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Ⅰ~Ⅲ)组52例和高分级动脉瘤(Hunt-HessⅣ~Ⅴ)组21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72h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发现复发病例2例,行二期栓塞治疗术1例。术后低分级动脉瘤组的预后优良率(90.38%)明显高于高分级动脉瘤组(42.86%),P<0.05。结论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颅内高压,疗效确切。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41.42±27.64) min,术中出血量(71.64±20.32) ml,住院时间(30.24土8.40)d,并发症发生22例(20.37%).术后预后良好70例(64.81%),预后差25例(23.15%),植物生存8例(7.41%),死亡5例(4.63%),巨型和大型动脉瘤其夹闭程度明显比小型和一般动脉瘤差.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早期行开颅夹闭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发病时间均<3 d)患者,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分析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的相关指标、预后情况,不同动脉瘤大小和位置患者夹闭程度。结果 10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41.40±27.6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1.62±20.21)ml,平均住院时间为(30.23±8.30)d;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100例患者中, 66例(66.00%)患者预后良好, 34例(34.00%)患者预后差。预后差患者中包括:轻度残疾13例(13.00%)、中度致残7例(7.00%)、重度致残5例(5.00%)、植物生存6例(6.00%)、死亡3例(3.00%)。巨型及大型动脉瘤患者的夹闭程度比小型及一般动脉瘤患者差;不同动脉瘤位置患者的夹闭程度差异不大。结论 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将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安全性良好,患者无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21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破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1例共有22个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6例,IV级4例。Fisher分级: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4例。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出院时恢复良好(GOS 5分)14例(66.7%),中残(GOS 4分)2例(9.5%),重残(GOS 3分)3例(14.3%),死亡(GOS 1分)2例(9.5%)。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海阳 《中国医药科学》2015,(2):156-157,17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就诊颅内动脉瘤患者8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组40例(39个动脉瘤)及栓塞组45例(47个动脉瘤)。观察两者患者的效果评价、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完全闭塞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GOS、m RS评分中良好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完全闭塞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脑血管瘤破裂率高于栓塞组(P0.05)。夹闭组患者的出血破入脑室、术后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显微手术夹闭可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其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丽荣  孙晓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529-2530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以隐匿发生为主,大多数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发现。随着介入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颅内动脉瘤的确诊越来越明确,近来我科对用经开颅夹闭治疗动脉瘤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35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并总结分析其预后.结果 35例患者共有38个动脉瘤,手术成功夹闭35个;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恢复良好20例,中度病残9例,重度病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估,81~100分22例,61~80分5例,41~60分5例,31~40分2例.结论 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P<0.05),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20%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颅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后交通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将43例后交通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及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介入栓塞,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比较分析2组疗效。结果介入组成功栓塞18例(共20个动脉瘤),出院时神志清醒、恢复良好16例,2例术前昏迷患者分别恢复为朦胧和嗜睡状态。开颅组成功夹闭25例(共28个动脉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神经功能损伤(偏瘫)1例,出院时神志清醒、恢复良好22例,其中遗有神经功能缺损(偏瘫)1例,意识障碍3例(1例术前脑疝患者术后仍昏迷,2例术前朦胧患者术后意识无改善)。结论两者均是后交通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介入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较开颅夹闭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后交通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后交通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栓塞组和夹闭组,各40例。栓塞组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其中22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治疗,设为弹簧圈组;18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设为支架组。夹闭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栓塞组和夹闭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栓塞组中支架组、弹簧圈组与夹闭组病死率、复发率、术后1个月及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栓塞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夹闭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弹簧圈组、夹闭组病死率分别为5.56%、4.55%、2.50%,支架组、弹簧圈组、夹闭组病死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弹簧圈组、夹闭组复发率分别为0、27.27%、10.00%,支架组与夹闭组、弹簧圈组与夹闭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复发率低于弹簧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弹簧圈组、夹闭组术后1个月mRS评分0~2分比例分别为88.89%、81.82%、87.50%,术后6个月mRS评分0~2分比例分别为88.89%、90.91%、92.50%,支架组、弹簧圈组、夹闭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m RS评分0~2分比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在后交通破裂动脉瘤治疗中均有良好疗效,前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前者中单纯弹簧圈栓塞的复发率偏高,两种术式在近期和远期预后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患者残废或死亡,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是致患者死亡、残疾的重要原因。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病因治疗,目前主要有血管内栓塞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两种方法。关于这两种方法的临床研究已很多,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与脑室穿刺术联合治疗脑动脉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Hunt-HessⅢ级以上脑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到观察组(n=41例)和对照组(n=4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开颅夹闭与脑室穿刺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GCS评分比较,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3/4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8/41),两组比较,P <0.05。结论采用开颅夹闭与脑室穿刺术联合治疗脑动脉破裂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甘智龙  王俊  黎凤生  马建荣 《江西医药》2014,(12):1418-1420
目的:探讨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手术策略、难点分析,规范手术指证。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采用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30例,共计66个动脉瘤,分析手术方法、所遇困难,风险对策。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动脉瘤渗漏4例,破裂3例,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死亡2例,出现神经功能损害2例,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一侧开颅夹闭双侧多发动脉瘤在争取治疗时间、有效降低双侧开颅或二次手术风险、减轻经济负担上有积极意义,但应细致分析术中对侧动脉瘤在显露、分离、出血处理、夹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严格掌握此类手术的指证。  相似文献   

15.
我院神经外科自1986年~1997年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为210例颅内动脉瘤施行了夹闭术。现就手术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瘤颈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动脉瘤颈夹闭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相较于动脉瘤颈夹闭,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成立护理小组,组织系统学习有关颅内动脉瘤专业知识,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组织护理讨论,评估动脉瘤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对51例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实施专业护理。结果术后均恢复正常者42例,生活部分自理者7例,植物生存者2例。结论专业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行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破裂患者,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发病率为12.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60岁(OR=1.803,P=0.022)、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OR=1.895,P=0.030)、出血次数>1次(OR=3.591,P=0.009)、脑室积血(OR=1.822,P=0.030)、无腰大池引流(OR=3.364,P=0.000)、无终板造瘘(OR=4.198,P=0.003)、颅内感染(OR=2.811,P=0.004)均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出血次数>1次、脑室积血、无腰大池引流、无终板造瘘、颅内感染为影响颅内破裂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慢性...  相似文献   

19.
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中良 《江西医药》2004,39(4):282-284
颅内动脉瘤手术对麻醉处理要求很高。尤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存在心血管应激反应如血压骤升或呛咳而引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故需施行控制性降压,以使瘤壁松弛,减少破裂机会,保证手术安全。我院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行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现对其麻醉处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显微手术开颅夹闭治疗大脑中动脉单发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显微手术开颅夹闭治疗的38例大脑中动脉单发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0.5 cm的小动脉瘤6例,≥0.5 cm及<1.5 cm的一般动脉瘤26例,≥1.5 cm及<2.5 cm的大型动脉瘤5例,≥2.5 cm的巨型动脉瘤1例;按Hunt-Hess分级:Ⅰ~Ⅱ级14例,Ⅲ级17例,Ⅳ~Ⅴ级7例;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主干部3例,分叉部34例,大脑中动脉远端1例。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其中2例患者行夹闭+包裹。术后患者恢复优良24例,轻残7例,重残4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单发动脉瘤尤其是合并颅内血肿的破裂动脉瘤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的分支,充分暴露瘤体,夹闭充分,尽量减少术后发生脑梗死及再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