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在美国医院内感染中居第三位 ,导致术后患病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增加。本研究旨在分析因妇科良性疾患行kustner小切口开腹手术后皮下引流的作用。选择 2 0 0 0年 1~ 6月因妇科良性疾患在罗马Biomedico大学施行小切口开腹手术的 72例患者 ,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 (BMI)、产次、绝经状况 ,内科合并症及所应用药物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g/dl) ,术前血清白蛋白值 (g/dl) ,切口长度 (cm) ,手术时间 (min) ,估计失血量 (ml)及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术后应用闭式皮下引流 ,B组不应用皮下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液针管抽吸联合小切口切除卵巢良性囊肿术式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种术式治疗卵巢良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选择输液针管小切口手术(小切口组),50例行腹腔镜下囊肿剥出术(腹腔镜组),36例行传统开腹手术(传统组),比较这3组术式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与传统术式比较,小切口组和腹腔镜组术后恢复快。小切口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最短(P<0.05),术中出血量最少(P<0.01)。结论:输液针管抽吸联合小切口切除卵巢良性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组织损伤少、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时选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及阴道脱垂者除外)的70岁及以上患者共170例,比较腹腔镜组(90例)及开腹组(80例)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总花费明显多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70岁及以上老年妇科良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疗效肯定,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缝合中皮下放置引流管在肥胖妇科肿瘤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例肥胖妇科肿瘤患者根据腹壁切口缝合中是否放置引流管随机分为两组,104例采用腹壁切口缝合中皮下放置引流管(实验组),96例采用传统腹壁切口缝合方法(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年龄、手术方式、合并糖尿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腹壁缝合时间、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愈合率、切口Ⅰ期愈合率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腹壁切口缝合时间、合并糖尿病患者切口愈合率、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0.80±4.86分钟、100.0%、100.0%、5.20±1.86天,对照组分别为26.91±5.75分钟、54.5%、80.0%、8.90±2.59天,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切口缝合中皮下放置引流管处理肥胖妇科肿瘤患者腹壁切口,缝合时间短、Ⅰ期愈合率高、术后住院天数缩短,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切口皮下修剪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腋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搔刮术,对照组采用刮吸术,并且随访6~24个月。结果:观察组治愈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其并发症与瘢痕的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皮下修剪搔刮术治疗腋臭不仅可以根治,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手术切口没有明显瘢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壁横竖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二次剖宫产术患者80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前次手术腹壁是竖切口为A组(n=40),前次手术腹壁是横切口为B组(n=40),比较两种腹壁切口再次手术腹壁及盆腔的粘连程度、出血量、开腹时间及总手术时间;结果腹壁竖切口组在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明显短于横切口,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横切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手术横切口组粘连发生率较腹壁竖切口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对于初次手术的患者来说有手术时间短,缝合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但对于再次手术的患者来说,腹壁粘连较竖切口重,进腹困难,导致手术时间长,损伤大。对有再次妊娠需要的患者,尽可能行腹壁竖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07月至2009年09月在我院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及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5例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行切口二期缝合后切口7~9天痊愈。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很多,积极的防治及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行妇科输卵管手术、卵巢肿物手术、子宫(包括肌瘤剔除及子宫切除)手术229例,选择同期同样手术指征的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各50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发热率的比较.结果腹腔镜下绝大部分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获得成功.与开腹手术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用药少、痛苦小、住院日短、术后发热率低.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施行于大部分妇科良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阴阜小切口剖宫产术的特点是术后由于阴毛覆盖看不到手术瘢痕,有美容效果。手术采用高比重麻醉剂脊椎麻醉,因取头高位(手术台呈20°~30°倾斜),麻醉范围只限于腹部下方及下肢。切口在阴毛处,从阴蒂上方向上纵切阴阜皮肤及皮下脂肪约7 cm,以大拉钩向头部方向牵拉此橡胶样伸展性极好的表层组织。  相似文献   

10.
切口脂肪层下引流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部切口延期愈合,不仅给受术者带来病痛和精神压力,而且还增加医药费用的支出。为了预防切口感染,促进愈合,我们对68例接受妇科手术者,行腹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塑料管引流,无一例切口延期愈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方法:检索2000至2016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相关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年龄、性别及区域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24篇。Meta结果表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均能增加患者术后的D-二聚体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77,95%CI为-0.08~1.63,P=0.075)。腹腔镜组的术后VTE发生率0.0%~14.03%,平均2.10%;开腹手术组的术后VTE发生率0.63%~14.28%,平均4.90%。Meta结果表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VTE发生率较行开腹手术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2,95%CI为0.33~0.54,P0.001)。结论:对于妇科手术患者,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都会造成术后D-二聚体浓度增高,开腹手术组增高更明显,但结论尚需更深入的验证;对于妇科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VTE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的安全性,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对120例小切13:2和100例传统切口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就术中意外伤、术后并发症、残留结石、术后一般情况和护理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和措施.结果: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术后肛门排气和禁食等时间,小切口组(MCE组)均少于传统切13组(OCE组);术后血浆管引流量,MCE组亦少于OCE组,两组的T管引流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小切口:2组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1.67%(2/120),术后结石残留率3.33%(4/120),结石复发率为5.00%(6/120);传统切13:2组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2.00%(2/100),术后结石残留率为3.00%(3/100),结石复发率为5.00%(5/100),统计显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切口组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传统组8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MCE组临床恢复明显较OCE快,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胆道探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预后良好、恢复时间快的手术方式,密切观察T管,血浆管引流,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及早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2010年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58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例数,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病理类型、切口类型以及术后引流情况与发生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8%,其发生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而与病程、手术时间、病理类型、切口类型及术后引流情况有关。结论:临床上应注意改善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急性阑尾炎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耻骨联合上小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部分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妇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经耻骨联合上小切口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经传统4孔腹腔镜手术患者82例(传统组)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造口术等。结果观察组和传统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相比传统组在手术时间[(45.31±7.35)minvs.(52.46±9.21)min]、术中出血量[(30.79±7.74)m Lvs.(32.58±5.21)m L]、下床时间[(12.93±3.95)h vs.(14.47±8.51)h]、术后排气时间[(14.29±4.19)h vs.(20.03±4.34)h]、住院时间[(5.76±1.43)d vs.(9.08±2.57)d]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疼痛[(3.14±1.12)分vs.(6.54±1.27)分]和美容评分[(4.7±0.3)分vs.(2.5±0.8)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耻骨联合上小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部分良性疾病安全有效,手术瘢痕隐秘或无痕,可充分应用已有设备和器械,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应当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会阴手术切口美容缝合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3~2004年我科150例住院分娩产妇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切口缝合采用美容缝合术。结果 应用美容缝合术150例,无一例切口感染或裂开,且手术野美观,术后不需拆线,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术后切口均无红肿、硬结,无排异现象发生,切口愈合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均好。结论 会阴手术切口美容缝合术安全有效,切口愈合好,手术野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根据切口渗液情况不同将16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换药或二次缝合处理。结果:A组患者13人切口手术后7—10天愈合;B组患者3人切口裂开给予二级缝合10~20天愈合。结论: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在妊娠期间体重增加的总数多数超过12.5KG。皮下脂肪细胞体积快速增加,妊娠期间合并其他疾病及缝合技术等因素是造成脂肪液化的重要因素。在此统计分析2011—2012两年间,在本院剖宫产病人中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6例进行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找出更好的处理方法及防范措施以减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以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妇科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同病种行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象量表BIS评分和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不需要辅助操作,未中转开腹。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体象量表BIS评分和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设备,符合卫生经济学特点;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以及标本取出方便的优势,LESS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法预防腋臭清除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0例行腋臭清除术患者,对患者实施小切口法治疗术后并发症,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大部分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手术效果满意,部分患者也出现了皮下血肿、伤口延迟愈合、皮瓣坏死等并发症。但是,在临床工作人员研究下,最终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小切口法预防腋臭清除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这种技术手段操作简单、治疗有效,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子宫单切口与子宫双切口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手术分娩,根据术前超声检查评分诊断并在术中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共136例,根据术前、术中的评估,采用子宫下段单切口术式的94例(69.1%)为子宫单切口组、采用子宫双切口术式的42例(30.9%)为子宫双切口组。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双切口组与子宫单切口组在前置胎盘严重程度、孕妇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终止妊娠的孕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2.74±1060.26 ml、1578.26±916.53 ml、输红细胞量分别为1549.56±986.36 ml、1052.35±589.69 ml、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0±36.63分钟、148.42±40.75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子宫单切口组12例,双切口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5,P=0.334)。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在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住院时及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膀胱损伤的发生、术后24小时出血、新生儿Agp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双切口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保留子宫及降低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