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在七氟醚全身麻醉术前应用的效果及对其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择期肝胆手术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氟比洛芬酯组、曲马多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10min,氟比洛芬酯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img/kg,曲马多组静脉注射曲马2mg/kg,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分别于T1(麻醉诱导前)、T2[拔除气管导管前(停药10min)]、L(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观察3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躁动分级。结果氟比洛芬酯、曲马多组在T2、T1、T4 3个时间点的血压、HR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无SpO2低者。氟比洛芬酯组睁眼及拔管时间分别为(11±4)min和(13±3)min,生理盐水组睁眼及拔管时间分别为(11±3)min和(14±3)min,均明显短于曲马多组睁眼[(15±4)min]及拔管时间[(18±5)min](P〈0.05或P〈0.01)。躁动发生率氟比洛芬酯组(O)和曲马多组(20%)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55%)(P〈0.05或P〈0.0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后0.5、2h,氟比洛芬酯组[(2.2±0.6)、(2.1±0.8)]和曲马多组[(3.0±1.1)、(2.6±1.0)]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4.1±0.7)、(3.9±0.6)](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用于七氟醚全身麻醉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并可预防术后躁动的发生,但曲马多对患者的苏醒有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高龄患者静脉麻醉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2例,年龄70-8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瑞芬太尼组,n=16)及芬太尼+丙泊酚+卡肌宁(芬太尼组,n=16)行麻醉诱导维持。术后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自我陈述时间,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h、24h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陈述自己姓名时间均明显早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2h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评分两组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合用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种中长效镇痛药舒芬太尼、曲马多和氟比洛芬酯在抑制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全麻择期中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曲马多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曲马多2 mg/kg、氟比洛芬酯1.5 mg/kg,对照组(C组)术中除瑞芬太尼外不给其它镇痛药物。记录四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泵入量、拔管时间、拔管后清醒时间及拔管后10、30 min、术后4、24 h的VAS评分。结果 S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T组和C组(P<0.05)。拔管后10、30 min VAS评分S组和T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与拔管后10、30 min比较,术后4、24 h S组和T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和C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四组术后4、24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大剂量使用瑞芬太尼可诱发术后4 h内痛觉过敏,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可抑制痛觉过敏,氟比洛芬酯对痛觉过敏无明显抑制作用,舒芬太尼的应用可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防治瑞芬太尼-七氟醚术后痛觉过敏的疗效观察。方法120例单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安慰剂组,B:芬太尼2μg/Kg组,C2曲马多1mg/Kg组,D:曲马多2mg/Kg组,经瑞芬太尼一七氟醚全麻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于术毕前15分钟分别静脉给予安慰剂或镇痛剂,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呼吸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术中基础血液动力学变化相似,B、C、D组在拔管期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D组在拔管即刻、拔管后15、30、60分钟及术后12小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而C、D组与B组问无显著性差异;B、C、D组间的自主呼吸恢复的初始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均低于A组(13.0±2.8次/分,P〈0.05);而B、C、D组的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均低于A组(5.9±1.1分钟),(P〈0.05);此外,D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1mg/Kg能安全有效的防治瑞芬太尼一七氟醚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疼痛及痛觉过敏,增加用量胃肠道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岁~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氟比洛芬酯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B组于麻醉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1mg/kg和氟比洛芬酯1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反应、恢复期疼痛评分、术中瑞芬太尼总量以及副作用。结果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总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和B组患儿均为5%,C组为55%,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和B组均无恶心呕吐发生,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结论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拔管期躁动的发生,且不延迟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曲马多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妇科宫外孕和卵巢囊肿患者共60例,ASA分级Ⅰ~Ⅱ级,手术时间1.5 h以内,随机分为T组和F组,术中以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T组病例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曲马多2 mg/kg,F组病例手术结束前5 min给予芬太尼2μg/kg。记录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警觉/镇静评分(OAA/S)、拔管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OAA/S评分、拔管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拔管后均无恶心、呕吐发生,瘙痒、躁动、谵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管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及低氧血症。结论曲马多2 mg/kg用于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疼痛和芬太尼2μg/kg具有相同的疗效,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中曲马多与芬太尼分别联合氟比洛芬酯的镇痛及防治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行PCIA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氟曲组关腹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给予曲马多400mg、氟比洛芬酯150mg和托烷司琼5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氟芬组关腹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0.3mg、氟比洛芬酯150mg和托烷司琼5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毕给药后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2、24、48h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氟曲组寒战发生率为3.33%(1/30),低于氟芬组的26.67%(8/30),差异显著(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确切,与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相似,且寒战发生率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预防鼻内窥镜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鼻内窥镜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F1组诱导前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F2、F3及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 mg、50 mg及脂肪乳剂5 ml。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患者拔管后30 min内的疼痛程度及芬太尼使用例数,记录拔管前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F1、F2组中、重度疼痛患者例数及芬太尼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F3组和C组(P<0.05),躁动发生率也明显低于F3组及C组(P<0.05),F1、F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 mg均能很好地防治鼻内窥镜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减少躁动的发生,并且不影响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应用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或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ASA1—2级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经相同方法诱导后,按照麻醉维持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七氟烷一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一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在持续吸入0.65MAC七氟烷的基础上,P组复合静脉输注2-6mg·kg-1·h-1丙泊酚,R组复合静脉输注2-6μg·kg-1·h-1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5min停吸入,手术结束即刻停静脉麻醉药。记录术中不同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毕至出室时间及拔管时OAA/S评分和从术毕至OAA/S评分达5分时间。记录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于诱导后MAP和HR均有下降,但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俯卧位后,两组患者MAP下降均较术前显著(P〈0.05)。各时点两组间SpO2和PETCO2无明显差异。拔管时的MAP和HR两组间无明显差别。两组间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患者睁眼时间、术毕至出室时间均小于P组(P〈0.05或P〈0.01)。R组患者拔管时OAA/S评分高于P组(P〈0.05)。R组从术毕至OAA/S评分达5分时间短于P组(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或瑞芬太尼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苏醒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对血流动力学和苏醒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R组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PF组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两组均记录术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5min及围术期的血压、心率值。手术结束后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即刻、30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PR组插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显著低于PF组(P〈0.05),PR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PF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异丙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相比,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苏醒更加迅速,能更好地控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而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瑞芬太尼半衰期短,需提前实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