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人员针刺伤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状况,增强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甲医院610名护理人员关于针刺伤的频率、发生环节、发生原因、受伤部位、发生后处理、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及防护措施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3.28%,多发在处置室整理锐器物品及治疗室加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同时防护意识还相当薄弱。结论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使用安全性能好的护理器材,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及其常见情况,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针刺伤的护理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护士中有90例护士有不同程度的针刺伤,占所有被调查护士人数的45.0%;注射器用后处理时受到针刺伤的人数最多,占33.3%;受伤后伤口处理正确的占45.6%,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规范。结论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同时注意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注意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尽快采用防刺性护理工具。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现状,以更好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对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2007至2009年28护士发生针刺的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07年护士发生针刺伤5人,2008年护士发生针刺伤9人,2009年上升至14人,且74%的针刺伤由自己造成,84.8%的被针刺伤者在操作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结论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素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12-112
目的 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感染科2008~2011年64人次针刺伤,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止措施.结果 在64人次针刺伤中分离针头清理废物26人次,占40.6%,拔针刺伤10人次,占15.6%,穿刺刺伤8人次,占12.5%,回套针帽12人次,占18.8%,其他8人次,占12.5%.针刺伤与护理人员自己操作不当、配合刺伤、患者躁动有相关性.结论 护理人员面临针刺伤的职业危险,应采取多层次预防的对策,最大限度降低锐器刺伤的发生,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针刺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从事侵入性操作机会多,发生针刺伤的机会远比其他医务人员多。皮肤针刺伤是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过程,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减少针刺伤的发生,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1针刺伤的危害被针头刺伤后,通过血液传播可引起严重或潜在的致病感染,同时针刺伤可造成受伤者心里严重而持久的心理压力,甚至可产生中、重度悲观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现状,探讨防护措施与对策,以更好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在过去一年里针刺伤状况,以及引起针刺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162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83.95%。结论临床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护理人员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明确针刺伤发生的环节,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光秀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77-3578
目的: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分析,强化管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针刺伤的危害。方法:问卷调查325名护理人员,并进行分析,护理人员66.77%被刺伤过,未上报率为71.89%。结果: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降低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害性。结论:提高护理职业适当防护水平,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郑菊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251-251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探讨危险因素,判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调查80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和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结果职业暴露防护现状:在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正确防护率2%,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1%,单手回套针帽30%,用工具分离针头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1%。结论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漠,加强健康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研究综合性医院中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现状,为医院加强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人员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三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全体一线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接触面广,对职业防护有很高的学习兴趣,而医院防护设施短缺,防护制度不健全,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学习培训开展缺位严重,曾怀孕或生育的护理人员习惯性流产率较高,有较高比例的护理人员在没有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怀孕期间仍然接触抗肿瘤药物。结论抗肿瘤药物使用中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仍然很不到位,医院应尽快安装防护设备,健全相关制度和抗肿瘤药物实用操作规程,切实开展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以保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艳 《淮海医药》2007,25(6):555-556
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制订有效防护对策。方法回顾调查2011年本院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结果2011年本院在职护士共358人,发生职业暴露22例,暴露种类均为针刺伤事件,发生率为6.1%,暴露源中HIV阳性2例,乙肝病人2例,丙肝病人1例。结论护理人员是针刺暴露的高危群体,必须加强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避危险行为,降低针刺伤事件发生,维护自身职业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针刺伤的情况,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市4家综合性医院临床一线轮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20名护士中,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合格率为64.54%;认为职业防护非常重要占76.36%;1年内发生针刺伤占85%,次数最多达8次;门诊注射室是针刺伤高发区;针刺伤发生与护龄长短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以及护理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以减少针刺伤给护士带来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姜今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70-357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刺伤发生、预防、处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实习的102名护理专业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针刺伤发生情况、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及报告情况、对针刺伤的认知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结果:被调查的102例实习护生中有100%的实习护生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后能够正确处理的护生仅为17.6%,88.2%的实习护生针刺伤后未报告或未及时报告,48.0%的实习护生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高危操作时未戴手套操作,87.3%的实习护生未接受过针刺伤防护教育。结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实习前要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实习医院应建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定期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以减少针刺伤危害。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在护理部进行的调查中我院70%以上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传染病院作为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聚集地,医务人员及管理者更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加强职业防护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医院问题、社会问题。为此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和意识,落实职业暴露防护的具体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16.
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如何使护理人员有效避免获得性职业感染,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动防护已迫在眉睫。为此,对我院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头刺伤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了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损伤是近年来护理管理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增加了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感染机会,新的化学药物和高科技的临床应用,护理人员常暴露  相似文献   

18.
俞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1,9(6):161-162
手术室是患者集中做手术的地方,手术室内存放较其他科室较多的仪器设备,所以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琐,生理心理压力大。同时面对各种危害因素,极易出现生理心理疾病。所以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应积极科学采取防护措施,保证自己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分析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防护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真实情况。方法采取问卷法对547名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的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主要环节、针刺伤后的处理。结果被调查的547名护士有82.08%发生过针刺伤,且主要发生在针头套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及注射等操作环节上。护士在针刺伤发生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局部处理,上报率较低。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防范意识薄弱、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方法欠妥。因此,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是当前职业防护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