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255-225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应用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低血压的发生率由36.84%下降到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高血压的发生率由31.58%下降到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3,P〈0.05);肌肉痉挛的发生率由39.47%下降到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9,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由34.21%下降到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3,P〈0.05)。观察组应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达到95%,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达到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达到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对一记录表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有助于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知识,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与非医学女大学生的早餐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63名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早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在早餐营养知识了解程度上好于非医学专业(P〈0.05);每天均吃早餐的学生有154人(58.56%),医学专业学生就餐率好于非医学专业(P〈0.05);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中没时间、怕迟到占83.65%。[结论]女大学生早餐营养情况不乐观,加强大学生早餐营养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采用心理测量工具对我校部分HBsAg阳性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心理测量。结果HmAg阳性大学生健康教育前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六项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健康教育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三项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教育前后比较强迫和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不同性别教育前精神病性、焦虑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阳性大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脑梗死病人对层级全责护理中健康教的满意度。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宣教,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分层次负责、连续性分期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及完全性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知识患者掌握合格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全责护理用于脑梗死病人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探讨影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护生健康教育水平及相应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福建医科大学3所教学医院抽取的实习护生164人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评分为(138.6±14.6)分,处于中等水平。实习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实习时间(t=4.520,P〈0.05)、健康教育的实践经历(t=4.201,19〈0.05)、健康教育的培训(t=3.918,P〈0.01)及在ICU的实习(t=3.256,P〈0.05)。结论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总体水平不容乐观,有待于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以缓解患者介入术前焦虑情绪,为临床开展高质量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420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单双日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210)和实验组(n=210),对照组采取个体式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集体式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患者焦虑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焦虑发生率及SAS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前64.8%对照组患者及65.7%实验组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焦虑发生率均较教育前降低且实验组焦虑发生率(17.1%)低于对照组(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3,P〈0.05);健康教育前对照组SAS评分为(53.85±3.78)分,与实验组(53.57±4.8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评分(45.65±0.94),(42.18±1.29)分均低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4,7.76;P〈0.05);并且健康教育后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9,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焦虑情绪,集体式健康教育在减少焦虑人数及缓解患者焦虑程度上优于个体式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岛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对肺结核防治认知及行为的状况,为高等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肺结核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1070名青岛市高等学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学生肺结核知识平均得分为(4.09±1.59)分,全部知识知晓率为23.8%,单一知识知晓率为53.7%~85.5%;态度平均得分为(43.96±4.03)分;行为平均得分为(4.20±0.99)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肺结核知识和态度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7.56、8.08,P〈0.05),而行为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F=1.89,P〉0.05)。结论大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还不全面,态度还需要改善,健康行为有待强化。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家庭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对家庭输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深圳市健康教育所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表》中的内容对200例家庭输液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教育前61~70岁、71~80岁及80岁以上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62%、90.75%和85.00%,而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5.13%、83.75%和78.8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健康教育后.其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均明显升高,分别达98.21%、96.50%、96.11%和94.10%、93.50%、90.28%;健康教育前后各年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行为形成率各年龄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并注意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武晓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58-276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工作在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56例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制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表、疾病治疗信心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患者对该病恐惧程度和治疗的信心程度。结果356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1%比39.9%,x2=4.68,P〈0.05);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8%比91.0%,x2=60.52,P〈0.05);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疾病治疗信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2,P〈0.05)。结论健康教育工作配合医疗护理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对策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发生院内感染的65例新生儿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探索临床对策。结果(1)共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65例,发生率为3.8%;(2)医院感染发生率构成比中,呼吸道感染33.8%、消化道感染18.5%、败血症12.3%居前3位;(3)患者的感染情况与胎儿年龄(X^2=458.38,P〈0.05)、出生体质量(X^2=451.25,P〈0.05)、侵袭性操作(X^2=320.15,P〈0.05)及住院时间(X^2=420.16,P〈0.05)呈明显相关性。结论胎儿周龄、出生体质量、侵袭性操作及住院时间可作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应当积极采取临床对策,减少患儿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两所中学370名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5.67%的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与抑郁等;女生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城镇与农村及男生与女生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测评,城镇中学生受惩罚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丧失因子及健康适应因子分显著低于农村(P〈0.05或0.01);男生受惩罚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激总分和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护生心理卫生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编调查问卷对193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总体幸福感水平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为男性(80.09±9.80)分,女性(80.55±10.20)分,均高于常模(P〈0.05);不同年级、学习态度的护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级的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相对较高(P〈0.05),乐学又充实的护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麻木也还学、无聊不想学、苦学压力大的护生(P〈0.05);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良好学习态度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应对方式和学习态度是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相比而言,一年级的护生和乐学又充实的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相对较高;应对方式和学习态度对护生主观幸福感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对豫北894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青少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中学生各量表分均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分量表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等均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P<0.05或0.01)。结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偏低,不同群体间影响因素不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WHOQOL—BREF健康测量量表对3所医院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婚姻状况等因素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1)>70岁年龄组脑卒中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和总得分上明显低于≤70岁组(P<0.05,P<0.01);男性脑卒中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组(P<0.05);脑梗死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和总得分上高于脑出血组(P<0.05,P<0.01)。(2)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卒中类型等因素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卒中类型等合并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给予老年和女性患者足够关注、预防出血性脑卒中等措施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中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300名高一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源及处理生活事件的应付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测评: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是高一学生心理应激的主要来源,87.5%的学生有过考试失败或不理想的经验,75%的学生反映学习负担重。应付方式问卷测评:高一学生对生活的负性事件应付方式依次为积极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出生地学生的心理应激源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男生应付方式自责、合理化因子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0.01),重点中学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P<0.05)。结论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是高一学生心理应激的主要来源,学校要及时的给予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和支持,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与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measure menstrual knowledge, assess menstrual health care behavior and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enstrual health care behavior among fifth and sixth grade female students. The subjects were 417 female students from 12 elementary schools in the Hualien region of Taiwan. Th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used in the study consisted of three sections: personal information, a menstrual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and a menstrual health care behavior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felt that menstruation had an influence on their emotions (74.8%), daily life (73.1%), schoolwork (61.6%), and social interaction (50.1%). The total correct response rate for the menstrual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was 45.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boriginal and non-aboriginal female students in terms of the correct answer rate for the menstrual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The mean score for menstrual health care behavior was 2.66 (SD = 0.82). Elementary level female students who had better menarche preparation scored higher on the menstrual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and those whose first period had already occurred felt more 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y to execute proper menstrual health care behavior. The results prompted the recommendation to familie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menstrual health care behavior during menses.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menstruation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This study was a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of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study conducted in Taiwan. A total of 287 female and 269 male students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most all the students had heard about menstruation and most of them had received menstrual information at school. However, their knowledge about menstruation was not accurate. Moreover, the male students expressed more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menstruation than the female students. Taboos were heard by most students and, although many female students doubted the reality of the taboos they had heard, they observed them anyway. The study calls for an evaluation of sex education and suggests more open discussions about menstru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in those education sessions. In addition, school nurses and obstetrical/gynecological nurses should be involved more in adolescents' sexu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绝育手术对女性性机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性机能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276例实施绝育手术的女性进行术前和术后3mo、6mo、12mo评定。结果 女性实施绝育手术前及手术后3mo、6mo、12mo月经异常率分别为37.31%、91.67%、59.42%、38.77%.术前与术后3mo、6mo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性机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或经期延长、性欲减退、性交频率降低。术前、术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是导致女性绝育后性机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卫辉市卫生学校150名二年级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评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抑郁状况,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人格特征,对上述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焦虑情绪发生率为36.6%,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6.6%;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医学专业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护理专业(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女生内外倾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神经质和掩饰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0.05),男生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内外倾、掩饰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女生(P<0.01).焦虑情绪神经质及精神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掩饰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当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不同层次护理学生自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学生的自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珐采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护理学生相关因素问卷对西安市825名护理学生整群测查,所得资料进行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培果不同层次护理学生的自尊评分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本科与大专、中专学生自尊评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学生的自尊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长处得到认可、自己选择护理专业、经常上网聊天、学习/生活不受干扰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未参加心理咨询、家庭不和睦、恋爱问题、幼童年生活不幸福、担心拿不到学位以及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害怕不能胜任未来工作、前途渺茫呈显著负相关(P〈0.05)。培论不同层次护理学生的自尊水平存在差异,及时疏导不良心理,提高积极应对能力,培养乐观向上的职业与就业心态,有利于维护和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