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971-971
对 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及支架术, 术后患者闭塞血管再通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1 临床资料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2例,男 18例,女 4例,年龄 36~81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Ⅱ级。其中前壁心肌梗死 14例,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2.
宋世英  赵树武 《天津医药》1998,26(9):566-567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以溶栓后患者胸痛的变化、心电图ST段下降、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酶峰值前移作为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判定指标。本文对溶栓后T波早期倒置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33例,均符合世界心脏病协会和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3例,平均年龄52.5(33~69)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5例、前壁心肌梗死7例、下后壁心肌梗死8例、广泛前壁伴下壁心肌梗死3例。具备以下条件者给予  相似文献   

3.
韩凤波 《河北医药》2007,29(12):1342-1342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可减少坏死心肌数量,缩小梗死范围,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对溶栓后ST段进一步抬高或下降后再抬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可能的原因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AMI资料齐全的患者96例,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38~70岁,平均54.6岁。均符合下列条件:年龄小于70岁,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内入院,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每人次150万U0.5h内输入。溶栓入选标准、药物使用方法及临床再通评价根据1996年制定的国内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1]。入院2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价冠脉病变情况。临床再通以溶栓2h内胸痛是否缓解,抬高的ST段回落是否≥50%,血CK-MB高峰是否提前至14h,及是否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为判定标准,冠脉造影再通标准为TIMI血流2~3级。梗死部位以前壁(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为主62例,下壁(下壁、正后壁、下壁正后壁、下壁并右室、下壁正后壁并右室)为主31例,高侧壁1例,广泛前壁并下壁2例。1.2方法溶栓前常规记录十八导联心电图,位...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能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改善其预后已得到公认。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AMI溶栓治疗是否可以早期普遍开展。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老年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8岁,平均(72±6)岁。非老龄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5~64岁,平均(50±8)岁。梗死部位:老年组前壁心梗18例,前间壁2例,下壁10例;非老年组前壁19例,下壁9例,下壁 右室  相似文献   

5.
崔宏萍  王月娥 《河北医药》2000,22(10):790-790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抢救机会。溶栓开始得越早 ,心肌组织损害越小。AMI临床护理对病情的恢复尤为重要。现将我科 1 996年 1月~ 1 998年 5月以静脉应用尿激酶 (UK)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1 5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 1 5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4例 ;年龄34~ 66岁 ,平均年龄 50 .7岁 ,前壁梗死 7例 ,前壁 侧壁梗死 2例 ,上壁梗死 3例 ,前壁 下壁梗死 2例 ,下壁 正后壁梗死 1例。所有病人入院后 ,除常规吸氧、心电监护、口服硝酸脂类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琦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884-885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手段之一,已成为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现选取近几年来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4岁。梗死部位:前壁梗死(包括广泛前壁、前间壁)10例,下壁梗死4例,下壁加前间壁梗1例。其中并发心功能衰竭2例,休克2例,Ⅱ度AVB3例。诊断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溶栓具备的条件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1996年7月修订,以下简称修订方…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 ( 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引起梗死相关血管 ( IRA)所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急性坏死的一组综合征。近几年国内外相继大量开展 AMI静脉溶栓治疗 ,使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由 11%左右降至 6 % ,同时它的中远期预后也得到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这与 AMI接受静脉溶栓后 ,梗死相关血管 ( IRA)及时再通 ,使梗死面积减少 ,心功能得到保护有关。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取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8月我院 CCU病房收治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之 AMI患者 38例。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11例 ,发病年龄 34~ 81岁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8.
目前 ,溶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溶栓再通 ,能缩小梗死面积 ,挽救濒死心肌。本文通过观察再通组心室容积及心功能的变化 ,并与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进行对比 ,来探讨溶栓再通对左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6例 ,溶栓的条件给药方法及再通的判定参照国内 1996年 7月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1 ] 。其中符合条件 6 1例。给予尿激酶 15 0万 U于 0 .5 h内静脉滴入。再通 46例 ,未通 15例。再通组男 43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6 2± 10 )岁…  相似文献   

9.
静脉溶栓治疗 6h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使心肌血管再灌注率高至 80 %左右[1 ] 。我院共收治了 3 8例早期AMI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溶栓期间护士积极配合、密切观察 ,3 6例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 ,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3 8例AMI患者均于发病 6h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 ,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40~ 70岁。心电图显示梗死部位 :前壁 2 0例 ,广泛前壁 4例 ,下壁 5例 ,后壁 9例。溶栓治疗前检查血常规 ,血小板 ,凝血系列均在正常范围。1 2 治疗方法 尿激酶 150万U用生理盐水溶解后加入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在…  相似文献   

10.
陈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94-1394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早期心肌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可有效降低危险期死亡率,我院自2001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STEMI诊断标准,有溶栓适应证者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48~74岁,平均57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0例,前间壁17例,前侧壁5例,下壁6例,  相似文献   

11.
文献报道溶栓治疗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死亡率,而且静脉溶栓简单易行。国外报道硝酸甘油与rt-PA合用进行溶栓时,与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降低,且冠脉再闭塞的发生率升高。本文通过观察硝酸甘油与尿激酶合用时相关冠状动脉再通情况,探讨其对尿激酶溶栓疗效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5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A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47~73岁(63±7.1)岁;对照组(B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6~71岁(64±6.9)岁。两组均符合溶栓标准:(1)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  相似文献   

12.
解霞 《淮海医药》2000,18(Z1):59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的多发病,它的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随着护理医学的发展,临床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冠脉再通、心肌再灌注的目的,预防和减少了肾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发生。我院心脏监护病房1997~1999年间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心肌梗塞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39~72岁。其中前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心梗8例,下壁心梗12例,前间壁+右室心梗3例,前壁+右室+正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AMI静脉溶栓病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制订的再通标准计算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再通率及观察溶栓并发症、病死率。结果本组静脉溶栓再通率为80.9%,合并轻度消化道出血3例。住院期间5周病死率为9.5%,死亡2例均并发心源性休克且为溶栓未通的大面积心肌梗死重症患者。有6例年龄〉75岁(最大者87岁)的患者溶栓再通,且无出血反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MI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小、疗效可靠,且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死亡的原因。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死亡患者16例,对其临床表现,合并症,家族史,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梗死时心功能,平均溶栓时间,梗死血管的再通率和一周内再梗死率,平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休克及泵衰竭。在临床上,如患者病情危重、心肌梗死面积过大伴低血压状态时,在进行溶栓治疗前或同时必须积极改善临床症状,纠正低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关血管再通率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北票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小于50岁,发病时间小于12h,拒绝急诊PCI术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间接指标观察血管再通率。结果溶栓血管再通率:男性组为65%,女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血管再通率男20例和女12例两组,在梗死部位及溶栓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汉族男女血管再通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再通率尿激酶(U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已是确认的有效地治疗方法。但国人汉族男、女血管再通率的差异,以及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尚未研究报道,所以进行此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入选和不入选标准共90例,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男41~65岁,平均(55.1±7.9)岁,女45~71岁,平均(59.6±8.1)岁。  相似文献   

17.
陈鹤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125-12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因素。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约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抑制梗死后心室重塑,改善预后。现将本院收治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年龄〈70岁)203例和高龄AMI(≥70岁)患者60例进行对比,旨在了解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 ,导致急性闭塞而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时、有效、持续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IRA) ,恢复前向血流 ,挽救濒死心肌 ,是 AMI治疗的关键。早期溶栓治疗是AMI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对我院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 (PTCR)治疗 AMI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1 一般资料静脉溶栓 6 5例 ,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 4 3~ 76岁 ,参照中华心血管编委会制定的 AMI溶栓方案 [1 ] 均无溶栓禁忌证 ,发病均在 12 h内。PTCR: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5 7~ 6 6岁 ,胸…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治疗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迅速恢复前向血流 ,减少泵衰竭的发生 ,改善临床情况 ,降低病死率[1] 。但伴随溶栓后血管再通而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分析总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对判断临床溶栓疗效及指导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5月住院的AMI患者 12 5例 ,其中男 94例 ,女 31例 ,年龄 37~ 79岁 ,平均 6 7岁。AMI诊断符合[2 ] :①缺血性胸痛持续≥ 30min ,含服或静滴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②心电图 (ECG)相邻 2个以上胸前导联或Ⅱ、Ⅲ、av…  相似文献   

20.
杨作富 《贵州医药》2009,33(8):710-710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经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5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例,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3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