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对心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8例心脏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康复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输出量(CO)]。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8.27±4.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6±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DD及CO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LVEDD(41.27±1.42)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2.19±1.21)mm, LVEF(68.17±10.21)%、CO(4.83±0.71)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4±10.31)%、(4.00±0.62)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PCI术后患者应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康复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PCI术后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PCI术后实施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术后住院时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和MB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LVEDD和LVESD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 LVEDD和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9.35±2.27)d短于对照组的(14.23±2.7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心脏康复对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成功行PCI的62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后治疗和护理,心脏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危险因素控制、心理干预及随访。比较2组之间心功能、生存质量变化及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6个月,心脏康复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各心功能指标均较康复前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康复前比较,康复3、6个月后2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维度评分心脏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期间,心脏康复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25.8%(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可改善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终点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随访管理及进行日常活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指导,随访观察1年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6、9和12个月观察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能明显减少PCI术后MACE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100例医院收治行择期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PC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心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运动耐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开展冠心病PCI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新型心脏康复模式.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成效。方法 选取70例心血瘀阻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通过1:1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组采用PCI+术后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以及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CRP以及NT-proBNP指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于心血瘀阻型心肌梗死患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并改善预后,有助于患者病情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不同应用时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92例入住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诊断为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在术前4h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酶、心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后2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均为Ⅲ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均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抵抗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流出道缩短分数、左心室面积变化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心绞痛、再梗死及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前、术中使用替罗非班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冠脉血流,但术前使用冠脉血流改善更明显,且更好的降低了心肌损伤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柳州市人民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发病12h内实施直接PCI手术患者共33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择期PCI手术患者共2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择期PCI手术,观察组实施急诊PCI手术。术后1周和术后2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情况;术后24周行6min步行试验评定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周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24周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功能代偿期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实施PCI能够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冬梅 《安徽医药》2016,20(6):1204-1205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PCI术前是否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盐酸替罗非班)32例和对照组(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T段抬高完全回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4周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提高术后TIMI血流分级和ST段抬高完全回落率,改善心功能和BNP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联合微信平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居家心脏康复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0例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康复指导、出院宣教和常规访视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医学联合微信平台干预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脏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宣教知识掌握评分为(42.24±6.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24±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0,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依从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联合微信平台干预可显著提高PCI术后居家心脏康复患者康复知识掌握度和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超滤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超滤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改良超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超滤后心功能指标以及超滤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超滤后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尿量以及库血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HCT水平,浓缩血液,减少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2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cy和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能降低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Hcy水平、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对患者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冠心病PCI术后合并抑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PCI术后予以西医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并给予心理疏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0.5 g/次,3次/d。2组均治疗4周。观察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疗效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LVEDD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而LVEDD低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vs. 76.0%,χ2=4.762,P<0.05)。治疗前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抑郁情绪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PCI术后患者给予医院-家庭式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其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功能康复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PCI术后患者11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5)、对照组(n=55),其中对照组采取出院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医院-家庭式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统计两组护理前、后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CSMS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上升(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LVEDD和LVESD数值缩短,LVEF数值提高,观察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PCI术后患者给予医院-家庭式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使得自我管理、自护能力得以提升,改善其心脏功能,并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利于预后,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近期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AMI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心脏重构等指标变化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A、LVEDD、LVMI、LVESV、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IVST、LVPW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NP、Tei指数、Vp、Vop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9%(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显著改善了AMI患者近期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且减少了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卡托普利用于社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社区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心脏储备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和心脏储备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和心脏储备功能各项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卡托普利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均能取得良好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脏储备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8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干预,试验组接受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劳累评估量表(Borg)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水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6MWD、Borg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6MWD均长于本组干预前,试验组患者的6MWD(355.22±12.65)m长于对照组的(198.43±11.43)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org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试验组患者的Borg评分(8.72±0.65)分低于对照组的(10.65±0.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D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110例老年ACS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替罗非班,55例),对照组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术后心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周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ACS患者行PCI及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未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3285.26±152.07)ng/L,治疗后为(2452.71±123.82)n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3308.18±169.95)ng/L,治疗后为(2934.42±119.58)ng/L。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复发率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进而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