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或雷珠单抗联合Ahmed引流阀(AGV)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8至我院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或雷珠单抗联合AGV植入术治疗的NVG闭角型青光眼期患者33例33眼的临床资料,其中阿柏西普组18眼,雷珠单抗组15眼。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新生血管消退及复发、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两组玻璃体腔首次注药术前与注药术后1wk眼压、BCVA均无差异(P>0.05);AGV植入术后1wk, 1、3、6mo眼压、BCVA与玻璃体腔首次注药术前均有差异(P<0.01),但两组间各随访时间点眼压、BCVA均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阿柏西普组平均注药次数(1.61±0.98次)与雷珠单抗组(1.80±0.86次)无差异(P>0.05),且两组间新生血管复发率、术后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疗效均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或雷珠单抗联合AGV植入术是治疗NVG的有效方法,二者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疗效,并分析对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01/2020-01我院收治的渗出型ARMD患者60例60眼临床资料,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30眼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组30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mo时患者BCVA、CRT、脉络膜新生血管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1、2、3mo,两组患者BCVA(LogMA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CR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组治疗1、2、3mo的CRT显著低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P<0.05); 两组脉络膜新生血管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ARMD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二者在改善视力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ARMD在降低CRT方面更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CV)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1/2018-04我院眼科收治PCV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接受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眼压、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BCVA、CMT、SFCT均无差异(P>0.05);随着时间增加,两组患者BCVA升高,CMT、SFCT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BCVA、CMT、SFCT均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眼压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3%vs 6%,P>0.05)。结论:康柏西普应用于PCV可更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血液流变,减轻黄斑水肿等临床症状,且其安全性高,对眼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商品名:Lucentis)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视力预后。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临床确诊为PCV的36例患者36只眼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单纯注射)组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8例18只眼。单纯注射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注射后1个月按需给药;联合治疗组患者先行常规PDT治疗,3 d后再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方法同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3个月后根据检查结果 确定是否需要重复注射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视网膜脱离、持续高眼压、视网膜裂孔、眼内炎、全身不良反应等并发症发生。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平均注射雷珠单抗次数分别为(3.00±0.84)、(1.89±0.68)次;两组平均注射雷珠单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0,P=0.000)。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8、0.940,P>0.05)。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8、2.547,P<0.05)。末次随访时,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logMAR 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1、9.408,P=0.012、0.000)。单纯注射组患眼中,视力提高3只眼,占16.7%;视力稳定13只眼,占72.2%;视力下降2只眼,占11.1%。联合治疗组患眼中,视力提高4只眼,占22.2%;视力稳定13只眼,占72.2%;视力下降1只眼,占5.6%。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PCV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治疗后3个月内两种治疗方式的视力预后无明显差别;治疗后6~12个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者视力预后优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者。  相似文献   

5.
王晓波  吴国基  刘丛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0):1717-1721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联合抗VEGF药物与抗VEGF药物单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9-06/2020-12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或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133例133眼,其中CRVO-ME患者48眼,BRVO-ME患者85眼。将纳入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单药治疗组66眼接受每月注射康柏西普1次,连续3mo,之后每月复诊; 联合治疗组67眼接受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注射1次,1wk后注射康柏西普1次,之后每月复诊。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央视网膜厚度(CRT)改善情况,记录康柏西普注射次数及与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相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1、2、3、6mo,两组患者BCVA和CR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两组间BCVA和CRT改善程度均无差异(P>0.05)。首次玻璃体腔注射至治疗6mo时,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分别为3.56±0.12、2.96±0.17次,联合治疗组注射次数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P=0.004)。随访期间,联合治疗组高眼压和白内障发生率均高于单药治疗组。

结论: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联合抗VEGF药物是治疗RVO-ME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视力,降低CRT,该治疗方案可在减少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的同时达到与抗VEGF药物单药治疗相似的疗效,但需要监控眼压变化及白内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06/2019-12我院眼科收治的因高度近视导致CNV的患者56例56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28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28例28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末次治疗后随访3mo,记录患者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定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采用OCT仪水平线性扫描测量CNV面积。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mo两组患者眼压、CNV面积及CM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8%)。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高度近视CNV疗效优于雷珠单抗,可有效改善BCVA,降低CMT,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PCV患者30例(30只眼),分为雷珠单抗+TA联合注射组15例(15只眼),雷珠单抗单药注射组15例(15只眼),联合组在每次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的同时在玻璃体腔注射TA混悬液0.5 ml,单药组每次仅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在1年时间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和注射频次的变化。两组患者遵从(Treat&Extend,T&E)治疗原则。结果 在1年的随访时间内,联合组和单药组在BCVA提升和CRT降低方面的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P> 0.05),但在注射频次方面,联合组1年平均注射4.27针,单药组平均注射为5.00针,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TA玻璃体腔注射在PCV患者的治疗中,较雷珠单抗单药注射,虽不能改善患者在BCVA提升和CRT降低的获益,但可减少注射频次,从而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和降低医疗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03/2019-08于我院确诊为高度近视继发CNV的患者46例46眼,根据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治疗分为康柏西普组20例20眼,雷珠单抗组26例26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注药次数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前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患者BCVA(LogMAR)分别为0.81±0.51、0.83±0.66(P=0.900),治疗后1、3、6mo康柏西普组患者BCVA(LogMAR)为0.59±0.33、0.49±0.34、0.44±0.32,雷珠单抗组为0.53±0.54、0.47±0.47、0.40±0.43,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均P<0.001)。治疗前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患者CMT分别为242.30±73.27、233.38±66.63μm(P=0.669),治疗后1、3、6mo康柏西普组患者CMT为217.00±54.78、208.65±55.38、206.00±45.34μm,雷珠单抗组为197.42±50.47、198.38±55.19、192.15±51.97μm,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MT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均P<0.05)。治疗后1、3、6mo两组间BCVA、CMT和治疗6mo内注药次数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及眼部严重并发症。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高度近视继发CNV,能提高患眼BCVA、降低CMT,疗效相似,均可作为高度近视继发CNV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0.5 mg雷珠单抗注射液,2 wk后复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300 μm的42例42眼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1例21眼,即时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及单药治疗组[21例21眼,仍继续按3+按需(PRN)方式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CRT及眼压的改变,并观察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两组患者BCVA及CRT的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均P&#x003C;0.01); 治疗后2、3 mo,两组间BCVA及CRT比较有差异(均P&#x003C;0.05),治疗后2 mo时联合治疗组BCVA字母数增加最明显。单药治疗组黄斑水肿平均复发时间为1.45±0.53 mo,雷珠单抗注射平均4.21±0.78次,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结膜下出血和眼压升高,局部使用降压药后眼压可控制,没有患者需接受抗青光眼及白内障手术。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联合雷珠单抗治疗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疗效持续时间长,可有效减少玻璃体腔注药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比较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全网综合检索关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RVO-M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取相关数据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4篇,共计1 350眼。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在治疗后2wk,2、3、6mo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1wk[WMD=-0.03,95%CI(-0.05,-0.02),P<0.0001]和1mo[WMD=-0.03,95%CI(-0.04,-0.01),P=0.001]康柏西普组患者BCVA相比雷珠单抗组较好。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在治疗后1、2wk,1、2、3mo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6mo[WMD=-28.77,95%CI(-54.23,-3.31),P=0.03]康柏西普组患者黄斑水肿减轻程度相比雷珠单抗组更明显。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无差异[OR=0.95,95%CI(0.57,1.57),P=0.84],但康柏西普的平均注射次数较少。结论: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均可改善BCVA,降低CMT,二者在后期视力改善方面无差异,但康柏西普在改善CMT方面更具优势,且注射次数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1型黄斑新生血管(MNV)伴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fPED)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9-01/2020-12于我院确诊的nARMD 1型MNV伴fPED患者48例48眼,根据治疗药物分为康柏西普组(26例26眼)和雷珠单抗组(22例22眼),均采用3+PRN的治疗方案。随访12mo,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消退程度(高度、面积、体积)。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CFT及PED高度、面积和体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首次玻璃体内注射)后3、6、12mo两组患者PED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PED面积和体积均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3、6、12mo康柏西普组患者CF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雷珠单抗组仅在治疗后3mo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3、6、12mo两组间BCVA、CFT及PED高度、面积和体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nARMD 1型MNV伴fPED均有较好疗效,能降低PED高度及CFT,稳定视力、PED面积和体积,而康柏西普减轻黄斑水肿的持续时间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在不同类型的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05/2015-05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3例6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息肉数的差异分为单息肉组(38例38眼)和多息肉组(25例25眼),两组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每月1次,连续注射3mo。注射后随访1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和中心视网膜厚度( 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的变化。
  结果:与多息肉组比较,单息肉组治疗前最大线性直径更大、纤维血管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发生率更低、BCVA更低(P<0.05)。治疗后3、6mo,1a单息肉组BCVA明显低于多息肉组(P<0.05);单息肉组治疗后3、6mo,1a时BCV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单息肉组和多息肉组患者的CRT在治疗后6、12mo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息肉组治疗后3、6mo,1a时CRT均较治疗前低( P<0.05),多息肉组治疗后3、6 mo的CRT较治疗前低( 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在多息肉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中治疗效果更好,息肉数量对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栓通离子导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7-06/2019-06我院106例106眼RVO合并M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53眼,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进行治疗; 观察组另加用血栓通注射液离子导入进行干预,用药时间3mo,两组均随访1a并根据病情进行补充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补充治疗情况、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后BCVA明显改善(P<0.05),CRT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3、6、12mo BCVA高于对照组,CRT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黄斑总容积和房水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1、3、6、12mo黄斑总容积和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 观察组康柏西普、曲安奈德注射次数和激光光凝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眼压升高1眼、结膜下出血3眼,对照组发生结膜下出血2眼、眼内炎1眼,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血栓通离子导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VO合并ME可有效抑制VEGF表达,减轻ME并改善患眼视力,疗效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4.
寇豆  郝晓琳  张仲臣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272-2275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因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06/2016-02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眼科因糖尿病继发黄斑水肿( DME )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RVO-ME)收治入院,并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35例38眼,其中DME 23眼,RVO-ME 15眼。患眼接受玻璃体腔雷珠单抗(0.5mg/0.05mL)注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3d,1wk、1mo定期门诊回访观察最佳矫正视力( BCVA )、黄斑中心凹厚度( CRT )、眼压。比较雷珠单抗治疗DME及RVO-ME前后的疗效。结果:DME组及RVO-ME组治疗后1、3d,1wk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1 mo的BCV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DME组及RVO-ME组治疗后1、3d,1wk,1mo的CR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BCVA及CRT方面比较,雷珠单抗对于RVO-ME及 DME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DME及RVO-ME的治疗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张聪  刘东宁  徐丽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7):1212-1215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 ranibizumab 治疗病理性近视( pathologic myopia,PM )所致的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 方法:临床确诊为PM合并CNV患者32例32眼,随机选取16例16眼为PDT治疗( PDT组),另16例16眼为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组(联合组),两组黄斑水肿无显著性差异。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6 mo患者最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 mo与治疗前相比:PDT组BCVA平均值提高,黄斑中心厚度( fovea centralis thickness, CMT )平均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BCVA平均值明显提高,CMT平均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组间比较BCVA变化、CMT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o与治疗前相比, PDT组BCVA平均值提高,CMT平均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BCVA平均值明显提高,CMT 平均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组间比较BCVA变化、CMT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6 mo 和1 mo 相比:PDT 组与联合组BCVA平均值、CMT 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FFA检查显示:治疗后1mo,PDT组 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11眼(69%),持续渗漏5眼(31%);联合治疗组 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13眼(81%),持续渗漏3眼(19%)。治疗后6 mo:PDT 组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10眼(62.5%),持续渗漏4眼(25%),2眼(12.5%)出现渗漏复发;联合治疗组CNV病灶渗漏停止或渗漏减少者15眼(94%),持续渗漏1眼(6%)。 结论:PDT治疗与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