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1种金属化合物的体外微核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内微核试验作为检测遗传毒性的方法,已广泛用于毒理学研究。1983年Haddle等发表了体外激核试验方法,它可以使受试物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克服了体内微核试验中一些受试物不能在体内达到引起诱变的足够浓度而导致假阴性的缺点。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用体外微核试验法对金属化合物进行致突变性的研究。本研究选用了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微核试验法检测了11各金属化合物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体外哺乳动物细胞遗传毒性试验假阳性率高的不足引起了毒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体外微核试验常用的啮齿类动物细胞系如CHO,V79,CHL和L5178Y,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可能原因之一是啮齿类动物细胞系的p53基因为突变型,即p53基因功能缺陷。但也有观点认为,p53基因功能不同的细胞系不影响体外微核试验结果的判定。本文主要比较了不同细胞系体外微核试验结果,包括常用的p53基因功能缺陷的啮齿类动物细胞系、p53基因功能完整的细胞系和p53基因功能缺失的NH32细胞。希望有助于阐明遗传毒性化合物引起p53功能不同的细胞系的DNA损伤的机制,合理选择体外微核试验系统,从而降低体外微核试验结果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体外条件下研究宫炎平片(GYP)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GYP设不同剂量组,选用Ames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Ames试验各组平皿均未见细菌毒性表现,结果为阴性。CHL试验中24 h后采样以及48 h后采样,所有剂量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未显著增高,GYP无抑制有丝分裂或诱导染色体数目畸变的能力,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以上3个试验结果,认为在实验条件下,GYP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富马酸泰诺福韦双特戊酯(TDF)的遗传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鼠伤寒沙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该药物的遗传毒性.结果 该药物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体外培养CHL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对昆明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三个试验结果均呈阴性.结论 TDF不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辛力  李伟  王玉梅 《天津药学》2001,13(2):24-25
目的:考察受试物氨磷汀(ALD)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采用活体小鼠同髓嗜多染色性红细胞(PEC)微核试验和体外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对ALD进行诱变性研究,结果:ALD的小鼠骨髓PEC微核试验为阴性,CHL染色体畸变试验为阴性,结论:ALD在一定计是一范围内无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盐酸川丁特罗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盐酸川丁特罗(SPFF)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考察SPFF对鼠伤寒沙门菌和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经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SPFF的结果均呈阴性。结论:SPFF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熊明朋  刘宁  龚玮  刘波 《药品评价》2022,(4):213-215
目的:研究某中药育发液在体外哺乳动物微核试验中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MTT试验确定育发液的细胞毒性;采用中国仓鼠肺细胞株(CHL)细胞暴露在5.000μL/mL、2.500μL/mL、1.250μL/mL的育发液浓度下,分加S9活化系统和无活化系统,培养3 h和24 h方案,进行体外微核试验.结果:MTT试验中,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3D打印多孔钽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参照GB/T 16886.12标准制备3D打印多孔钽浸提液,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样品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分别采用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检测样品浸提液的遗传毒性.结果 样品浸提液作用于小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市售的3件染发剂的遗传毒性。方法使用以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为细胞系的体外微核实验方法检测3件市售染发剂作用于细胞后的产生的微核率。经过细胞制片、染色、显微镜计算双核细胞的微核率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3件染发剂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确定体外微核试验为阳性。结论此次检测的3件市售染发剂体外微核实验结果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市售的3件染发剂的遗传毒性。方法使用以小鼠淋巴瘤细胞(L5178Y)为细胞系的体外微核实验方法检测3件市售染发剂作用于细胞后的产生的微核率。经过细胞制片、染色、显微镜计算双核细胞的微核率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3件染发剂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确定体外微核试验为阳性。结论此次检测的3件市售染发剂体外微核实验结果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补血益母丸干膏粉进行遗传毒性试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进行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采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CHL)细胞进行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ICR小鼠进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综合评估补血益母丸干膏粉的遗传毒性。其中,Ames试验设50、150、500、1 500、5 000μg·皿-1 5个剂量;体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125、250、500μg·mL-1 3个剂量;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设500、1 000、2 000 mg·kg-1 3个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结果 在代谢及非代谢活化条件下(+S9/-S9),Ames试验结果显示,补血益母丸干膏粉对各菌株均无明显或可重复的诱变性及抑菌性;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补血益母丸干膏粉对CHL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未见有意义的升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补血益母丸干膏粉对ICR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血益母丸干膏粉未见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
肖志勇 《中南药学》2009,7(9):678-681
目的了解薏苡仁多糖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薏苡仁多糖的小鼠经口LD50〉20g·kg^-1;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未显示有遗传毒性作用。结论薏苡仁多糖基本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三维(3D)重组皮肤模型已证实在模拟体内代谢条件、给药浓度及反应靶器官毒性特点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近年来已有多家公司构建3D重组人工皮肤模型,且一些制药公司已将3D细胞模型应用于药物的早期毒性筛选。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利用3D重组皮肤模型进行体外安全性评价成为目前替代方法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人3D重组皮肤模型在遗传毒性评价中体外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模型在外用药物体外替代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喹烯酮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喹烯酮由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一类低毒的抗菌促生长药物。为了探讨其遗传毒性,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的可能性。方法在Ames试验中,以1.0、2.6、6.9、18.2和50.0μg/皿的剂量,对TA97、TA98、TA100、TA102、TA1535、TA1537等6个菌株,采用直接掺入法进行试验;在微核试验中,以1700、3600和7200mg/kg的剂量,采用30h2次给药法制片观察,并计算微核率;在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以1.25、2.5、5.0和10.0μg/ml的剂量为终浓度,采用V79细胞株,进行制片观察,并计算染色体畸变率。在Ames试验中,除TA102、TA1535为阴性外,各剂量组在18.2μg/皿时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都为阳性,且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在微核试验中,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各剂量组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时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为阴性。本研究首次进行了6种菌株的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表明,喹烯酮对Ames试验菌株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提示喹烯酮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为评价其安全性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选用体外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毛蚶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研究。Ames试验设5000.0、2500.0、1250.0、625.0、312.5 μg/皿5个剂量;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立5.00、2.50、1.25 mg/mL 3个剂量,毛蚶提取物与CHL细胞分别接触6、24 h;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立5000、2500、1250 mg/kg 3个剂量,给药1次。结果 Ames试验,毛蚶提取物在加与不加S9时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相关性,结果为阴性;CHL染色体畸变试验,毛蚶提取物代谢活化组和非代谢活化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果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毛蚶提取物未见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遗传毒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早期、快速地获得药物可能的毒性反应数据,是当前遗传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或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早期、快速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包括AmesII试验、Gadd45 Green Screen试验、高通量体外彗星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试验,主要围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简要操作流程、预测毒性的可信度以及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缺点等展开。同时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毒性预测模型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细胞松弛素B在微核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细胞中的微核数是反映染色体损伤的简易方法。微核试验业已列入测试环境化学物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短期测试组合的方法之一,也用于职业人群遗传毒理效应的监测。近来微核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已有报道。现将细胞松弛素B(CYB)在微核试验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豆多肽的毒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大豆多肽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灵芝孢子粉胶囊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灵芝孢子粉胶囊的毒理学,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与结论:灵芝孢子粉胶囊的小鼠经口LDs。〉10g/kg,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未显示有遗传毒性作用,表明灵芝孢子粉胶囊基本无毒性。  相似文献   

20.
聚酰胺微胶囊对小鼠细胞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确保聚酰胺微胶囊的生物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性评价程序》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小鼠经口LD_(50)>50g·kg~(-1)体重,属无毒剂级,小鼠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受试物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