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纤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方城县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纤颤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之后持续静脉滴注维持24~96h,观察心房纤颤转复、心室率、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心房纤颤12h、24h、48h转复率分别为45.1%、79.6%、93.4%。用药前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病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而停药。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纤颤安全、有效,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红 《河北医药》2005,27(8):586-587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AMI伴新近发生快速房颤患者,先给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150mg,继之以0.6~1.0mg/min静脉滴注,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用药后30min、1h、2h、6h、24h心室率分别为(107±9)次/min、(94±8)次/min、(89±9)次/min、(82±10)次/min、(73±10)次/min,较用药前(131±12)次/min明显下降。其中23例患者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6.6%,1例出现窦缓,1例出现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伴快速房颤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于白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199-200
目的分析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选出88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西地兰以及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h后心室率控制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院前急救中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毛花甙C(西地兰)静脉用药治疗院前急救中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随车急救中用毛花甙C治疗心房纤颤的110例病例为Ⅰ组;2011年2月-2013年2月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110例病例为Ⅱ组。Ⅰ组静脉注射毛花甙C 0.4~0.8 mg。Ⅱ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如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重复给予75~150 mg,后改为静脉滴注150~450 mg。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效果优于毛花甙C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作用迅速、安全,其疗效优于毛花甙C。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42)和普罗帕酮组(n=42)。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房纤颤患者125例,分别应用胺碘酮合参麦注射液及单用胺碘酮分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电图、血压、心率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①胺碘酮合参麦组的有效率为84.39%,胺碘酮组的有效率为71.67%,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胺碘酮合参麦组及胺碘酮组治疗后心室率均比治疗前明显减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压、P-R间期、QRS时限及QT间期在治疗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③胺碘酮合参麦组治疗后全血粘度明显减低,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胺碘酮组无明显变化(P>0.05);胺碘酮加参麦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粘附率比治疗前明显减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胺碘酮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胺碘酮合参麦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粘附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合参麦注射液对心房纤颤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胺碘酮;能显著改善心房纤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颤(AF,下称房颤)是心房不规则快速的颤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60岁以上普通人群中发生率达1.8~2.0%。我院于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胺碘酮治疗AF 47列,现对其临床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AF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观察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61±8.3岁;  相似文献   

9.
口服胺碘酮治疗缺血性、高血压性、心脏瓣膜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患者30例,有效率87%,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分析胺碘酮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地位后认为口服胺碘酮转复这类患者的心房纤颤是安全有效的。并对治疗适应证掌握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左心衰竭伴频发室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9例左心衰竭伴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2组患者均予以改善心肌代谢、解痉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扩张血管、利尿、强心、氧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NT-pro BNP水平。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NT-pro BNP分别为(7221.26±24.45)pg/m L、(7225.31±25.54)pg/m L,经t检验,2组患者的NT-pro 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NT-pro BNP分别为(4163.38±15.56)pg/m L、(2131.25±14.43)pg/m L,经t检验,观察组的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35%(38/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左心衰竭伴频发室早患者中采用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NT-pro BNP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代容 《中国药房》2011,(40):3784-378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10年90例年龄≥65岁的CHF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1:1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CHF合并心房颤动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熊刚  张后民 《中国药房》2010,(20):1874-1875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转复及心室率控制情况。方法:47例阵发性AF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24例、西地兰组23例,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150~600mg、西地兰0.2~0.6mg,观察各组AF的转复、心室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地兰组(P<0.01);2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心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胺碘酮组疗效更佳,且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转复心律有效率及心室率降低作用均优于西地兰,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短时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贵锋  葛德元  胡桃红 《中国药师》2005,8(12):1024-1025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60例CHF伴快速心室率Af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毛花苷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及毛花苷,观察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6.5±12.7)min和(48.9±14.2)min(P<0.01);胺碘酮、毛花苷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0.0%(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心室率Af短时效果显著,患者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一旦并发房颤,常引起较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心衰)加重,增加病死率和栓塞的发生率.因此,对这类患者迅速进行复律治疗或控制心室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2001年10月~2004年5月观察了静脉负荷量胺碘酮转复伴发心功能不全房颤42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一旦并发房颤,常引起较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心衰)加重,增加病死率和栓塞的发生率。因此,对这类患迅速进行复律治疗或控制心室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2001年10月~2004年5月观察了静脉负荷量胺碘酮转复伴发心功能不全房颤42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5,(26):3698-3700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地尔硫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合并快速房扑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心衰合并快速房扑房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地尔硫,30 mg/次,1次/d,同时加用环磷腺苷葡胺1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的心率、肺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3、3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达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下降幅度、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哮喘及心衰加重等副作用。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地尔硫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合并快速房扑房颤,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心率、加快病情的好转,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我科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0)采用0.4mg西地兰,将其溶入至10mL浓度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于5min之内静脉推注完毕;观察组(n=60)采用25-100mg的胺碘酮进行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0.5-1m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滴注,直至转为窦性心律。对两组患者心电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最后均转复为窦性心律,且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室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上述两组患者在房颤转复时间、药物用量、房颤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HR、室性期前收缩[M(QR)]以及房性期前收缩[(QR)]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④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的比率(38.3%)要明显高于观察组(15.0%),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房颤时间明显缩短,胺碘酮用量发生明显减少,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功能指标、稳定心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AMI并发房颤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蒋正华 《黑龙江医药》2021,34(4):838-840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观察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胺碘酮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NT-proBNP、ALD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LVESD、LVEDD水平治疗后均降低,LVEF、SV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T-proBNP及ALD水平经过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ALD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云飞  刘仁光  姜凤伟 《中国药房》2011,(28):2632-263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58例房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45例,持续性房颤13例。给予胺碘酮2周内负荷量为7 g,维持量为0.2 g.d-1。结果:随访0.3~6.8年,平均(3.5±1.5)年。显效42例(73.0%),有效8例(13.8%),总有效率为86.1%。其中,皮肤过敏3例(5.0%),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升高3例(5.1%),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2例(3.2%),TSH升高4例(6.9%),间质性肺病1例(1.7%),恶心、腹胀5例(8.6%),视力模糊3例(5.1%)。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房颤疗效高、相对安全,但要注意早期发现及处理甲状腺和肺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32):4555-4559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左心功能指标和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251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或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强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负荷剂量10μg/k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 L,ivgtt(10 min),之后改微量泵泵注,速率0.1μg/(kg·min),持续给药24 h。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指标[峰射血率(PER)、峰充盈率(PFR)、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水平、血清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因死亡脱落2例(每组各1例),最终纳入统计的合格病例数为108例,其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56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86.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和血清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左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LVEF和LVS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Tpro BNP和Gal-3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与多巴胺相似,但有助于增强左心泵血功能,降低心衰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