QRS波幅<1.0mv。304例中,低电压(1组)67例(22%),其中49例见于肢导联,18例见于所有导联,与304例中67例电压正常(2组)的患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颅内出血是人们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的一种重要忧虑,但迄今有关危险因素仍有争论。本研究者在对一组接受溶栓疗法的AMI 病人中并发及未并发颅内出血的特征来确定有关的危险因素。病人和方法从1987年1月至1990年住院的病人中,将连续的107例采用静脉内溶栓疗法的病人列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63岁,多数为男性。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平均4小时。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房电压基质情况以指导持续性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方法80例持续性房颤(Pers-AF组)、30例阵发性房颤(Paro-AF组)及10例左侧旁道患者(对照组)在窦性心律下完成左房电压基质和激动标测。左房分为7个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电压、区域传导激动指数和标测面积。结果左房低电压区和/或疤痕区在房颤患者中检出阳性率仅为12.7%(14/110,Paro-AF组2例,Pers-AF组12例),PersAF和Paro-AF两组低电压区和/或疤痕区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vs 6.7%,P=0.34)。相比于对照组,其他两组患者左房平均电压显著低,大部分区域激动传导缓慢。此外,Pers-AF组左房电压降低较Paro-AF组患者显著。结论房颤患者左房平均电压显著降低并传导缓慢,以Pers-AF患者为甚,低电压区和/或疤痕区可能是持续性房颤维持基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痛病人肠道黏膜通透性改变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急性胸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按肠道黏膜通透性是否改变,分为肠道黏膜通透性正常组和增高组。比较两组AMI的发生率,并分析AMI发生与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关系。结果肠道黏膜通透性正常组46例,其中17例发生AMI;Killp分级Ⅰ级16例,Ⅱ级25例,Ⅲ级5例,Ⅳ级0例。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组64例,其中38例发生AMI;Killp分级Ⅰ级12例,Ⅱ级27例,Ⅲ级20例,Ⅳ级5例。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组发生AMI的比例明显高于肠道黏膜通透性正常组。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与AMI发生呈正相关(r=0.221,P<0.05),且与Killp分级呈正相关(r=0.3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MI发生[OR=2.462,95%CI(1.055,5.741),P<0.05]及高级别Killp分级是胸痛病人发生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是胸痛病人发生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我院1986年3月~1988年2月,二年中住院治疗的16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 患者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0例进行病因分析及总结我们的治疗、护理的体会。 一、病因 结合文献认为,AMI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应激性溃疡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老龄,多器官功能低下,易发生代偿性失调。(2)AMI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胃粘膜屏障受损。(3)AMI病人精神紧张,尤其老年人应激能力低下,易形成应激性溃疡。(4)老年人易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