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认知损害的关系并探明引起认知损害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30名MCI患者和45名正常老年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S-腺苷甲硫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浓度。结果 MCI组血清Hcy浓度(31.03±12.42)μmol/L、SAH浓度(6.63±1.72)μmol/L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M浓度(80.10±12.13)μmol/L及MMSE评分(25.45±1.22)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MCI组Hcy浓度与SAM浓度及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与SAH浓度呈正相关(r=-0.61、-0.57、0.62,P0.05)。结论血清Hcy、SAM和SAH浓度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Hcy通过抑制甲基化进程影响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6.6±7.8)μmol/L,其中>10μmol/L36例(72%);对照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9.6±4.5)μmol/L,其中>10μmol/L3例(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干预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内皮祖细胞(EPCs)后其功能变化及对衰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男性患者80例,平均分为5组,一组向其培养液中添加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对照组,3组分别添加浓度为10nmol/L、100nmol/L、1μmol/L的雌激素,作为雌激素组,最后一组先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干预1h后,再用1μmol/L的雌激素干预。分别观察分析雌激素对EPCs的功能及衰老的影响。结果 EPCs形成集落的数量与雌激素的浓度呈正比(t=0.314,P=0.004);EPCs细胞的黏附能力、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值分别为0.003、0.004、0.004);EPCs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质表达效果和抗衰老能力与雌激素浓度呈正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拮抗剂LY对雌激素有抑制作用。结论雌激素可以促进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EPCs集落,可增强其黏附能力、增殖能力、迁移能力,有利于EPCs VEGF蛋白质的表达,可以很好地抑制EPCs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的关系。方法用微量荧光检测仪对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1h内分离血清。结果正常对照组Hcy水平为(10.2±3.8)μmol/L,脑梗死组为(24.3±7.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娟  杨艳  王树人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687-368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脐静脉VSMCs,将培养的VSMCs分为0、50、100、200、500及1000 μmol/L Hcy,其中0 μmol/L Hcy组为对照组.当VSM-Cs细胞长满80%瓶底时,各组加入不同浓度的Hcy,继续培养细胞6h、12h、24h、36h、48h、72h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当Hcy刺激VSMCs 12~48h时,VSMCs的细胞数逐渐增加,细胞的活力也持续增加(P<0.05);当Hcy的刺激时间达72h时,高浓度(1000 μmol/L Hcy)组的VSMCs活力的升高趋势有所减缓,细胞有损害表现.结论:高浓度Hcy可直接诱导VSMCs增殖;但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过高浓度的Hey对VSMCs表现出抑制和损害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PD患者(PD组,52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2例)血浆Hcy浓度,分析PD患者血浆Hcy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 PD组血浆Hcy高于对照组[(16.24±6.70)μmol/L vs.(13.83±5.40)μmol/L](P<0.05)。PD组男性Hcy水平高于女性[(18.34±6.63)μmol/L vs.(14.44±6.32)μmol/L](P<0.05)。结论血浆Hcy升高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水平与PD患者性别、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以及维生素B12、叶酸及维生素B6三联降Hcy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组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初次确诊AIS患者74例,根据入院次日血Hcy水平分为高Hcy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组(n=41,血Hcy水平≥10μmol/L)和低Hcy血症(low homocysteine,LHcy)组(n=33,血Hcy水平<10μmol/L),入院7 d后进行基线认知功能评估。HHcy组每日服用甲钴胺片1 mg、叶酸片5 mg和维生素B6片20 mg,分别于3、6及12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血Hcy水平检测,比较两组基线血管危险因素、认知评分的差别及随访期认知评分的变化。结果基线状态下,HHcy组平均Hcy为(18.86±12.44)μmol/L,LHcy组平均Hcy为(8.42±1.54)μmol/L。HHcy组男性及吸烟比例高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含量,以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ADMA水平(4.32±0.2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2±0.10μmol/L)(P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与高血压及其合并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检测6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A组)、45例单纯脑出血患者(B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C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D组)血浆Hcy、ET-1和NO的水平.结果 A、B、C和D组的血浆Hcy分别为(17.6±6.6) μmol/L、(18.2±7.2)μmol/L、(21.9±6.7)μmol/L和(10.8±4.6)μmol/L;ET-1分别为(100.7±11.8)μg/L、(101.2±12.1)μg/L、(120.8±15.9)μg/L和(44.7±10.6)μg/L;NO分别为(57.2±11.7) mg/L、(58.6±11.2)m g/L、(41.8±13.2) mg/L和(120.8±12.6)mg/L.与D组比较,A、B和C组Hcy和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P<0.05);C组Hcy和ET-1水平高于A、B组,NO水平低于A、B组(P<0.05).脑出血量与血浆Hcy和ET-1水平呈正相关,而与N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害和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6-28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90例,分为高血压中危组(117例)和高血压高危组(73例);选取健康体检人群中血压正常待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高血压中危组及高血压高危组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分别为(9.2±1.4)μmol/L,(21.3±3.5)μmol/L,(33.4±8.3)μmol/L,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男性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密切,且两者均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他克莫司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处理后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作用48、72h后系膜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作用72h后系膜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①浓度为1μmol/L的他克莫司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作用24、48和72h后,浓度为5~20μmol/L的他克莫司能显著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随着他克莫司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更显著,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他克莫司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更显著,呈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②5μmol/L的他克莫司作用48、72h,G0/G1期的系膜细胞百分比增高,S期的系膜细胞百分比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③5μmol/L的他克莫司作用72h,对系膜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他克莫司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可能机制是使系膜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脂肪酸酰胺水解酶抑制剂URB597对人肝癌高转移细胞MHCC97H细胞生长和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URB597(1、5、10μmol/L)作用于MHCC97H细胞后不同时间,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种细胞生长活力及凋亡细胞数目的改变;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该种细胞的运动能力及侵袭能力;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该种细胞内磷酸化Akt(p-Akt)和Akt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上述3种浓度的URB597作用于该种细胞3-7d后,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10μmol/L URB597作用3-7d可显著增加凋亡细胞数目。URB597作用于细胞48h后,与对照组比较,5、10μmol/L URB597可显著抑制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P〈0.01,P〈0.001)。3种浓度URB597作用于细胞24h后,5、10μmol/L URB597可显著下调细胞内p-Akt水平(P〈0.05,P〈0.01)。结论:URB597对体外生长的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生长和侵袭有明显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肝星状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星状T6(HSC-T6)细胞,细胞计数Kit8(CCK-8)法检测0、10、20、40μmol/L木犀草素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0、10、20、40μmol/L木犀草素对HSC-T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木犀草素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10、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划痕的修复(P<0.05);10、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穿膜(P<0.05);10、20、40μmol/L木犀草素能明显抑制细胞中由血清诱导的去磷酸化(p)-ERK5表达(P<0.05)。结论:木犀草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5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苷Rg3对人胃癌细胞Pim-3及Bad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想 《江西医药》2009,44(6):555-55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中Pim-3及磷酸化Bad蛋白pBad(Ser112),pBad(Ser13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10,20,40和8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MKN28细胞24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处理后MKN28细胞中Pim-3,pBad(Ser112)和pBad(Ser136)的表达情况。结果10,20,40和80μmo1/L的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8.70,34.06,54.49,69.28%。10~8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80μmol/L人参皂苷Rg3处理MKN28细胞24h后,凋亡细胞占(12.23±2.1)%,处理组比正常对照组(3.28±1.7)%凋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Bad总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im-3和pBad(Ser112)的表达均随人参皂苷Rg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pBad(Ser136)不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g3的抗癌活性与其调节Pim-3以及磷酸化Bad蛋白表达有关;Pim-3可磷酸化Bad抑制胃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张涛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0):1349-1351
目的研究高车前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检测高车前素对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高车前素(1,5,10,25,50,100,200μmol/L)对Bel-7402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高车前素(5,25,100μmol/L)预处理Bel-7402肝癌细胞48 h,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p-STAT3、Twist1和Bcl-2蛋白表达差异。结果高车前素能浓度依赖性抑制Bel-7402肝癌细胞株增殖。高车前素(25,100μmol/L)预处理能显著减弱Bel-7402肝癌细胞的体外侵袭力,抑制p-STAT3、Twist1和Bcl-2蛋白表达(P<0.05)。结论高车前素可能通过JAK/STAT3通路,抑制p-STAT3、Twist1蛋白活性表达,从而抑制抗凋亡的Bcl-2蛋白表达,来发挥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泉 《中南药学》2009,7(8):605-60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MMC-7721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白藜芦醇(50、100、200μmol·L^-1)处理SMMC-7721细胞48h,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100μmol·L^-1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48或72h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50、100、200μmol·L^-1)处理SMMC-7721细胞48h,呈浓度依赖性增加SMMC-7721细胞caspase-3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洲C-7721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增强细胞内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力力  闫征  郭举  刘站柱  王楠 《中国药房》2014,(29):2705-2708
目的:研究依照特有DNA靶向性的抗肿瘤海洋天然产物海鞘素(Ecteinascidins,ETs)合成的简易结构类似物GJ7-1和GJ7-2的抗肿瘤活性及分子靶向。方法:MTT法检测0.012 51.6μmol/L的GJ7-1、GJ7-2作用72 h对10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结合竞争法测定0.011.6μmol/L的GJ7-1、GJ7-2作用72 h对10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结合竞争法测定0.01100μmol/L的GJ7-1、GJ7-2与DNA的结合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0.01、0.1、1μmol/L的GJ7-1、GJ7-2对A549细胞周期(作用24、48 h)的影响;Hochest33342染色和AnnexinⅤ/PI双染检测0.01、0.1、1μmol/L的GJ7-1、GJ7-2对A549细胞凋亡(作用24、48、72 h)的影响。结果:GJ7-1和GJ7-2对10种肿瘤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但无明显肿瘤类型选择性;浓度增加到100μmol/L时也与DNA无明显结合;仅1μmol/L的GJ7-1、GJ7-2对A549细胞周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均不能诱导其明显凋亡。结论:GJ7-1和GJ7-2虽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但较ETs大幅降低,部分原因是其完全丧失了与DNA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四硫化四砷(As4S4)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和20、40、60、80μmol/LAs4S4处理组,分别作用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作用48 h后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作用48、72 h)、40、60、80μmol/LAs4S4处理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从40μmol/L As4S4处理组细胞开始出现凋亡,60μmol/L As4S4处理组细胞开始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4S4处理组细胞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随As4S4浓度的增加而减弱,Bax mRNA和蛋白表达随As4S4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As4S4具有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生长状态良好的VSMCs,用不同浓度的AGEs(50、100、200、400 mg/L)干预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10-3,10-4,5×10-5,10-5,10-6mol/L)与200 mg/L AGEs共干预不同时间(12、24、48、72 h),MTT法测定VSMCs增殖。结果:50 mg/L AGEs干预72 h时表现出促进增殖的作用,200 mg/L AGEs干预12 h即有增殖促进作用,24 h时作用最强,400 mg/L AGEs各时间点作用同200 mg/LAGEs组;10-3与10-4mol/L二甲双胍干预24 h抑制作用最强,持续到72 h,10-6mol/L抑制增殖作用降低,24 h起效,72 h时仍有作用。结论:AGE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VSMCs增殖;二甲双胍可抑制AGEs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葛璞  高西  王玲 《中国药业》2009,18(13):8-9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细胞数为5×10^4/mL)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上,试验组每孔加入200μL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RMI-1640培养液孵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均明显增大,以40μmol/L浓度的试验组培养48h的抑制率最高,达(45.25±3.1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地塞米松处理后可引起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5),且SKOV-3细胞凋亡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地塞米松能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