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行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70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85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85例患儿则采用护理管理风险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后其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进行护理可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且可有效的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穿刺输液,干预组给予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的自然回血情况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的自然回血情况及穿刺成功率均为98%,对照组的均为87%,2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04例小儿静脉输液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比较反复穿刺、液体渗出率、针头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风险处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管理组反复穿刺、液体渗出率、针头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质量、风险处理能力,减少输液过程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过程中,采取舒适输液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小儿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静脉输液室收治的患儿120例视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行静脉穿刺的小儿进行随机分组,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输液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小儿输液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1.67%(观察组)、71.67%(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对比:P<0.05。而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同样存在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室患儿在静脉穿刺时实施舒适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穿刺效果,降低纠纷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叶紫 《贵州医药》2016,(5):555-55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436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输液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3.76%降低至7.34%;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由(72.48±12.43)提高至(88.35±8.21);患儿家属满意率由77.06%提高至91.28%,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与输液相关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急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80例患儿,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对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期间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水平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107例,命名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浅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110例,命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与输液哭闹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输液的穿刺成功率与哭闹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技术是一种针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的特殊输液技术,有别于手部静脉输液,可增加穿刺的成功率并降低患儿输液的哭闹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门诊小儿输液外渗风险、护理需求,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输液外渗等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的门诊输液小儿,总计300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监护人知情同意,按照1∶1法进行对照组、观察组分组护理。对照组(n=150)患儿采取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n=150)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门诊小儿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输液外渗等静脉输液风险。结果 小儿输液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患儿的总依从率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家长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静脉输液风险方面,观察组患儿的输液外渗、针头脱落、重复穿刺等发生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 门诊小儿输液外渗、针头脱落等风险较高,具有可预防性。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输液外渗,提高小儿的输液依从性、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满足患儿与家属的护理需求,护理效果理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在某医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并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静脉输液患儿进行了输液合作率及穿刺成功率对比研究。结果干预组患儿的合作率(97.0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5,P<0.05)。将两组患儿按照年龄分为1个月2岁,32岁,36岁,76岁,710岁等三个年龄段;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可以发现干预组总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4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P<0.05)。在各年龄段,干预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5.94、3.92,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中,通过实施相应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静脉输液患儿的合作率与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儿输液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输液小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将其依据信封式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发生率、输液残留量、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经临床护理干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7%,静脉炎发生率为3.33%,疼痛评分为(2.32±0.64)分,输液残留量为(10.21±3.63)mL,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55±6.97)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输液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472例,其中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入院治疗的236例患儿为对照组,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入院治疗的患儿236为观察组。对照组静脉输液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静脉输液采用系统化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危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反复穿刺、纠纷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针头脱落、刺伤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错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P>0.05);对照组静脉炎、感染、液体渗漏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实施系统化风险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各类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危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接受静脉输液的小儿均分为2组,观察组5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程度及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结果在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属总满意程度(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87.04%)(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96.30%)明显比对照组(87.04%)高(P<0.05)。结论通过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高效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帮助患者减少痛苦,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负压原理穿刺小儿头皮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患儿216例,将患儿按照穿刺方法分为负压穿刺组(采用负压穿刺方法)及传统穿刺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每组108例,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回血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负压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52%vs 85.19%)、回血率(95.37%vs 87.04%)、满意度(97.22%vs 88.89%)与传统穿刺组比较均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负压穿刺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使输液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为患儿带来的创伤有效降低,家属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通过针对性护理管理手段应用在小儿静脉穿刺当中的效果。方法本文行分组对照实验,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来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500例患儿应用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等量,均为250例。观察组行在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管理手段进行干预,对照组在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通过常规的护理管理手段进行干预,分别计算两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00%(245/250),对照组为88.40%(221/250),P <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60%(4/250),对照组为9.20%(23/250),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小儿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通过针对性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意外事件对患儿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对比组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哭闹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哭闹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45%)和护理满意率(94.32%)显著高于对照组(80.68%,81.12%),经统计学软件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患儿的哭闹行为,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于儿科静脉输液智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骊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130-131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分析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结果门诊输液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患儿及家长对静脉穿刺技术的满意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系统、全面的细节护理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周华 《中国处方药》2014,(10):120-121
目的对比研究经改良后的夹板固定法与传统夹板固定法在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手部静脉输液患儿按照夹板固定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先固定手穿刺后再固定头皮针的改良夹板固定法,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的手部静脉穿刺固定法,对比观察两组患儿输液不通畅、针头脱出或移位、药液外渗、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指端血液循环不良以及舒适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输液不通畅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针头脱出或移位、药液外渗、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指端血液循环不良等发生率分别为2.86%、2.86%、1.43%、1.43%,对照组依次为12.86%、14.29%、8.57%、5.71%,观察组患儿的固定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舒适满意度(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改良后的手部静脉输液夹板固定法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夹板固定法,可有效防止静脉输液过程因固定效果不佳所致的所有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穿刺技术应用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8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穿刺技术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输液,观察两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到97.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负压穿刺技术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身体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负压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行头皮静脉输液患儿8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头皮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施行负压进针头皮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静脉穿刺回血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回血率95.0%(38/4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50%(37/40)、穿刺后满意率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70.0%(28/40)和70.0%(2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负压进针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