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9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49例采用胺碘酮治疗,于治疗前后行心功能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室早数、短阵室速降低(P<0.05)。两组QTc间期增加(P<0.05)。观察组室早数、短阵室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Tc间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心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李福龙 《北方药学》2018,15(1):34-35
目的:观察高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实施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高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胺碘酮治疗进行分组;在基础性治疗、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实施胺碘酮治疗;以室性前期收缩频次、短阵室速、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等疗效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室性前期收缩频次、短阵室速、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均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实施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加快心脏复律,对于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然后统计及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室早数、QTc间期。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室早数及QTc间期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室早数均少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而治疗后4周及8周时QTc间期则长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均<0.05)。结论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片,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间期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是相对安全的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尤其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时,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心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QTc间期、QPR波群时限及PR间期等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组QTc间期、QPR波群时限及PR间期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胺碘酮片联合硫酸镁静滴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片0.2 g,每日3次,2周后减量,同时静滴25%硫酸镁注射液2.0 g,每日1次,共7天。对照组只口服胺碘酮片,剂量、方法同治疗组,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心脏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4 h室性早搏发作总次数、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阵次均有显著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改善,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各有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胺碘酮和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66-367
目的:结合临床治疗经验,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13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7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后,分析二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二组患者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组患者的短阵室速数、QTc间期、室早数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发现有严重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值得临床做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50例和对照组(常规胺碘酮治疗)2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明显优于对照组(=8.38、6.07、1.93、2.25、5.27,均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7.39,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给予相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分别使用盐酸胺碘酮与安慰剂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室早数、短阵室速阵次、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改善明显,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韦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120-12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8例。结果观察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CHF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32例)与美托洛尔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5月~2004年5月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给予口服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年.结果 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8.2%.18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QTc由(410±38)ms增至(496±62)ms(P<0.01),治疗1年后总有效率94.7%,20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QTc由(408±42)ms增至(516±72)ms(P<0.01).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之一,而副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律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QTc、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改善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QTc和心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实验组QTc和心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可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房颤合并频发室性心律失常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盲选收治的90例房颤合并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在胺碘酮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稳心颗粒用药治疗,对比两种用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以及Holter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长间期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用药治疗,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应用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7,(2):114-116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136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小剂量胺碘酮,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电图变化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82.35%(P<0.05);观察组猝死率1.47%,低于对照组10.29%(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7.35%,低于对照组27.94%(P<0.05);观察组心率、QT间期最小值(QTmin)、QT离散度(QTd)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功能。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7,(2):358-360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调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为71.8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与左室射血分数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显著改善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治疗的前1个月,用安慰剂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QTc间期、室早数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在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率及预后方面具有明显偏优的疗效,安全有效,且给药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机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使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快速型室性心率失常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心律平治疗,实验组同时加用胺碘酮进行医治,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率、P-R间期和Q-R间期均发生变化,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59%,1/63)显著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中,胺碘酮治疗是临床医治室性心律失常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利多卡因,研究组34例予以胺碘酮,观察两组疗效及心率、PR间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显著低于研究组94.1%,且每分钟心率次数多于研究组,PR间期少于研究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