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之一。随着牙齿矫治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牙周病患者被纳入牙齿矫正的范围。而牙周病患者牙齿移动更易造成牙根吸收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极大束缚了正畸医生的治疗[1]。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receptor activator for NF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参与牙周组织与根尖组织的改建。本研究以健康人群牙齿矫治过程中牙齿发生有效移动未出现牙根吸收时龈沟液RANKL/OPG比值范围为依据,调整牙周炎患者移动牙齿加力大小及移动速度,观察牙根的吸收情况。以期在临床上证明检测龈沟液RANKL/OPG比值可以指导牙周病患者牙齿矫正治疗中牙齿加载力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寒  闫翔  毛钊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12):1329-1331
牙周病为口腔常见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患牙的牙周支持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牙齿的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成功的正畸治疗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疗效,对于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文中就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作用和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牙周病并接受牙周正畸治疗的50例进行比较正规系统的牙周病治疗,并观测才开始进行牙齿的正畸治疗,在结束牙齿的正畸治疗后,再对患者的牙龈发炎症状和牙周的深度情况做相应的观察记录。结果:50例患者在进行一个星期的治疗工作后,牙龈呈现的红肿现象消减,出血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在对牙周进行探诊时,发现其深度有较为明显的改良。结论:在牙周病的治疗上,应该将牙周病的治疗工作联合牙齿的正畸治疗来共同开展,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将牙周病治愈,两者结合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将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变浅,还能够将牙龈炎出现的频率降低,促使患者恢复口腔的美观以及牙齿的咀嚼能力,确保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牙周病移位牙的正畸治疗左艳萍,刘学聪附属口腔医院(050017)河北省第五人民医院关银词牙周病;牙齿矫正;咬牙周病的矫形治疗是牙周病的综合疗法之一,而当患者出现牙齿移位后,其正畸治疗则是一重要步骤,它可恢复咬股关系;消除创伤路,分散能力,恢复和维持牙...  相似文献   

5.
魏玉梅 《当代医学》2013,(22):108-109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牙周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8月,郑州市中原区人民医院诊治的20例成人牙周病患者,常规给予牙周治疗,以及正畸治疗,对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槽骨丧失情况、牙松动度,以及牙龈炎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0例成人牙周病患者(420颗牙),治疗后移位牙得到了复位,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牙周袋明显变浅或者消失,牙齿松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牙龈没有明显炎症反应,牙槽骨吸收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改善了牙齿的外观形态和功能,牙周病处于稳定状态。结论正畸治疗显著改善了成人牙周病的外观和功能,创造了健康的牙周环境,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正畸能改善口颌系统,提高咀嚼效能,改善面型,因而受到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追捧。接受正畸的成人在增多,正畸医生面临的牙周病患者也在增多,正畸的可行性和限制性受到牙周条件的影响。旧有的正畸观念视牙周病为禁忌证,因为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炎症使牙齿在移动的过程中易松动脱落,在正畸结束后易复发。随着对牙周病学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人们逐渐摸清了牙周病与正畸之间的利弊关系。正畸技术和器材的更新,也使牙周病与正畸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7.
杨铁崎 《中外医疗》2010,29(31):80-80
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8例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移位的牙齿得到了复位,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咬合关系及外貌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牙周病经过正畸治疗可以恢复牙列外形,达到美观及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姚如升  王贞丽  李国平 《当代医学》2011,17(34):101-102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2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治疗之前、治疗完毕之后、治疗结束3年后的探诊出血(BOP)、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等指标,并用X线片检查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结果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52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移位牙齿复位良好,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降低,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牙齿美观.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在有效控制牙周炎、确保牙齿整齐、消除牙合创伤、恢复牙齿咀嚼功能、保持牙齿美观的同时,更具有疗效稳定、持久的优势,建议临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61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情况、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经口腔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矫正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牙周健康,恢复牙齿咀嚼功能,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牙周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它的发展常引起牙齿的松动、移位、伸长及缺失,从而引起继发性的错[牙合]畸形及咬合创伤,而错[牙合]畸形患者由于拥挤、咬合不良及早接触等原因又可以损害牙周情况或加重牙周病。正畸治疗成为牙周治疗的一部分,对于促进病人牙周健康、改善咬合情况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牙周炎症控制后,排齐牙齿、关闭间隙、改善咬合关系可以减少牙周创伤,有利于牙周病的恢复。本研究对14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畸及牙周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牙周病正畸牙齿移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牙周炎患牙正畸治疗的时机。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正常矫治对照组(A),牙周病治疗矫治组(B),牙周病矫治组(C),分别对3组动物正畸牙齿移动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病理组织切片显示:C组兔牙牙周组织明显破坏,可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炎细胞浸润,加重了原有的牙龈炎和牙周炎症;而A、B两组组织切片均为正常牙齿移动所见,且于B组可见膜内化骨现象。结论 对于轻度牙周炎,在菌斑得到控制及拥有良好的牙周维护的前提下,牙周组织对于正常范围内的正畸力的反应与正常牙齿移动未见明显差别;而未经治疗的轻度牙周炎不能进行正常力值下的牙齿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正畸力作用下经釉基质蛋白诱导再生的牙周组织与正常牙周组织中牙齿移动距离的差异,探讨釉基质蛋白治疗牙周疾病后牙齿正畸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2只雌性SD大鼠,将上颌两侧第一磨牙分别设为再生牙周组和正常对照组。再生牙周组采用结扎丝结扎法形成大鼠重度牙周炎实验模型,继而采用釉基质蛋白诱导牙周再生进行牙周重建。重建完成后,两组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牵引4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诱导后的重建牙周具有良好的力学反应性,釉基质蛋白可以应用于重度牙周炎正畸牙齿的牙周再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周病导致前牙漂移患者正畸治疗后的保持效果。方法:对30例前牙漂移的牙周病患者采取正畸及牙周联合治疗后进行前牙铸造夹板固定,半年后随访其保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30例患者的错胎畸形得到矫正矫治,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改善,前牙铸造夹板保持效果良好。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铸造夹板保持可维持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畸加载时机和持续时间对自体移植牙牙周修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每犬选择4颗第1前磨牙进行自体移植,分别于自体牙移植手术后的第2、4、8、12周进行正畸加载,持续时间分别为1、2、4周,对其第1前磨牙牙周组织进行研究,检测牙根吸收率,分析其牙周组织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正畸加载自体移植牙牙根吸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正畸加载自体移植牙牙根吸收率,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不同加载时机与持续时间对自体移植牙牙根吸收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此2个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正畸力加载能够有效改善自体移植牙牙根吸收状况和牙周组织,但正畸加载时间和持续时间对自体移植牙吸收率的影响不够明显,自体牙移植4周后进行正畸加载,持续2周对改善自体移植牙牙周组织具有最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位于美学区的上前牙因重度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外伤等原因丧失大量牙周支持组织、出现移位及明显松动时,常被临床医生评估为“预后无望”[1],此类患牙的治疗计划包括试保留、拔除后种植、拔除后修复等。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计划,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牙周状况、牙周生物型、局部解剖结构、面部结构、美学要求、经济状况、社会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因外伤、根折、龋坏等原因被评估为“预后无望”的上前牙,患牙的牙体组织损坏严重,而牙周组织损失量相对较少,采用拔除后种植或修复的治疗方案往往能达到良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但因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原因被评估为“预后无望”的上前牙,患牙的牙体组织完整,而牙周软硬组织丧失严重,若采用种植/修复治疗的策略,难度较大,治疗效果可能不佳,随着牙周再生性手术日渐成熟,许多以往被认为“预后无望”的牙齿得以长期健康保留。Cortellini等[2]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后无望的重度垂直型骨吸收患牙经过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与牙周再生治疗后可以长时间健康存留。 此外,上前牙美学区的重度牙周炎患牙往往伴随牙齿伸长、移位、继发性咬合创伤等问题,这不仅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也会影响牙周再生手术的治疗效果。随着牙周与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普及,对于发生重度牙周破坏并伴有牙齿移位、咬合创伤的患牙,牙周再生手术与正畸联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分析1例上颌中切牙重度牙周炎、牙齿移位的典型病例,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与牙周再生治疗联合应用的方法,重建上前牙周围牙周支持组织,改善咬合关系,达到长期的健康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成人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病理性牙移位的牙周炎成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通过临床牙周检查、X线检查和模型分析、面部软组织侧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正畸治疗后覆盖减小,U1-SN角度减小,U1-L1夹角增大,H角减小,鼻唇角增大,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而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和上颌前牙牙槽骨高度等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成人患者经过正畸治疗能够改善患牙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牙周支持组织健康,对患者心理和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正畸治疗过程中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因素。方法:通过55例矫治患者治疗3个月后牙周组织变化的临床观察,分析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因素。结果:安氏2、3类错颌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安氏1类患者。青少年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成人组患者。结论:矫治过程的牙周组织炎症是一时性的,随着矫治结束,牙周组织逐渐恢复正常,但在矫治过程中仍应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2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均在给予牙周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治疗前牙移位。结果所有26例患者均顺利按疗程完成治疗,治疗后26例患者牙齿均恢复至正常位置、排列恢复整齐、松动度下降,患者上下齿咬合明显得到改善,牙周膜的间隙也已恢复正常,牙齿美观度得到提高。结论对牙周病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牙周局部环境,实现对患者牙周炎的控制,并重新对患者牙列进行排序将其排列整齐、恢复患者牙齿咬合能力、提高患者牙齿美观度,且具有效果稳定、持久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应用新型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进行前牙正畸保持的临床效果,为选择适当正畸保持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2例完成正畸常规治疗后需局部加强保持者,将患者按照随访时间分为3个月组、6个月组和12个月组。应用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对前牙进行固定。目视和器械检查每个组保持器有无脱落位点,牙齿间隙及扭转错位有无复发同时检查保持器区域内牙周健康状况,即检查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评价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在前牙正畸保持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62例患者中,60例患者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均固位良好,无松脱及断裂且间隙及扭转,均未复发。仅有2例纤维夹板分别在第6个月和第12个月个别位点脱落但无断裂。随访期内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总完好率为96.77%,且患者牙周状况健康。结论: 应用Quartz SplintTM高强度石英纤维夹板对前牙区散在间隙或者扭转牙正畸后固定保持可获得稳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