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节段,开窗间盘切除、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29例,比较不同手术的时间、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效果良好,术后腰腿痛基本缓解,可长时间步行,所有29例患者椎间植骨均融合;26例患者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开窗间盘切除、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8.3%,其中3枚螺钉松动、1例螺钉断裂。结论: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节段,开窗间盘切除,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腰椎不稳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节段,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术。  相似文献   

2.
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41例,施行开窗潜行减压,随访2年5个月.优良率达951%,作认为,开窗潜行减压术具有开窗创口小,既切除了致压物,解除了对硬背膜或神经根的压迫.保留腰椎稳定性和活动度,避免了因术后疤痕造成的再次狭窄。所以本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煞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赤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失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未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脱出伴椎管狭窄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以往常采用大切口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由于过多切除腰椎后部结构,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较大.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应用多节段潜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伴椎管狭窄症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9~2004年,我院对36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施行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27例,女9例;年龄42~71岁;单纯椎管狭窄18例,椎管狭窄并发椎间盘突出17例,椎管狭窄并发腰椎滑脱1例;手术节段2、3段,单侧开窗8例,双侧开窗28例。结果:本组36例术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其中脊髓型65例,神经根型17例,均行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术。结果术后随访,总有效率9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效果良好,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8~12年随访,观察2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多节段开窗减压术后远期症状缓解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经该术式手术治疗远期疗效:优7例,良12例,中5例,差3例.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正常结构破坏小,远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对于疗效不理想的患者仍易于再次进行传统手术,可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可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9年2月骨科接收的严重腰椎管狭窄患者45例,均采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术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是提高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恢复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向阳  周泰仁  曹德良 《上海医学》2000,23(12):756-758
目的 探讨提高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1995年3月至1999年12月手术治疗40周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280例的情况,重点探讨术中扩大开窗减压、预防性减压法和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结果 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科学组1993年评定标准,本组术后复发2例,椎间盘炎1例,本组优232例,良29例,可7例,没有无效病例,优良率93.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