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64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化痰、抗感染治疗,并实施翻身、人工叩背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机械振动排痰代替对照组中的人工叩背,观察对比排痰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疗效。结果排痰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观察组血气分析PaO_2、p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胸部X线好转时间、胸部听诊结果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振动排痰可有效改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机械通气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机械振动排痰护理改善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术后入住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扣背排痰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机械振动排痰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脱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及肺部并发症改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机械振动排痰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肺部并发症,对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小儿深度排痰的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炎儿童,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人工叩击排痰,实验组则予以机械振动排痰,比较两组患儿排痰量、症状改善、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在症状改善、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对小儿深度排痰的护理可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结合机械辅助排痰的临床疗效,并对护理措施进行讨论.方法:90例重症肺炎患儿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结合机械辅助排痰),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结合机械辅助排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震动排痰机能够在新生儿病房中迎合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发挥它独特的性能和优点,减少护士工作强度,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病区于2013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肺部感染患儿,将患儿依据住院号码单、双号分成A、B两组, 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操作前均进行头颅B超排除颅内出血,均以常规翻身、雾化、吸痰及抗炎等治疗为基础且采用侧卧位或者半卧位,抬高床头30°,操作后记录研究对象的痰液量、痰液颜色、性质,两肺呼吸音、痰鸣音,观察并记录叩击处皮肤黏膜变化。记录操作过程护士总计耗时时间。结果振动排痰机在清除肺部分泌物时较手动排痰有更显著的疗效。结论震动排痰机治疗能够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增加局部灌注,帮助维持足够的肺容量,促进肺部扩张,是新生儿肺部感染排痰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系统排痰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的排痰护理,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痰阻发生,改善通气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排痰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的排痰护理包括增加室内湿度、湿化气道、掌握吸痰时机和吸痰技巧、保证机体液体入量等,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通气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痰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后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系统的的排痰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痰阻发生,改善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7.
郑海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12-113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在重症颅脑损伤排痰护理中的应用协助排痰的效果。方法:将10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给予颅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护理;对照组给予采取拍叩排痰法护理。结果:采用G5振动排痰机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排痰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采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较好。可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全方位气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患儿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为45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气道护理,而对照组患儿气道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4%,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对患儿的病情改善有显著的作用,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排痰护理操作对颅外科术后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随机抽样126例颅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3例,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术后给予颅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使用G5美国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排痰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实验组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颅外伤患者经采用G5美国振动排痰机有效的排痰方法,使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清除,防止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66例,对照组行人工叩击排痰联合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优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日排痰量、临床效果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不同时间段日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肺啰音消失、止咳、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临床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优质护理,可增加患儿日排痰量,缩短肺啰音消失、止咳以及住院的时间,并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治疗中机械振动排痰的辅助作用。方法:随机将124例肺炎患儿分为机械组和传统组,每组62例,机械组行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传统组行传统手动辅助排痰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辅助治疗后,机械组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包括咳嗽、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机械组耗时均较少,且机械组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方法,对帮助患儿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无创辅助通气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机械振动排痰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及无创通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H值、PaO2分别为(7.52±1.07)、(84.69±15.15)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02为(52.67±12.36)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部压伤、排痰障碍、恐惧发生率分别为2.56%、0%、5.1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对改善患者肺通气及动脉血气指标效果显著,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1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和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两组中因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实施有创通气者从研究对象中排除,最后两组患者为108例,比较两组患儿氧疗前1h及氧疗2h后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及PaO2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振动排痰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人工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人工叩背排痰)与振动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振动排痰),每组46例,观察两组的炎症反应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振动组的炎症指标改善幅度显著优于人工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PICU痰液粘稠的肺炎患儿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的护理效果.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雾化吸入治疗后予以常规人工叩背排痰护理,观察组予以机械振动排痰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排痰量、肺部X线检查、双肺听诊及PICU住院天数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3%,高于对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U痰液粘稠的肺炎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后开展机械振动排痰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度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129-131
目的研究分析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治疗的49例诊断为重症肺炎同时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6例,对照组23例,实验组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对照组应用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结果、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长。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儿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适用于临床,同时有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长、减轻经济负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新生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的在常规治疗上进行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消失以及患儿住院的时间上,实验组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高,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人住ICU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1J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组)59例和对照组(开放性吸痰管联合加温加湿器组)55例,对两组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ICU的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好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导管痰痂病例少于对照组;应用人工气道时间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在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无湿化意外出现,对照组发生呛水8例。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进行气道管理,能够满足加热加湿吸入气体的要求,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0.0%,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气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改善时间更短,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小儿重症肺炎至呼吸衰竭患儿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观察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氧疗前和氧疗后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变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儿氧疗前和氧疗24 h后的呼吸、心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24 h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治疗24 h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