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和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接受达比加群酯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09例,根据使用抗凝药物不同,分为达比加群酯组65例和华法林组44例,监测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多、伴随疾病多、需要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例高的特点。达比加群酯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3.06%,华法林组6.8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抗栓效果相当,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84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进行临床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进行临床抗凝治疗。结果达比加群酯抗凝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临床使用的华法林,且能有效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栓塞或血栓发生的概率(P<0.05),提高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达比加群酯治疗可能会导致更多患者出现出血的症状,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考虑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共120例,接受达比加群酯治疗者60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华法林治疗者6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各组在治疗后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及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颅外出血、下肢静脉栓塞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达比加群酯组PT低于华法林组,PLT高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达比加群酯组PT%、APTT、TT、DD低于华法林组;INR、FIB、FDP、MPV高于华法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达比加群酯组出血性卒中、下肢静脉栓塞、颅外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下肢静脉栓塞、颅外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达比加群酯组缺血性卒中、TIA事件高于华法林组缺血性卒中、TIA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在治疗非瓣膜性房颤中的抗凝效果优于华法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华法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对高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围术期的抗凝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高龄(≥75岁)持续性房颤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拟行RFC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酯组,均n=42。华法林组术前给予法华林(2.5 mg,qd)治疗1个月,术中给予低分子肝素钠(100 U·kg-1)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法华林(2.5 mg,bid)治疗3个月。达比加群酯组给予达比加群酯(55 mg,bid)治疗1个月,术中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术后继续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3个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和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3个月各指标改变更显著(P<0.05);达比加群酯组的APTT、TT和INR显著高于华法林组(P<0.05)。华法林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达比加群酯组(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在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RFCA围手术期的抗凝疗效好,能增强抗凝血功能,降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达比加群酯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出血率为2.50%、卒中率为2.50%、血栓栓塞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7.5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凝血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PLT、FIB、PT、抗凝血酶Ⅲ高于对照组,IN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后得知,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其疗效与华法林一致,但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达比加群酯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计量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同时观察患者动脉血管栓塞事件(卒中、肢体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出血发生率(包括颅内出血和胃肠道出血)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间未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对照组患者INR指标均较观察组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动脉血管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12.22%比10.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率显著降低(2.22%比10.00%,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安全、有效,还能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马闻建  刘水平  毕齐 《中国药房》2015,(8):1112-1114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对伴有房颤的急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伴有房颤的急性卒中患者104例,均具有明确抗凝治疗指征。根据患者对药品价格、药物耐受性、患者意愿、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使用达比加群酯,对照组(49例)使用华法林,维持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比较两组患者血栓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血栓事件发生。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1);连续INR离异度观察组患者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P<0.01)。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华法林比较,对伴有房颤的急性卒中患者行抗凝治疗应用达比加群酯具备同等疗效,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33):4661-4663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NVAF患者资料,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钠片,起始剂量2.5 mg,口服,每日1次,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观察组患者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150 mg,每日2次,温水送服,餐时或餐后服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IN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INR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INR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NVAF患者的抗凝有效性显著优于华法林,且两药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抗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和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4例。2组患者均于我院和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进行抗凝。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凝血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均明显长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APTT、T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均可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的抗凝药物,其中达比加群酯具有更强的抗凝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以华法林治疗,治疗组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和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通过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在我院行不同临床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华法林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达比加群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脑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通过予以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对照组的TIA、脑出血、脑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较实验组明显较高(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RT、INR、APTT以及TT均存在不同程度明显升高,但是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达比加群酯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适应症     
《广东药学》2010,(11):I0004-I0004
FDA专家推荐达比加群酯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 FDA心血管及肾脏药物专家咨询委员会日前推荐达比加群酯应用于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适应症。房颤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增高,后者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之多,全球每年有多达300万人罹患房颤相关卒中。华法林是目前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标准治疗用药,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接受华法林治疗过程中需频繁接受凝血指标监测和药物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使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14/60),低于对照组的51.67%(3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胥良 《北方药学》2018,(4):94-95
目的:对比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0例在我院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华法林治疗,共90例,观察组行加达比群酯治疗,共90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3.3%,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8.8%,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实施达比加群酯治疗可取得与华法林相似的抗凝效果,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9):1178-1180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拟行RFCA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华法林组(71例)和达比加群组(70例)。华法林组患者入院前曾服华法林者入院后需停用,改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00 U/kg,皮下注射,待INR<1.5时行RFCA,术前12 h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术中静脉注射肝素钙注射液100 U/kg;术后4~6 h口服华法林钠片4.5 mg,每日1次,同时与低分子肝素桥接重叠治疗至少3~5 d;术后每3 d监测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INR 2.0~3.0,至少服用华法林3个月。达比加群组患者入院后停用曾服用的抗凝药物,改为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110 mg(年龄≥70岁或体质量<60 kg)或150 mg(年龄<70岁或体质量≥60 kg),每日2次;术前24 h停用达比加群酯胶囊,术中用药同华法林组;术后6 h口服达比加群酯胶囊,至少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总死亡率、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病)发生率、外周血管栓塞率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总死亡率、脑卒中发生率、外周血管栓塞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RFCA的抗凝疗效和安全性均与华法林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低抗凝强度与中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高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0例,依据华法林抗凝强度分为低强度组(62例)和中强度组(68例),分别采用低强度和中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强度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高于低强度组(P <0.05)。结论低抗凝强度与中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高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在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及死亡风险方面效果相近,但低抗凝强度华法林有助于预防出血事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黄潭灵 《北方药学》2021,(4):157-158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FIB(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NVAF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例达比加群酯过量致抗凝剂相关性肾病病例,患者既往非瓣膜性房颤病史6年,口服华法林钠片5年,1年前改为服用达比加群酯胶囊,伴糖尿病1年、脑梗死1年.此次该患者因鼻衄、血尿、消化道出血入院,住院后检查发现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肾性贫血,临床诊断抗凝剂相关性肾病,予相应治疗后病情好转.该患者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慢性...  相似文献   

19.
周元  许邦龙  高峰 《安徽医药》2019,23(4):657-660
目的 研究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房颤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每天两次口服达比加群酯110 mg;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治疗,调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至2.0~3.0之间;同时两组均予以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实验室指标变化、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栓塞事件发生率(8.9%)与对照组(1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8,P=0.215);达比加群酯在降低与血栓形成有关的实验室指标上较华法林更优,同时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06,P=0.036);两组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在房颤合并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抗凝治疗中与华法林的疗效相似,且达比加群酯的安全性更高,是此类病人抗凝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中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新型抗凝药预防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球性临床试验ARISTOTLE、RE-LY及ROCKET-AF的研究数据及我国目前医疗成本,建立一年期决策树及长期外推Markov模型的方法,通过分别计算3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5 mg bid)、达比加群(150 mg bid、110 mg bid)、利伐沙班(20 mg qd)和华法林的调整质量生命年(QLAYs)及治疗成本,对新型抗凝药物用于中国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成本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NOACs治疗的总成本为163586~582710元,使用NOACs患者可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为6.812~7.010。以华法林为参考的增效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成本效果比(ICER)为177271~739480元/QLAY,ICER利伐沙班> ICER阿哌沙班> ICER达比加群150 mg> ICER达比加群110 mg。3种抗凝药物与华法林比较的ICER均大于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倍,但小于部分城市人均GDP的3倍。一维敏感度分析显示该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目前在我国,与华法林相比,使用新型抗凝药物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不具备成本效果优势。目前仅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某些城市,可推荐阿哌沙班或达比加群用于房颤卒中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