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自然史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往往代表炎症缓解。但在部分感染者中,感染初始可能即为HBeAg阴性,还有一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在发生HBeAg阴转后炎症活动仍未停止,医生把HBeAg阴性且存在病毒血症的情形定义为HBeAg阴性的HBV感染。这种类型的感染在亚洲和欧洲南部占HBV感染者的比例为50%~80%,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在欧洲北部和美国只占10%~40%。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 后,HBV感染者血清中可检出HBV 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 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以及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与病情的临床关系。方法对566例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并对125例e抗原阴性CHB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Au、水平进行分析。结果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36.0%为血清HBV DNA阳性,其中76.1%的患者HBV DNA定量值小于10^7拷贝/mL;血清HBVDNA定量值大于10^7拷贝/mL的e抗原阴性CHB患者,84.4%的病例ALT〉200u/L,且临床症状明显、病情严重。结论e抗原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一般较低;e抗原阴性CHB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与肝内炎症活动相关,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根据血清e抗原(HBeAg)的状况可以分为HBeAg阴性和阳性2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e抗原转换为e抗体(HBeAb)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得以恢复。但近年来发现部分患者HBeAb转阴后仍有一定程度的病毒复制[1],而且伴随肝脏的炎症改变,病情反而会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全球约有20亿人曾经感染乙肝病毒,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C)。慢性乙型肝炎(CHB)可分为HBeAg阴性CHB和HBeAg阳性CHB两种。我国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不断增加,已经成为肝病工作者的严重挑战。现就我国目前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和胸腺肽-拉米夫定序贯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3例e-CHB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拉米夫定组54例,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12-56个月,平均20.7个月,停药后随访13-61个月,平均34.2个月。序贯组(先用胸腺肽,再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39例,先用胸腺肽20 mg/d,静注或静滴,疗程1-2个月,继用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12-38个月,平均22.3个月,停药后随访3-46个月,平均14.5个月。结果拉米夫定组持续应答16例(29.6%),部分应答11例(20.4%),YMDD变异6例(11.1%),停药后复发率50%(21/42)。序贯组持续应答14例(35.9%),部分应答15例(38.5%),YMDD变异7例(17.9%),停药后复发率14.3%(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43,P〈0.01),序贯组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停药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7.5721,P〈0.01)。持续应答率与治疗前ALT水平、HBV-DNA载量及传播途径、临床类型、性别等无关。结论胸腺肽-拉米夫定序贯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可溶性成分,为HBV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HBeAg可与人白细胞抗原协同,并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在HBV病毒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HBeAg对HBV DNA的复制具有调节作用。在临床实践中,HBeAg的检测对指导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HBeAg变异后出现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前C区)编码的可溶性蛋白,尽管HBeAg在病毒复制和急性感染中并不是必需成分,但其是病毒复制、传染性、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治疗应答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的指标。以往认为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BVDNA水平高,当HBeAg转 相似文献
9.
《河南医学研究》2017,(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e抗原(HBe Ag)含量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HBe Ag检测结果分为HBe Ag阳性组(92例)、e系统双阳性组(56例)和HBe Ag阴性组(130例)。3组均采用免疫荧光法对血清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对比组间差异。并将278例患者根据肝损害程度分为轻度组(74例)、中度组(137例)和重度组(67例),对比组间HBV-DNA含量差异。结果不同HBe Ag含量与肝损害严重程度组间HBV-DNA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2组间血清HBV-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含量与血清HBV-DNA水平存在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超过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为慢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感染者中约有15%~40%会发展成肝硬化(LC)、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致使每年几乎有100百万人死亡[1].过去人们认为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BV DNA水平高;当HBeAg阴转或伴有抗Hbe阳转时,则HBV DNA水平下降或消失,传染性小,同时伴肝脏炎症减轻或消失,表现为转氨酶正常,是病情趋于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CHB)可分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e+CHB)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e-CHB)。以往认为e—CHB只是部分地区的少数不典型病例,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己证明e—CHB成全球性分布,发病率不断增加,不仅在分子病毒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等方面,而且在自然进程和转归等方面,都和e+CHB有着显著不同,已成为当前CHB的研究热点。本文将近几年文献中有关e—CHB的报道加以概述,提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4l例患者用护肝药作对照,疗程2年以上,疗效评估包括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拉米夫定治疗24个月后,肝功能的复常率明显优于护肝治疗组(84.3%对58.54%,P〈0.05),HBV DNA转阴率显著优于护肝治疗组(81.25%对14.63%,P〈0.01)。拉米夫定治疗9个月开始出现YMDD变异,24个月时YMDD变异率为15.63%,YMDD变异后2例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护肝治疗组3个月后,随着疗程的延长肝功能的复常率无明显增加。结论拉米夫定对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出现变异耐药后需要更换其他抗病毒药物。护肝治疗3个月无效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阴性与阳性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大样本横断面回顾性调查,了解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两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 对237例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这两组患者肝功能、诊断构成、HBV DNA定量以及免疫学检查等指标的差异.结论 HBeAg阴性组年龄较大.HBV DNA含量较低,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构成比高.结论HBeAg阴性慢性肝炎近年来患病率增高 ,患者年龄大,预后差,是今后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大蛋白检测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关系。方法:225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儿分别使用PCR法测定HBV DNA的含量,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抗原诊断检测LHBs。结果:225例样本中,检出乙型肝炎大三阳75例,在大三阳中,LHBs的阳性率与HBV DN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乙型肝炎小三阳160例,在小三阳中,LHBs的阳性率与HBV DN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Bs和HBV 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同时反应了慢性乙型肝炎患儿体内HBV的复制水平,其检测有助于提高HBV感染者的血清学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加索地区,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通常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其远期预后却未见报道。该研究对99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白人患儿进行了长达29年的纵向观察,其中91例患儿为e抗原(H BeAg)阳性(其中4例出现肝硬化),8例为H BeAg阴性。在91例H BeAg阳性的患儿中,89例在5.2±4.0年后发生H BeAg血清转换。在85例无肝硬化的患儿中,1例为H BeAg阴性肝炎,其余84例为无活性的携带者。H BeAg血清转换后随访观察约14.5±6.1年,有4例携带者H BeAg再次活化,其中3例于随访末期出现H BeAg阴性肝炎。8例最初为H BeAg阴性的患儿中,2例出现H BeAg阴性肝炎,6例…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普遍认为,HBeAg是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标志,而抗-HBe的出现说明病情好转或稳定,其传染性减弱,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的现象.为了解HBeAg阴性病人是否具有病毒复制和传染性,对113份HBeAg阴性的HBVM不同模式标本进行HBV-DNA与ALT、TB检测,以分析HBeAg阴性时病毒复制状况,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预防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导致严重慢性肝病而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HBV基因型众多、变异及其他一些原因 ,相当比例的感染者HBeAg阴性而抗 Hbe阳性 ,隐藏了HBV的复制潜力而难于治疗 ,对这类患者的治疗目的亦为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并减缓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目前有效的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以刚进入临床的阿得福韦酯等。联合免疫制剂及核苷类似物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的发生。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另一个趋势是联合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 ,获得治疗结束后的持续抗病毒疗效。对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及安全性尚在研究评估中 ,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