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维甲酸联合化疗[2]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亚砷酸联合化疗,进行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3]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对两组的各临床指标如有无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数据比较,可见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采取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方法,亚砷酸可以改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HT6K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分别接受亚砷酸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平均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HT5"H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94.4%,未缓解1例,早期死亡1例,平均缓解时间37.6±1.8d;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率77.8%,未缓解6例,早期死亡2例,平均缓解时间46.6±1.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3例,肝功能异常1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9%,对照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3例,肝功能异常6例,胃肠道反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强伟晨  于海英  王锐 《河北医药》2003,25(3):239-239
患者 ,男 ,2 3岁。因发热、胸闷、双下肢皮肤出血 4d ,于2 0 0 0年 4月 17日首次入院。查体 :T 3 9.5℃ ,神志清楚 ,中度贫血貌 ,咽部充血 ,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的出血点 ,胸骨下段压痛明显 ,心肺无异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大致正常。血常规 :HGB 7g L ,WBC 3 .0× 10 9 L ,早幼粒细胞 0 .3 8,BPC 2 7× 10 9 L ,FG 3 .0g L。凝血酶原时间 16.0s(对照 14 .0s) ,3P试验阴性。电解质、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正常。骨髓检查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 0 .88,POX染色呈强阳性 ,红系、巨核细胞明显受抑 ,确诊…  相似文献   

4.
亚砷酸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4a±s12a)以亚砷酸10mg/d+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28~56d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每周或至评价疗程时进行骨髓检查,每周至少2次血常规检查,并监测凝血纤溶指标和肝、肾功能等。结果:亚砷酸治疗25例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4例达完全缓解,1例未缓解,缓解率96%。对24例完全缓解者随访,结果8例复发,复发率33%,复发者经亚砷酸再次治疗,其中4例再次缓解,4例死亡。治疗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亚砷酸是治疗对维A酸耐药的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并相对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常因严重出血等症状导致患者死亡,曾是各型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型。1971年初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亚砷酸(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之成为各型白血病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一型。然而砷剂的毒副作用一直很受人们关注,这也是亚砷酸在欧美一些国家应用受限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王兰君  李国兴 《中国药业》2009,18(15):51-51
目的观察亚砷酸注射液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5例APL患者中复发20例,难治5例,将亚砷酸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8d为1个疗程。结果25例患者完全缓解20例(80.00%),且不良反应较轻,多为可逆性。结论亚砷酸注射液对复发及难治性APL疗效确切,完全缓解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凌历  孟秋 《哈尔滨医药》2005,25(4):57-58
我院于2001年12月-2005年3月以亚砷酸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保安 《河北医药》2012,34(16):2441-2442
目的 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联合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其完全缓解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完全缓解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到达完全缓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鹿军  李传翠  玄菲 《中国医药》2007,2(7):414-415
目的探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及小剂量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初治的APL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维甲酸和维甲酸+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判断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采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93.7%,较单用维甲酸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CR中位时间30d,与单用维甲酸组的5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无一例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结论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APL完全缓解率明显升高,达CR时间明显缩短。维甲酸所致的毒副作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s2O3)联合蒽环类(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初治APL患者以ATRA和As2O3双诱导,白细胞(WBC)≥15.0×109&#8226;L-1时,加用DA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以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巩固化疗6个疗程,以后以化疗、ATRA、As2O3交替序贯维持治疗共2 a,以ATC抗生素联合阿糖胞苷(Ara-C)为主要化疗方案。观察维甲酸综合征、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16例患者进行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结果 32例初治APL患者中,除3例早期死亡外,其余29例诱导治疗后均达CR,经巩固、维持治疗,此29例患者至今均为持续完全缓解(CCR)状态,其中CCR> 5 a 4例,>3 a 8例。无患者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初诊时接受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16例患者,治疗前均为阳性,巩固治疗结束时均转为阴性,在以后监测中无一例转阳。结论 ATRA、As2O3双诱导联合ATC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邱雷  杨序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07-270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以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的急性白血病,为FAB分型的M3型,起病急骤。维A酸(ATRA)诱导化疗虽能使90%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由于体内残留少量白血病细胞增殖,仍会有60%最终复发…,一直是临床上致力于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笔者对APL患者应用三联疗法(ATRA+亚砷酸+化疗药物),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应用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及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甲酸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为(10.21±3.63)d,完全缓解(CR)率为96.0%,3年内死亡率为4.0%,达CR时间为(30.21±5.31)d,对照组分别为(16.21±5.32)d、88.0%、12.0%、(44.62±6.32)d,观察组的高白细胞血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CR率高于对照组,3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达CR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高白细胞、骨髓抑制、心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甲酸与亚砷酸双诱导结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录的5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的分为4组,A组13例患者采取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B组13例患者采取维甲酸联合化疗;C组13例患者采取亚砷酸联合化疗;D组13例患者采取化疗,观察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4组的治疗效果分析,A组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率明显的高于B、C、D三组的情况,并且病死率也明显的低于C、D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患者的高白细胞血症的持续时间与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的低于B、C、D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治疗更准确,可靠性强,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董会敏  李红  许月琨 《河北医药》2004,26(7):604-604
患者,男,76岁。因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3a3年,皮肤出现出血点、瘀斑1周,于2 0 0 4年3月3 1日入院。患者缘于3年前因拔牙后出血不止就诊,查血常规,WBC 0 .9×10 9 L ,HGB 87g L ,Plt 3 5×10 9 L ,经骨穿等检查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 ,经口服维甲酸1月余达完全缓解。出院后患者自行间断服用维甲酸1年余停药。本次于入院前1周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查血常规,WBC 1.5×10 9 L ,HGB 98g L ,PLT 40×10 9 L。既往有冠心病、房颤病史3 0年。入院时查体T3 6.4℃,BP 13 0 80mmHg。贫血貌,皮肤粘膜散在出血点、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6例。联合组给予亚砷酸和全反式维甲酸进行双诱导治疗,亚砷酸组给予亚砷酸治疗,维甲酸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化疗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结果联合组、亚砷酸组的所有患者(100%)完全缓解,无死亡病例,维甲酸组13例(81.2%)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死亡,化疗组仅6例(37.5%)完全缓解,2例死亡,前3组的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至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联合组患者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短于亚砷酸组、维甲酸组(P〈0.05);肝功能损伤情况:联合组最严重,亚砷酸组次之,维甲酸组较轻,化疗组最轻(P〈0.05),化疗组的胃肠道反应、皮肤损伤情况较严重,受影响患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短期效果显著,完全缓解率高,并可缩短患者的完全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18.
藻酸双酯钠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率低,且可能治愈.儿童APL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与成人相似.本文综述儿童APL的治疗情况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亚砷酸(ATO)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不同危险分级的初治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将APL患者分为低、中、高危三组。采用ATRA+ATO+蒽环类药诱导缓解,蒽环类药+阿糖胞苷巩固治疗,ATRA+ATO+甲氨蝶呤(MTX)[部分加用6-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高达95.3%(82/86)。中位随访37个月,高危组和中低危组无事件生存率及中枢神经系统累积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单用MTX者或MTX+6-MP者CR率均为100%。结论 APL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可以从ATO+ATRA+化疗中受益;该方案作为初治APL的一线治疗方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