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阔韧带肌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行腹腔镜下肿瘤剔出术的4例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剔出术,术中无并发症。结果: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出术对患者损损小,恢复快,安全可行,不失为临床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腹腔镜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无大出血、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行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对患者微创,安全可行,但技术要求高,需要一定技巧,并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我院1年来收治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13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38例为大连市妇产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患者年龄为34~57岁,平均44.5岁. 相似文献
5.
阔韧带肌瘤可分为真性阔韧带肌瘤和假性阔韧带肌瘤。假性阔韧带肌瘤大都来源于子宫体侧壁,向阔韧带突出,圆韧带在其前方,卵巢及输卵管在其后方,子宫被推向一侧。输尿管一般位于其底部的外侧。极少数子宫阔韧带肌瘤来自阔韧带纤维组织,即真性阔韧带肌瘤。那么它和输尿管的关系即要看其起源的位置。有时输尿管可被推向肌瘤的前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9,(2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阔韧带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阔韧带肌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腹手术治疗组进行常规术式,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方式。分析效果;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百分制评分值;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效果和开腹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 <0.05。手术后开腹手术治疗组组生活质量百分制评分值是(85.13±3.11)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生活质量百分制评分值是(94.45±4.22)分。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优于开腹手术治疗组,P <0.05,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中,手术时间(57.15±3.51)min,手术出血(53.11±3.11)mL,手术后肛门排气(1.11±0.21)d。手术后住院时间(3.15±0.11)d。开腹手术治疗组手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中,手术时间(73.44±6.54)min,手术出血(87.12±5.56)mL,手术后肛门排气(2.11±0.55)d。手术后住院时5.24±0.21d。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并发症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组,P <0.05。结论阔韧带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方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腹腔镜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35例行腹腔镜手术,除1例因肌瘤与盆壁致密粘连中转开腹外,其余均获得成功,与腹腔镜手术体位有关并发症有眼角膜充血3例;与穿刺及气腹相关的并发症有膈下及肩背部疼痛4例、腹胀2例、创口疼痛3例、创口、渗血1例;与全麻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有咽喉疼痛及咳嗽困难5例;经及时观察及护理,有效促进病人舒适及康复,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既需要医护人员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前术后进行细致的护理,有效护理的关键,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的可行性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2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阔韧带肌瘤剔除术,1例中转开腹止血,无一例输尿管损伤。手术时间(142.5±61.6)minutes;术中出血(245.3±312.0)ml,4例失血量≥500 ml,其中1例1 300ml。24例患者均在术后5~7 d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其手术的关键在于辨清瘤体与输尿管、子宫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 ,36岁 ,初产妇 ,孕 37周 3d。产科检查 :宫高 30 cm,腹围 98cm,先露头位于盆腔的左侧 ,高浮。 B超常规检查 ,采用日本岛津 SDU- 4 5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 5 MHz,取仰卧位扫查。 B超显示 :子宫内妊单胎 ,双顶径 8.5 cm ,股骨径 6 .4 cm ,胎心 14 5次 /min,胎头未入盆 ,胎盘附于宫底后壁 ,功能 级 ,羊水深度约 2 .8cm ,轻度浑浊。于子宫右方可探及一巨大实性肿物 ,大小约 18.6cm× 14 .2 cm,包膜尚光整 ,内部为不均匀低回声反射 ,呈漩涡状 ,将子宫及胎儿向左侧轻度挤压。 B超提示 :1晚期妊娠 ,头位 ;2羊水偏少 ;3子…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经腹超声和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两种超声诊断方法对子宫阔韧带肌瘤的诊断能力,寻找提高该病诊断符合率的超声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单纯经腹超声检查和22例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阔韧带肌瘤病例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单纯经腹超声检查诊断阔韧带子宫肌瘤的正确率仅为43.75%(14/32),误诊率为56.25%(18/32),肌瘤同侧卵巢检出率仅25%(8/32)。经腹联合经阴道正确率为71.7%(16/22),误诊率为28.3%(6/22),肌瘤同侧卵巢检出率为63.6%(14/22)。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及肌瘤同侧卵巢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35,P=0.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较单纯经腹超声检查对子宫阔韧带肌瘤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16.
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及术后疗效。结果59例患者中,3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痛经,其中重度痛经17例,中度痛经9例,轻度痛经8例;月经量增多31例,其中伴月经紊乱10例,12例无明显症状。平均手术时间(62.4±11.5)min,术中中位出血量50mL,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5.2±9.8)h,术后平均停留尿管时间(8.0±4.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8±1.1)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70个月,痛经缓解率73.5%(25/34),月经改善率90.3%(28/31)。结论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良好等优点,对于年轻、未生育或要求保留子宫者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子宫阔韧带巨大平滑肌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因其缺乏特征性表现,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B超虽广泛应用于盆腔疾病的诊断,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磁共振因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有利于定位及定性诊断等优点,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阔韧带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阔韧带肌瘤声像图进行了分析。结果 根据阔韧带肌瘤的声像图内回声不同特点,与附件“假实体”内回声的鉴别诊断与毗邻脏器的关系。结论 超声检查在此病诊断与鉴别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指南》2015,(15)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剔除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接收的182例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剔除肿瘤,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剔除肿瘤,对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剔除肿瘤的个数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约为(3.5±1.7)d,且无感染情况发生,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约为(6.5±1.2)d,且感染率为9.8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