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不良反应176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原因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对176例药物ADR报告进行分析,观察ADR发生的症状与年龄、性别、药物的联用、发生的时间关系及如何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结果ADR的发生与给药的方法、时间、年龄关系密切,抗感染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喹诺酮类占首位。结论在临床中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口服用药、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慎重,加强对中草药ADR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元月至2008年6月收集到的11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份ADR报告涉及5类药物共26个中西药品种,其中位居第一位的是抗菌药物占73.9%,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111例占96.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2.18%,大于60岁患者56例占48.6%。结论应重视药物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林绪芳  秦侃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439-1440
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9月门诊、住院患者28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存捷  刘洋 《医学综述》2008,14(14):2220-2221
目的回顾性的总结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2006~2007年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1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是抗菌药物,提示临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6年度所发生的244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报告中女性患者大于男性,40~6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中成药占首位;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赵贵红 《吉林医学》2014,(6):1219-1219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药物不良反应报告78例,按照药品种类、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器官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主要为抗生素,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和口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器官及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要加强对不良反应药物的监测工作,促进合理安全用药,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几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如何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院2007年临床药学室收集上报的145份ADR报表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年龄分布、药物种类及影响因素等,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减少ADR的重复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6年度所发生的244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报告中女性患者大于男性,40~6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中成药占首位;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07—2008年上报的385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涉及广泛,发生率在前三位的是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其中静脉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例数为322例,占总不良反应例数的83.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对皮肤、附件,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损害。结论 应该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小组2005年收集的17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77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物78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医疗水平和保证患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抗感染药作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其用药安全性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有关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临床安全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前8个月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总结,配合临床做好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5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41例,占70.6%,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45例,占77.58%,经过相应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提示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用药前要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郭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772-773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6年—2009年167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7份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9.1%;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4.97%;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2.63%.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变态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总结上半年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6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55.4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常见(54.81%),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中药的ADR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12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院内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抗生素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129例ADRs报告中涉及药品43种,其中儿童比例(27.13%)较高;给药途径以静脉为主(81.2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99%)居多。结论:应重视开展ADRs监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便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报告的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结果: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涉及6类35个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81例(49.39%)居榜首,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86例(42.57%),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138例(84.15%),不良反应病例痊愈、好转率为100%。结论: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很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几年来我院用药人群中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今后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收集的10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涉及35个品种,其中以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共49例,占总数的47.1%;产生ADR的药物主要以静脉滴注为给药途径,占总例数的96.2%;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以皮肤系统的损伤为主,共81例,占总例数的77.9%。结论加强宣传力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工作,全方位做好监测ADR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近七年呼吸科药物不良反应(ADR)流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呼吸科2002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的ADR报告692例。采用分类资料统计描述方法,分别对呼吸科ADR发生率、分级、处理、转归、关联性评价、年龄及性别分布、严重ADR情况、ADR临床表现、涉及药物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平均每年呼吸科ADR发生率在8.72%,严重ADR 36例,新发现38例,一般ADR 618例;ADR处理方法:停药448例,停药处理154例,不停药处理76例,不停药不处理14例;ADR转归情况:治愈率36.56%,好转率63.01%,后遗症0.43%。ADR临床表现有88种,涉及10种以上人体器官,共发生751例次,前三位分别是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抗菌药物ADR发生率最高,前三位分别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加替沙星。结论:呼吸科ADR主要来自于抗菌药物,临床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此类药物可能存在潜在用药风险,积极加以防范,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顾建东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73-2174
目的: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6月上报的共5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药物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8类145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多,有236例,占39.86%;静脉给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最多,有391例,占66.05%,;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385例,占64.38%。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以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106例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集的106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106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64.15%),以静脉给药为主要给药途径(82.0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39.63%),涉及药品以喹诺酮类为主,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结论加强抗菌药物ADR监测,定期分析报告数据,及时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信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