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4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复发10例,对照组患儿复发37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心理干预,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结合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增加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哮喘专科就诊的哮喘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入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对症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结果随访6个月,干预组复发9例次(占21.4%),对照组复发38例次(占90.4%);干预治疗后行为问题检出率干预组5例次(占11.9%),对照组19例次(占4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93,P<0.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在临床效果、复发情况、激素应用及行为纠正方面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为患者教育和健康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将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7例,让患者填写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调查表”以及有效自我管理工具有哮喘控制测试(asthmacontrol test,ACT)进行评分.结果 患者不知道使用ACT监测的目的及方法具有89.74%,患者知道相关方法而却没有坚持实施有10.26%,患者没有采取相关监测方法及记录的有98.29%,患者采取具有一些相关监测方法及记录占1.71%,患者完全控制1.71%,良好控制40.17%,未控制58.12%.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与合理管理认知程度少,加强对医护人员和哮喘患者的知识教育和培训,普及支气管哮喘病的治疗熟知度,有利于改善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息者的生活水平质量. 相似文献
4.
精神情绪的变化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临床实践,笔者对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收效甚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时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年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分别为73.08%、1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9,(1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持续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哮喘控制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问卷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问卷评分、AQLQ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哮喘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哮喘控制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家长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模式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三区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5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常规组,53例)、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干预组(电话组,53例)及常规教育联合网络干预组(网络组,52例)。6个月后,比较各组自我管理能力、哮喘生活质量评估表(AQLQ)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网络组自我管理能力和AQLQ总评分均高于电话组,且电话组高于常规组(F=14.777、27.932,P<0.05)。随访期间,网络组急性发作、急诊就诊和住院患者比例均低于常规组(χ2=9.583、7.241、7.170,P<0.05)。干预后,网络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最大呼吸峰流速均高于电话组,且电话组高于常规组(F=4.385、9.354,P<0.05)。结论 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联合电话或网络干预均能更好地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但联合网络干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牛兴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36-13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2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54.54%,两组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支气管哮喘的干预效果和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62例住院患儿,均符合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出院后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儿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天数,对小儿支气管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支气管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杜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12):1430-143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呆上升趋势。该病虽不能根治,却能很好的控制。患儿哮喘病情是否能有效控制,坚持长期吸入激素治疗是控制哮喘的关键。为提高学龄期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8,(8)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采取综合心理干预,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13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干预组(70例)与对照组(64例)。干预组于治疗中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于治疗中辅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情、护理满意度及复发率。结果干预组的发作次数为(1.6±0.8)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1.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住院次数为(2.1±0.9)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9±1.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复发4例(5.71%),对照组复发21例(32.81%),干预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辅以针对性较高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孙明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3):98-99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临床患者病例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分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为(13.2±7.6)d,对照组为(19.8±8.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缩短治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平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而且并发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控制患者的血压,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心理护理组(A组,n=35)和对照组(B组,n=35),两组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1年内再入院次数等指标。结果:A组与B组比较,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1年内再入院率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心理干预对壮、汉族哮喘患者的情绪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7例壮族哮喘患者、83例汉族哮喘患者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各组均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心理测试并测量一秒用力呼出量FEV,和呼气峰流速PEF。结果壮族患者抑郁、焦虑显著高于汉族患者;壮、汉族哮喘患者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状态焦虑均有所降低,FEV1及PEF升高(P=0.000)。对照组抑郁、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FEV1、PEF治疗后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壮族哮喘患者干预组抑郁、状态焦虑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汉族哮喘患者干预组(P=0.000),FEV1、PEF差值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壮族哮喘患者的情绪及肺功能,其效果优于汉族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