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但因此产生的导管性感染却是置管术后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在美国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CVC -RI)率为 2 %~4 %。与导管相关的医院菌血症发生率为 2 %~12 %[1] 。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8月我科行中心静脉置管 89例 ,现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 ,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 89例中心静脉置管中 ,锁骨下静脉置管80例 ,颈内静脉 9例 ,其中男 5 4例 ,女 35例 ,年龄12~ 78岁 ,平均年龄 5 1岁。平均留置导管时间 6d(2~ 19d) ,≤ 6d 5 2例 ,>6d…  相似文献   

2.
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科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由于治疗需要,导管需在体内长时间放置,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最长留置使用时间为1a。因此,预防导管的脱落、有效地固定导管成为护理的难点之一。本文重点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寻找有效、简便、舒适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共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病人689例,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对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10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建立短、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有效途径[1,2 ] 。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3月我院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 10 3例 ,对透析期间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静脉置管透析病例 10 3例 ,男79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6 9岁 ,平均年龄 4 3岁。临床诊断急性肾衰 39例 ,慢性肾衰 6 4例 ,透析时间1~ 2 9个月。动静脉内瘘透析病例 30例 ,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33~ 6 0岁 ,平均年龄 4 7岁 ,临床诊断均为慢性肾衰。1.2 静脉穿刺置管。采用美国ARROW中心静脉导管 (16~ 2 0cm )。股静脉…  相似文献   

4.
肝癌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感染是锁骨下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 0 0 2年12月~ 2 0 0 3年 11月 ,我科对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 89例肝癌患者发生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89例肝癌患者 ,74例行外科手术 ,7例行肝动脉介入治疗 ,8例行全身静脉化疗。其中合并肝硬化5 8例 ,合并乙型肝炎 4 7例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13例。男 71例 ,女 18例 ,年龄 2 6~ 71岁。置管时间 9~ 6 7d。2 材料。 89例均采用美国ARROW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径路插管 ,留置 13~ 15cm。若置管期间出现高热、白细胞升高、输液反应等感染征象 ,应怀疑有导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故障及并发证的护理。方法对256例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穿刺局部血肿2例、穿刺口渗血24例、渗液6例,导管脱落8例,导管阻塞9例,中心静脉相关性感染6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时缝线固定防止导管脱落,生理盐水冲管后再封管能预防导管阻塞,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和保护能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颈内静脉置管体位的探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静脉置管可通过很多途径 ,但颈内静脉的体表标志相对明显 ,操作方便 ,而且并发症较少 ,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 。但在临床上重危病人常常受穿刺体位的限制 ,不能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我们从 1 997年以来 ,对颈内静脉置管的体位进行改良 ,采用半卧位或低半卧位进行颈内静脉置管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特别适用于因胸闷、心悸、气急不能平卧位进行置管的危重病人。1 临床资料1 997年 1 0月~ 2 0 0 2年 1 2月 ,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96例 ,其中半卧位置管 33例 ,低半卧位6 3例。男 6 2例 ,女 34例 ,年龄 2 3~ 89岁 ,置…  相似文献   

7.
王瑛 《全科护理》2011,(7):587-587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晚期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并置管闭式引流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恶性胸腔积液完全引出、吸收,病人症状缓解,留管时间为1周~2周,无一例发生气胸、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置管前后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感染是中心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并影响它的使用。我们对 1998年 1月~ 1998年 10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 5 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 ,男 2 4例 ,女 2 6例 ,年龄 2 1~ 78岁 ,平均年龄 (5 0 .6± 16.18)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4 6例 ,有机磷中毒行血液灌流 2例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衰 2例。行股静脉置管 2 0例 ,颈内静脉置管30例。浓肝素封管 2 6例 ,抗生素封管 2 4例。所有病人均于透析日行置管口换药。双腔管留置时间5~ 92d ,平均 (38.5 8± 2 1.36)d。 30例病人行导管尖及置管口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晚期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并置管闭式引流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恶性胸腔积液完全引出、吸收,病人症状缓解,留管时间为1周~2周,无一例发生气胸、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置管前后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由外周静脉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插管 ,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1] 。它能为病人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 ,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但PICC置管的同时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0 0 0年 6月起我科对 110例行PICC置管病人采用了新的护理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 2 0 0 0年 6月起我科对 110例需长期进行化…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9年 4月~ 1999年 10月分别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与股静脉置管为 6 0例癌症病人进行全程静脉化疗和营养支持 ,比较 2组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及并发症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30例。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1~ 82岁 ,平均年龄 4 5岁 ;留置导管时间 3~ 12 0d ,平均 58d。股静脉置管 30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5~76岁 ;平均 38岁 ,留置导管时间 2~ 70d ,平均 4 2d。将以上 2种置管方法分为A、B 2组。1 2 …  相似文献   

12.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初伊明 《护理研究》2005,19(10):909-910
深静脉置管是一简便、有效、重要的临床护理技术[1] ,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 ,在胃肠外高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化疗、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操作方法及护理也有较大进展。我科于 2 0 0 3年 12月— 2 0 0 4年 10月 ,在临床上应用深静脉置管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 2种深静脉置管方法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2 0 0 3年 12月— 2 0 0 4年 10月 ,临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PICC) 64例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CVC) 74例 ;年龄 15岁~ 91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13.
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2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病急救中的应用,总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7月以来235例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35例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中,发生并发症28例(11.91%),其中导管阻塞11例(4.68%)、导管脱出4例(1.70%)、穿刺部位感染8例(3.40%)、静脉血栓形成3例(1.28%)、导管相关性败血症2例(0.85%)。结论:经股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是一种操作容易、护理方便、并发症少的置管方法,适合于基层医院在危重病急救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肺癌伴胸腔积液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15例肺癌伴胸积液患者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胸水 ,同时进行胸腔内给化疗药物治疗的护理经验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是 2 0 0 0年 1~ 8月住我科的肺癌病人。其中男 12例 ,女 3例。最高年龄 6 8岁 ,最低年龄48岁 ,平均 5 6岁。置管引流时间最短10d ,最长 5 8d。2 置管方法根据CT片或B超定位标记选择穿刺点 ,在无菌操作下行胸腔穿刺 ,穿刺时用可分离的一次性穿刺针穿入 ,进胸腔后退出针芯 ,见胸水流出 ,然后将中心静脉管送入胸腔 ,最后退出针套 ,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 ,外面用留置针敷贴保护固定。导管末端接无菌…  相似文献   

15.
颈内静脉置管常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快速扩容、肿瘤病人的大剂量化疗、血液透析和肠外营养治疗 (TPN)等。 1996年 4月~ 1998年 12月本科采用导丝引导颈内静脉置管 2 0 6例 ,现将操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0 6例 ,男性 12 3例 ,女性 83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89岁 ,留置时间最短 3天 ,最长 39天 ,无一例发生空气栓塞、堵管、感染等并发症。置管成功 2 0 1例 ,成功率 97.5 %。2 材料及操作方法2 .1 材料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美国ArrowIntornational,Inc .制造的Arrow双腔中央静脉导管。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防脱管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滑脱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ICU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脑外伤患者188例,将2009年1~6月收治的94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09年7~12月收治的94例患者列为改良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改良组实施强化防脱管护理。观察2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滑脱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导管滑脱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9%。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采用强化防脱管护理,可有效防止导管滑脱,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治疗心包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Seldinger插管法。结果 :置管 34例次均成功。抽出心包积液5 0~ 4 0 0 0ml,平均 2 4 5 0 6 1± 1392 8ml。抽液次数 4~ 9次 ,平均 5 5 4±1 87次。导管留置时间 3~ 2 4d ,平均 12 33± 5 76d ,其中 3例患者带管出院回当地继续治疗。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心包积液操作简便、安全、效果好 ,做好患者置管前后护理 ,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楼亚梅 《天津护理》2004,12(2):75-75
临床上通常采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途径,但由于上述置管操作复杂,对患者体位要求高,并发症多,并且常需要严格训练的医师操作,因而应用受到限制。曾有学者报道经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 。我科自2 0 0 0年1月至2 0 0 2年12月对172例患者采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自2 0 0 0年1月至2 0 0 2年12月,我科随机抽取172名患者,其中男10 0例,女72例,年龄17~6 9岁,平均4 8岁。采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1.2器材 采用REFPr…  相似文献   

19.
李媛英  李莉 《全科护理》2013,11(1):53-54
总结194例重症监护病房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病人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包括穿刺部位选择、皮肤消毒、穿刺部位固定、敷贴选择与更换、输液装置的更换、导管接头的护理、保持导管通畅以及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等。结果1例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感染被控制,来对病人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晶 《护理研究》2004,18(24):2189-2189
中心静脉置管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 1999年—2 0 0 2年对 3 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实施长期静脉置管治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 7例 ,年龄 10岁~ 61岁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2 4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