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凯  李辉  汪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28-1328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5年老年性白内障术后64例(70眼),早期矫正视力低于0.3的各种原因。结果:在64例(70眼)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3患者中,术前原有眼病58眼,占82.9%,手术并发症9眼,占12.8%,术后并发症3眼,占4.3%。结论:原发眼病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后低视力主要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了1368眼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率及主要并发症。结果术后1 d低视力的发生率为21.1%,术后3 d为9.35%。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效果肯定,但手术并发症是导致术后早期低视力的主要因素,加强手术基本功能有效减少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524例(586眼)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矫正视力及眼部情况.结果 56例(59眼)矫正视力低于0.3(10.07%),其中手术并发症24眼(4.10%),术前原有并发症22眼(3.75%),两者并发13眼(2.22%).结论 造成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有手术并发症和术前原有并发症,术中应尽量减少并发症并妥善处理,应重视术前检查,了解原有并发症,并且作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发病原因。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0例,都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预后情况与术后低视力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视力明显上升,眼压与角膜横径值明显下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低视力9例,发生率为7.5%,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眼,高度近视2眼。结论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术后低视力的发生多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出现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均进行了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组100例共113眼,为术后发生低视力者。对照组100例共114眼,为术后未发生低视力者。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合并相关眼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合并相关眼病及术后出现并发症,这些是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而患者原有的疾病、有烟酒史者也是术后低视力的影响因素。术前很好地控制全身病,仔细的眼部检查以及对术后视力的评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有效地降低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术后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0.3(低视力)的91例(91眼)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OCT检查结果 ,分析其图像特征,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结果 91例(91眼)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OCT检查结果显示: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5例(38.46%),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9例(20.88%),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例(14.29%),视网膜静脉阻塞10例(10.99%),视神经萎缩6例(6.59%),黄斑前膜5例(5.49%),黄斑裂孔3例(3.30%)。结论 经OCT分析显示,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OCT检查有助于了解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风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风险因素.方法 对95例(133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于术后1d、7d、1个月复查视力、眼前节及眼底,并与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糖尿病组:角膜内皮水肿8只眼(6.0%);前房炎性渗出5只眼(3.8%);后囊混浊3只眼(2.3%);术中晶体悬韧带断裂或后囊破裂3只眼(2.3%);瞳孔后粘连2只眼(1.5%);远期晶体夹持1只眼(0.8%),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无眼内炎及切口不愈合.结论 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较好效果,低视力原因主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并发症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是否手术应结合其它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6例(31只眼)糖尿病患者和31例(36只眼)非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6者,糖尿病组26只眼(83.87%),非糖尿病组33只眼(91.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围手术期应注意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低下的原因。方法本文共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341例(360眼),其中术后低视力病例30例(30眼),跟踪随访3个月,分析造成低视力的原因。结果30眼术后低视力患者,随访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眼(1.94%),高度近视形成弱视7眼(1.94%),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6眼(1.66%),青光眼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3眼(0.83%),眼底出血3眼(0.83%),视神经萎缩2眼(0.55%),黄斑裂孔1眼(0.27%),角膜白斑1眼(0.27%)。结论术前病变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严格术前检查,规范操作规程,充分估计导致术后低视力的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低视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造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600例(686眼),根据中国低视力诊断标准及分级对矫正视力低于0-3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分析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7、30d低视力发生率分别为51.75%、27.70%、12.24%;术后1、7d低视力发生率较高。结论手术并发症及患者的自身眼病均是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因素,术前详细地询问病史及仔细的检查能预测术后视力及其恢复情况,更好地避免术后低视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64例(64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4例患者眼视力恢复满意,其中术后第2天39例(39眼)视力>0.5;术后1周50例(50眼)视力>0.5;术后1个月3例(3眼)最佳矫正视力<0.5,63例(63眼)最佳矫正视力≥0.5。术后少数患者出现角膜水肿、少量虹膜出血、一过性高眼压、前房渗出等并发症,经处理均得到缓解。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成本低且并发症少,疗效显著,适应证广泛,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对548例行白内障小切口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例患者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并发症及非手术并发症因素,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及失代偿、葡萄膜炎及后发障;非手术并发症包括老年性黄斑病变、高血压及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浑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角膜白斑及角膜薄翳等。结论术前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对患者行全面检查,提高施术者的操作水平可有效降低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手术前后激素选用的时机.方法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25例(28只眼),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激素用药的时间和剂量、术后并发症及葡萄膜炎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15只眼(53.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术后3只眼(10.8%)可见色素性角膜后沉着物,21只眼(75%)可见不同程度虹膜脱色素、后粘连,瞳孔变形、移位.27只眼(96.4%)植入人工晶体,1只眼(3.6%)为无晶体眼.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葡萄膜炎症控制时间及类型可能是术后眼内炎症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和改良角巩膜切口的白内障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共纳入80例共9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手术切口的类型,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透明角膜切口,40例共42眼;B组为改良角巩膜切口,40例共48眼。对患者术后的视力、散光及并发症情况等随访3个月,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组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均较采用改良角巩膜切口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改良角巩膜切口可能是一种更为理想手术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84例(94只眼)多种原因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施行手术治疗,其中60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同时一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28眼二期后人工晶状体植入,6眼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视力0.4~1.0者62只眼(占65.96%),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前膜及后发障。结论外伤性白内障虽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但通过精细手术和术前术后的合理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桂芝 《河北医药》2004,26(7):553-554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 应用三联术对28例(30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24个月。结果 矫正视力提高28只眼占93.3%,无进步2眼占0.66%,2眼均为视神经萎缩,眼压基本控制正常,平均眼压15mm Hg(2.0kPa)。结论 三联手术对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效果确切,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切口部位选择,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6例(36只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角膜缘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访3个月~1年,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未见破裂、缩小及瘢痕化,术中后囊破裂3只眼,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6只眼,角膜水肿10只眼,12只眼出现不同程度炎性渗出。结论颞侧角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施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0例(16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80眼)和观察组80例(80眼),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视力≥0.3者50例(62.50%),发生手术并发症14例(17.50%);观察组术后1周视力≥0.3者66例(82.50%),发生手术并发症6例(7.50%);经χ~2检验,观察组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与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和探讨表面麻醉下行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对47例52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手术中疼痛感、并发症、术后疗效及与疗效相关的问题.结果 49只眼无疼痛,3只眼有胀感,术中追加一次表面麻醉.术后48只眼(92.3%)视力较前提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39只眼(75%);0.3~0.5者4只眼(7.69%);0.1~0.3者5只眼(9.61%);<0.1者4只眼(7.69%).结论 表面麻醉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 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34只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主要观察术后滤泡的形成、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0.5以上者31只眼,术后平均眼压(14±4) mm Hg,较术前降低11.78 mm Hg,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功能性滤过泡为91.13%.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眼压控制好、术后视力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