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逐渐增多,医疗行业需要更多的血液实施治疗,随之而来的是血液使用的安全问题,在各个层次的血站中,血液检测实验室是为临床提供血液,同时检验血液是否合格的单位,在血液流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对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对血液质量的保证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升血液检验室间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血站室间质量控制管理,对室间质评样本进行检测并统计回报结果。结果通过强化血液检验室间质量管理,近2009~2011年4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总准确率为100%,ALT也为100%。结论提高血液检验的室间质量控制管理水平,对于保证血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加强血站质量管理。血站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且各项政策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我国血站管理模式实现了有效革新。然而,我国血站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此,有必要构建并调整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该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本文浅析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案,探究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以期为血液采集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控制血液质量是确保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几年来围绕血液质量,我们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使血库全程工作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了血液质量,十多年没发生过输血后传染病和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5.
邱少慧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67-1568
血液质量是血站上作的生命线,它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特别是针对医疗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对血液质量的安全与血站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血液质量是血站的生命,保证采供血安全.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何佳玲 《北方药学》2012,(10):72-73
就目前形势来看,成分输血是一种输血发展新趋势,具有众多优点和意义。成分血的浓度和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资源,并且采用成分输血的技术可以减少全血输注的并发症。不但如此,成分输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输血技术水平是否先进以及临床医学技术和医师水平高低的标准。因此,积极探讨如何在血液成分制备的过程中把好质量关并运用到实际当中,熟练运用各种操作技能,制备出合格的血液成分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血液制备过程中出现报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关的措施,以提高血液制备的质量,充沛血液资源.方法 统计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之间血液制备过程中的报废情况,根据相关记录分析报废的原因.结果 2009年至2012年血液的成分报废率在2.91%~3.05%之间.其中,在报废的血液当中,主要成分为冰冻血浆最高,其后依次为全血、悬浮红细胞、冷沉底等.血浆报废主要由为脂肪血(81.02%)引起,其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全血、红细胞、冷沉淀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制备过程中影响血液质量的原因主要是脂肪血,为了有效提高血液的质量,应该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血液制备的相关知识,降低血液报废情况,提高血液的质量,缓解血液资源紧缺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成分血具有浓度高、疗效好、便于保存和运输、输血反应发生率低、病毒感染风险小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认真贯彻执行;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关键控制点,严把血液质量关,保证血液制品质量,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实验室是血站的一个部门,实验室质量管理是血站管理体系的一个分支。在这个分支中,献血者没有经过筛查的血液标本是“输入”,标本的接收、处理、储存、检测、数据处理、发出报告是体系的过程。并且有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措施监视过程质量。最后发出正确的检测报告为管理体系的“  相似文献   

11.
董楠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5-366
<正>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卫生部先后颁布实施了一法两规等文件,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的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确立了我国输血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血液质量关乎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血液质量的保证不仅仅是通过检测就能够牢牢把关[1]。根据一法两规的要求,本站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献血安全和血液质量,并通过有效的实施和监控,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1人员管理在人的管理上,一是在业务技术培训与学习上投资;本站各科室每年12月20日前向业务科递交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申请表,每年1月  相似文献   

12.
成分输血以浓度高和纯度高、疗效好、反应少、感染概率小、针对性强、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液资源、又便于携带和贮存等优点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在血液制备的过程中,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建立健全血液质量制备管理体系并认真执行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基本保证。加强业务水平,提高质量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对制备过程中各个控制点,严格把控血液质量关,保证血液制品,安全、无热源,降低临床用血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站检验科质量管理的实践,对如何搞好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要做好血站检验科质量管理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建设;②开展检验科室内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建设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管理;③质量管理一定要标准化;④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监控质量管理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采供血服务中实施差错管理对血站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5年1月~12月未实施差错管理期间本血站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样本5000份作为常规组,将2016年1月~12月实施差错管理期间本血站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样本5000份作为差错组,对比分析血站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结果差错组供血差错事件发生率、血液报废率以及血站质量管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供血服务中实施差错管理不仅仅可以提高血站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血液质量,具有理想的管理效果,值得予以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16.
林碧英 《海峡药学》1999,11(3):17-18
血液滤过是当前治疗慢性肾衰的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从血浆中清除尿毒症毒素更符合生理性,对中分子毒物的清除优于血液透析。本院经过6年的临床应用表明血液滤过法适用于对血透耐受性差、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胖肠肌痉挛等失衡症状及慢性肾衰伴有水储留和低血压的患者;伴有脑、心血管合并症的老年患者;血透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血液滤过是模拟’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没有肾小管的选择性吸收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是通过输人置换液来完成的。血液滤过置换液是用于血液滤过疗法时置换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站实验室质控管理对医院安全输血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我站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严格的要求,完善质量监控,确保输血的安全性。结果经过严格把关,我站血液供血合格率从2012年85.5%提高到2013的100.0%,与之前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对血站实验室进行严格意义上的质量检测和规范,确保试验的准确度和科学性是确保血液供应安全的基础,在提高输血安全方面作用显著,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实施,对血站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血站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1-3]。  相似文献   

19.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血液质量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某些发达国家,公众已提出要使血液供应的危险达到零,即完全消除因输血而传染病毒的危险.为了适应新时代人们对血液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血站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纳入采供血管理中,吸取国内外在血液管理上的先进经验,起草了一系列文件,规范了各项操作,为我站的采供血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血站大部分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血液安全性,建立了符合ISO9000系列标准的操作规范。而目前检验科作为整个血站血液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其管理仍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细微的环节没有得到加强,比如:实验室的数据库管理主要依赖于血站的局域网管理,对于实验室的内部质量管理、所用设备的管理、及操作软件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甚至能导致部分原始数据的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