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高血压脑病CT和MRI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头部CT和MRI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及MRI中FLAIR、DWI、ADC值变化。结果3例患者头颅CT发现异常,10例患者头颅MRI发现异常,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升高,病变主要以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及脑干多见。结论本病的头部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下白质,特别是MRI中FLAIR、DWI、ADC等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子痫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子痫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确诊为子痫性脑病患者的头部CT表现特征,分析其头颅CT表现.结果 3例CT显示双侧顶叶及枕叶皮层或皮质下白质内基本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双侧额叶、双侧基底节、大脑镰旁白质内也可见,2例未见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变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也在2周~2个月内部分改善或痊愈.结论 子痫性脑病影像学改变为血管性水肿所致,常累及双侧顶枕叶、小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皮质或皮质下白质,CT能够显示后循环对称性低密度灶,正确认识子痫性脑病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子痫性脑病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是临床常见的危及母婴生命的急症之一。近年来,由于CT的飞速发展,为子痫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CT运用时机、表现特征、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对子痫性脑病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头部CT对子痫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子痫性脑病患者头部CT改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谭莉平  黄迪开  陆建常 《广西医学》2012,34(8):1026-1028
目的 探讨孕产妇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及MR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孕产妇PRES患者的CT、MRI及临床资料,分析PRES影像表现.结果 13例患者均行CT扫描,主要表现为以脑白质为主的多发斑片状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多呈左右对称分布,其中病灶位于顶枕叶8例,顶枕叶并基底节3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区1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额叶1例.8例行常规MRI平扫及DWI扫描(其中3例行MRA检查),病灶位于顶枕叶3例,顶枕叶并基底节2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1例,顶枕叶并颞叶、基底节、额叶1例,顶枕叶并小脑半球、脑干1例,主要表现为双侧大脑皮质下或白质区对称的异常信号,在T1WI上有的病灶显示为等信号,有的病灶显示为稍低信号,在FLAIR及T2WI上病灶均显示为高信号,在DWI上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ADC图表现为高信号,MRA表现正常.结论 PRES的CT及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MRI在显示病灶位置、形态、范围上明显优于CT,根据DWI及ADC图的表现可预测预后情况,MRI扫描应该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早期CT诊断的探讨(附65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早期CT诊断的意义。方法:结合临床对65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根据侧脑室前角周围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程度不同的,将其分为Ⅰ-Ⅲ型。结果:Ⅰ型和Ⅱ型病例中有56例(86%)不伴随痴呆和精神障碍方面的症状,Ⅰ-Ⅲ型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脑梗死和脑出血,结论:SAE早期CT诊断对于临床在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SAE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后子痫性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兰英  秦越  李强  雄晓双  白云亮  王玮 《医学争鸣》2008,29(17):1586-1589
目的:探讨产后子痫性脑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24 h内发病的14例子痫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产后血压正常者4例,临床均以抽搐而行颅脑MRI检查,其中DWI及增强扫描各4例,SWI扫描2例.结果:MRI示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层下白质,脑内其它区域亦可受累,呈基本对称分布.T,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扫描中3例均为高信号,1例病灶呈高、低两种信号.增强扫描除1例线状强化外,余均未见明显强化.SWI扫描中1例呈颅内多发点状出血,平扫并没显示.结论:MRI检查能够明确产后子痫患者脑部病变的部位及性质,同时有助于解释其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从而进一步指导治疗及预防并发症,并纠正既往将其等同于高血压脑病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子痫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后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子痫前期-子痫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患者9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结果。结果 9例均为急性、亚急性发病,收缩压/舒张压短期内平均升高42/37mmHg,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癫痫发作7例(78%)、意识障碍9例(100%)、视力障碍8例(89%),伴有不同程度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及精神行为异常。影像学改变呈多发片状、斑片状局部水肿灶对称性分布6例(67%),非对称性分布3例(33%),病变累及顶叶白质区8例(89%)、枕叶白质区9例(100%)、皮层下白质9例(100%)及大脑皮层6例(67%),部分病例累及额叶5例(56%)、颞叶2例(22%)、小脑白质1例(11%)、基底节区1例(11%)及脑干2例(22%),病变区继发出血1例(11%),急性梗塞灶1例(11%)。5例MRV检查未见脑静脉及静脉窦阻塞,4例MRA检查颅内动脉未见狭窄。治疗1-2周后复查MRI:6例(67%)患者颅内病灶消失,3例(33%)病灶明显吸收、缓解。结论根据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突发血压升高、癫痫发作、视力障碍、颅高压症状及精神行为异常,结合影像学病灶特征性分部部位及血管源性水肿性质可明确诊断,T1WI可发现出血、DWI有助于发现梗塞等继发性改变。治疗及时,病变可完全逆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鱼永卫  马小婕  王永宏 《医学综述》2012,18(17):2903-2905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基础。方法将34例SN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T组17例,行CT检查;MRI组17例,行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总结SNN的病理基础,分析CT和MRI的诊断价值。结果手术共确诊单纯凝固性坏死型病例18例,伴液化坏死性7例,多结节融合型13例;CT分别确诊9例、4例和6例;MRI扫描分别确诊13例、3例和8例。MRI扫描方法在单纯凝固性坏死、多结节融合SNN病理类型判断方面优于CT扫描(P<0.05)。结论 CT、MRI均为诊断SNN的常用方法,在多结节融合型和伴液化坏死型SNN诊断方面,MRI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分析20例子痫前期-子痫合并RPLS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与同期住院行MRI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子痫前期-子痫患者15例相比较.结果 子痫前期-子痫合并RPLS患者较对照组更容易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癫痫发作、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影像学显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大片对称性白质水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合并RPLS的患者血尿酸水平(442±7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50±88)mmol/L(P<0.05).两组间血压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不同.结论 子痫或子痫前期合并RPLS患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RPLS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对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监测血尿酸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RPLS.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方法搜集8例经临床诊断高血压脑病患者,行MR T1WI和T2M检查,其中4例加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血压变化、MRI表现及ADC值变化。结果发病时平均血压199/123mmHg,平均升高25.73%/28.71%;MRI上病变主要呈T1稍低、T2稍高信号,以顶枕叶、小脑半球多见。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较正常平均升高58%。仅1个病灶DWI出现明显高信号,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减低。结论MRI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DWI是将其与急性脑梗死区分开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诊断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5例接受CT检查,8例接受MRI检查,18例同时接受CT和MRI检查。结果 PRES累及双侧顶枕叶(27例)、基底节区(6例)、额叶(7例)、小脑半球(1例),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下脑白质内,7例患者皮质亦受累。CT呈稍低密度影;MRI扫描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高信号,以FLAIR序列显示皮质病变为佳。DWI显示大部分病灶呈等或略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略高信号。随访所有患者病灶范围变小、数目逐渐减少。结论 PRES好发于顶枕叶白质,但也可见于基底节、额叶及脑皮质,MRI FLAIR及T2WI序列显示病灶较佳。CT、MRI头部扫描及定期复查对PRES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殷麟  鲍海华 《医学综述》2009,15(14):2191-219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又可导致死亡或致残的严重疾病。由于磁共振成像有极好的对比分辨率,并且无创、无X线辐射的危害,因此是HIE最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磁共振成像的功能成像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更加深入地研究HIE的病理基础提供了可能,为早期准确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和方法。现将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对新生儿HI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描述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EEG)、颅脑CT、MRI特点,评价EEG、CT、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17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氨水平,对全部病例进行EEG、颅脑CT、MRI检查.结果 17例肝性脑病患者EEG异常15例,主要表现为:基本节律慢化;中波~高波幅θ活动;散在的δ波、三相波.MRI检查阳性14例,主要特点为双侧苍白球(14/17)、豆状核(4/17)、中脑被盖(7/17)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T2FLAIR序列可见大脑半球白质区双侧对称性高信号.CT检查在同一部位未见异常信号.结论 肝性脑病患者EEG、颅脑CT和MRI检查各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41-143
目的探讨在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选择当中,CT与MRI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其入院后分别接受CT扫描与MRI扫描诊断,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检查情况、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MRI扫描检查的确诊情况多于CT检查,MRI确诊例数25例,CT确诊例数23例,但是两种检查方式的相关数据对比后无差异(P0.05),在所有患者当中,21例患者治疗8~20 d后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接受CT检查显示病灶多为低密度病灶,MRI检查则出现高信号表现。结论对于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让其接受MRI的诊断效果要稍好于CT扫描诊断,可作为这类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黎海燕  李钧 《海南医学》2010,21(19):99-101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及MRI表现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16例共20个病灶。其中12例术前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术前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CT和MRI检查。结果患者平均29.7岁,13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病灶平均直径为3.1cm。CT检查12例中发现14个病灶,MRI检查的4例中发现6个病灶。所有FNH病灶动脉期均明显强化。FNH可见中心疤痕50.0%(10/20),FNH可见血管移位70.0%(14/20),FNH可见血管"抱球"征30.0%(6/20)。结论 FNH在CT及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及不典型征象,综合识别CT及MRI征象对FNH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颅脑MRI检查在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例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颅脑MRI影像及治疗转归等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本组颅脑MRI显示,两侧丘脑内侧、第三脑室周围、导水管周围、前联合、视交叉、延髓背侧可见多发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影,T2FLAIR呈高信号影,两侧侧脑室旁T2FLAIR可见多发小片状高信号影,脑室系统未见异常,中线结果居中。随访显示4例康复患者,随着临床表现好转,其颅脑MRI异常信号逐渐消失。结论颅脑MRI检查对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异常信号显示的范围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CT、MRI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1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均经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检查,8例行增强检查。结果11例均为单发,瘤体最大直径10.5cm,最小4.2cm,平均6.2cm。CT及MRI平扫表现大多呈混杂密度及信号,形态均不规则,呈分叶状。瘤周明显水肿10例,骨质明显破坏7例,瘤内钙化2例。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结论CT及MRI对恶性脑膜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术前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