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SCT)及CT血管造影(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烟雾病患者均行SCT及CTA检查。结果SCT发现脑梗塞42例,脑室轻度扩大12例,局脑萎缩10例,基底节区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CTA均见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其中双侧狭窄闭塞30例,单侧狭窄闭塞16例;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76支,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62支,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28支;46例均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结论SCT平扫结合CTA可良好显示烟雾病造成的脑实质病变及血管异常,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螺旋CT血管造影(CTA)情况,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5例,经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脑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结果 45例患者中,CTA检出各种斑块(钙化斑、软斑、混合斑)33例(73.3%),22例(48.8%)有动脉狭窄,血管闭塞5例。颅外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颈内动脉起始部,颅内动脉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中动脉M1段。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斑块发生率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前循环发生率高于后循环,Ⅲ、Ⅳ级狭窄动脉相应供血区域大多出现缺血病灶,头颈动脉多层CTA可以准确评价颅内外动脉的病变情况,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全脑血管灌注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及部位的判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超急性脑梗死疑似患者,在患者发病后6h行缺血部位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灌注成像与CTA成像诊断造影观察,并分析灌注图像与CTA的重建后处理图像,所有患者在发病1周后再次行多层螺旋CT复查。结果 15例患者经普通CT扫描发现可疑脑缺血区,45例患者未发现明显异常;所有疑似病例患者均继续行多层螺旋CT全脑血管灌注成像,通过将采集到的脑血管灌注图进行分析,被发现脑组织缺血的部位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应;并通过多层螺旋CTA检查,发现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结论多层螺旋CT全脑血管灌注成像对临床诊断超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早期发现患者脑组织中存在的缺血半暗带并为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价值;多层螺旋CTA检查可以较及时的发现缺血性病变的原因,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80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CTA显示正常表现者12例,脑血管病变68例;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等技术后处理。结果 12例CTA表现正常者均能显示Will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4级以上分支的血管,68例脑血管病变中能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诊断明确。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首选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和64层螺旋 CT 在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疑似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 CT 及64层螺旋 CT血管造影检查(CTA),并最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将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5个级别,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对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 DSA 诊断有108例患者共计232处狭窄,确诊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16层及64层 CTA 与 DSA 均有较好的相关性(K ﹥0.75),64层CTA 一致性较较16层 CTA 略好。结论64层螺旋 CT 与16层螺旋 CT 均可为诊断下肢狭窄闭塞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信息,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在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23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和经后处理成像,与DSA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23例患者CTA中发现动脉瘤26个(其中3例为2个动脉瘤),发病部位分布依次为前交通动脉15个、后交通动脉5个、大脑前动脉3个、大脑中动脉2个、基底动脉1个。CT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关系与DSA和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在应用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很高,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简捷的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在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军  陈凯  梁明柱 《中国医药》2009,4(8):604-6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的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资料,其中动脉狭窄14例,动脉闭塞2例,动脉瘤9例,动静脉畸形12例,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结果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均可显示,其中大脑前、中动脉清晰显示5级分支。动脉狭窄14例,CTA均清晰显示狭窄部位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闭塞2例,CTA清楚显示中断部位、形态、范围。脑动脉瘤9例,CTA均清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与其及载瘤动脉关系。动静脉畸形12例,CTA均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静脉畸形1例可显示左顶叶静脉畸形。烟雾病1例,CTA显示各动脉的闭塞部位及侧支血管团形态。40例患者中,5例动静脉畸形及1例烟雾病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证实,6例动脉瘤及4例动静脉畸形经手术证实。结论CTA是一种快速、无创、有效的脑血管病变诊断手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CT诊断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样42例患者纳入研究中,均根据临床表现以及24~48 h的CT复查结果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回顾性分析患者6 h内CT特征。结果 42例大面积梗死超急性期CT平扫表现可见:间接征象存在的42例,间接征象以及直接征象的16例,所占比例为38.1%。42例患者中,多灶梗死3例,双侧梗死3例,颈内动脉供血区梗死4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3例,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26例。结论 CT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疾病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容积重建(VR)技术在Moyamoya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DSA证实的25例Moyamoya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GE Lightspeed pro 16层螺旋CT扫描仪获得原始图像,所有病例均采用VR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25例CT平扫患者中,脑梗死13例,脑出血12例,其中11例可见丘脑一基底节区有扩张的血管;MS-CTA VR重建显示Moyamoya病颈内动脉(ICA)末端、大脑中动脉(MCA)或大脑前动脉(ACA)近端闭塞或狭窄的准确率为88.0%(22/25).与DSA相比,MS-CTA VR重建高估动脉狭窄程度,将ICA狭窄误诊为闭塞3例(12.0%);在显示Moyamoya血管数目及分支方面,MS-CTA VR重建显示细小分支数目较少;在显示侧支循环方面,MS-CTA VR重建仅显示6例(25.0%).结论 CT平扫仍是发现Moyamoya病继发病变的常规方法,与MS-CTA VR重建相结合可正确诊断Moyamoya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MSCTA)在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病变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CT扫描数据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比CTA及DSA两种成像结果.结果 CTA及DSA诊断22例26支下肢动脉共156个兴趣区内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CTA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的钙化范围.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可为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及评价术后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动脉慢性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可疑头颈部动脉慢性狭窄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双侧椎动脉(VA)、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CA)以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分别进行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2例的动脉重建图像对动脉硬化、狭窄、闭塞有特征性显示,其中17例患者经DSA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可直观显示动脉的异常改变,提供血管狭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情况等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观察、判断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性小肠缺血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本院100例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的中小血管CTA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性小肠缺血诊断中的作用。结果:54例入选患者均显示为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其余患者均显示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明确急性小肠缺血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于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怀疑或确诊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CTA),使用Vitrea2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并将图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照。结果:本组患者所有CTA图像成像清晰,血管管壁钙化、管腔闭塞及狭窄均能得到良好的显示,经DSA检查对照,CTA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符合率为99.2%,下肢动脉狭窄符合率为98.4%。结论: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能准确的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狭窄程度,对于临床诊断、随访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例烟雾病患者,均采用双序列扫描,减影后传送至AW4.4工作站,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CT平扫显示脑梗死6例,脑出血1例,脑出血伴脑梗死2例,2例无明显异常。CTA均能够清楚显示ICA末端、脑底动脉环等血管狭窄、闭塞与脑底异常血管网情况。11例中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10例,1例表现为ICA末端、MCA起始部闭塞伴大脑后动脉(PCA)粗大并与ACA、MCA远端形成粗大的侧支循环,而脑底异常血管网较少。结论 CTA能成为筛选烟雾病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在烟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颈部动脉血管成像(CT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和闭塞筛查的临床应用。方法 2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疑有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了解颈部动脉血管的正常形态走行、狭窄及闭塞情况,对颈部动脉病变进行初步筛查。结果 28例患者中2例颈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13例单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畸形,10例颈部动脉硬化,2例动脉管腔软斑块形成,1例右侧颈内动脉闭塞。结论 16排螺旋CT颈部血管CTA可准确获得患者颈部血管的有效信息,对头颈部不适的患者进行初筛及病因诊断,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照数字血管减影(DSA),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其中29例于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CT扫描范围1000~1 200 mm,层厚6 mm,螺距0.8,重建层厚1 mm,对比剂用量1.5 mL·kg-1,注射速率4~5 mL·s-1。CT薄层重建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进行MPR,VR及MIP重建技术,DSA采用分段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将接受两种检查方法的29例患者的CTA与DSA相同血管节段进行比较。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50%)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5%(161/174)、97.1%(103/106),χ2值0.385,P值为0.984>0.05,说明CTA诊断下肢血管狭窄与DSA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是下肢动脉狭窄硬化性疾病的可靠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脑血管病变患者70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采用MSCTA均可显示,大脑前、中动脉及其5级分支可清晰显示。29例动脉狭窄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部位CTA可清晰显示。4例动脉闭塞患者中断部位、范围、形态CTA或清楚显示。脑动脉瘤18例患者其形态、大小、位置、载瘤动脉及瘤颈关系CTA均可清晰显示。23例动静脉畸形的患者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CTA可清晰显示。静脉畸形CTA显示静脉呈海蛇头样畸形。颈动脉海绵窦患者CTA显示患侧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扩大。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后均经手术证实,无其他异常情况发生。结论临床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中,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定位明确、定性、快速、方便的特点,明显提高了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的效果。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收治的50例急性脑缺血患者进行灌注成像及血管造影检查,分析重建成像,计算并比较缺血区脑血流参数和对侧相应区灌注参数。结果CT脑灌注成像检查中发现灌注异常区,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均有明显降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及对比剂峰值时间均有明显延迟,与对侧比较差异显著(P〈0.01),脑血容量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造影影像重建中26例患者一侧颈内动脉狭窄,10例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8例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闭塞。结论CT脑灌注可以及时准确的显示患者的缺血部位和程度,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的位置和程度,联合应用两种诊断方法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中老年后循环缺血(PCI)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3例反复发作性眩晕、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中老年PCI住院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情况。结果头颈部CTA显示中老年PCI患者椎基底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要致病原因,约占55.75%;先天变异及发育不良占31.86%,是PCI的另一重要致病原因。结论 128层螺旋CT可一站式完成头颈部CTA检查,既可单独显示血管,又可显示血管邻近结构,对评估中老年PCI患者的病因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拟诊脑梗死的患者,同时进行64层螺旋CTA和DSA检查,将64层螺旋CTA和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检出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76.4%。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地显示头颈部动脉的狭窄,可作为DSA诊疗前重要的筛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