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一种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枕下正中入路,咬开枕骨大孔后缘下至下项线,两侧至枕骨大孔4、8点钟位置大小约2.5cm×4.0cm,咬除寰椎后弓,"T"形切开硬脑膜和蛛网膜。软脑膜下切除两侧小脑扁桃体,开放正中孔直至四脑室底并且打通两侧小脑延髓池。取肌筋膜行硬脑脊膜连同蛛网膜的扩大修补,形成新的枕大池。结果本组病例术后两年均得到随访,MRI复查示空洞腔都明显缩小,其中2例空洞消失,感觉恢复较肌力恢复良好。结论此手术方法效果满意。其要点是:①小脑扁桃体在软膜下切除并行软膜缝合。②四脑室正中孔开放并和两侧小脑延髓池相通。③枕骨大孔区蛛网膜下腔扩大修补缝合,无须行后颅窝减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枕颈部畸形Chiar畸形的临床症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枕颈部畸形Chiar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用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枕颈部畸形Chiar畸形伴随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易出现误诊,经过治疗.患者治疗显效26例,有效25例,死亡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患者进行随访期间发现,患者Tator评价标准下,治疗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枕颈部畸形Chiar畸形误诊率较高,通过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纯后颅窝减压与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枕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 治疗组为行后颅窝减压加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寰枕畸形患者12例.对照组为行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患者15例.结果 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3例,复发后无效或加重11例,总有效率26.7%.结论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前路术中硬膜撕裂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在颈前路减压术中共有6例患者在术中发生硬膜撕裂、脑脊液涌出。术中发现硬膜撕裂后首先用明胶海绵、棉片暂时压迫,小心完成减压手术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术野,与硬膜外铺垫一层明胶海绵并喷洒生物蛋白胶,椎间植骨后放置钛板并仔细缝合双侧颈长肌,放置引流后逐层严密缝合切口。术后去枕平卧1周。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2~12个月,无迟发脑脊液漏或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喷洒生物蛋白胶结合颈长肌缝合可以有效处理颈前路术中硬膜撕裂,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形成。  相似文献   

5.
陈曙光  钱涛 《河北医药》2012,34(4):508-509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显微血管减压术后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典手术方法25例,改良手术方法5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结果 2009年1至12月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25例,采用经典手术方法,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占12.0%;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病例50例,采用改良手术方法,术后无脑脊液漏病例.2组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严密的硬膜缝合、开放乳突气房的完全封闭、骨窗的修补、切口的加压包扎可有效预防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脊液切口漏病例,对切口漏患者及时采用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及手术修补等.结果 1例死亡,2例并发颅内感染,8例漏液停止.结论 注意脑脊漏切口发生原因,发现脑脊液切口漏,经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能有效治疗切口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减压联合术后应用尿激酶引流手术和开颅去骨瓣减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以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总结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我科分别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减压联合术后尿激酶溶凝血块引流术两种方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各45例。结果术后6个月按ADL分级评估预后:小骨窗联合术后应用尿激酶组Ⅰ~Ⅱ级29例,占64.4%,死亡2例,占4.4%;开颅去骨瓣组Ⅰ~Ⅱ级21例,占46.6%,死亡5例,占11.1%。两组预后分级(Ⅰ~Ⅱ级占百分比)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减压联合术后应用尿激酶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简单、迅速有效、创伤小、恢复快、预后相对较好,对于出血量<80mL,中线移位<1cm的患者更为适合,且不需要二期颅骨修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MVD)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采用"D"字形骨窗特点及作用。方法76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MVD术中,采用"D"字形骨窗,即一端暴露出横窦与乙状窦交界处,另一端到达枕骨大孔缘上(颈静脉孔球边缘)。外侧暴露出乙状窦外缘或到乳突气房暴露,以此形成"D"字形骨窗。"D"形骨窗两端的位置最为重要,是术中有效探查桥小脑角区与后组颅神经的重要解剖标准点。以"D"两端为基准,弧形切开硬脑膜,并术后原位缝合。结果76例行MVD术中根据"D"形骨窗两端的硬脑膜切口端分别探查三叉神经、面神经"敏感区"及血管的关系,同时探查后组颅神经,锐性分离粘连在神经上的蛛网膜,72例发现并移开压迫神经的血管,在神经与血管之间置入减压材料,4例探查后组颅神经过程中发现压迫舌咽神经"敏感区"的血管,实施减压,术后镇痛。关颅后,根据"D"形骨窗外形进行颅骨修补。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MVD术式中,"D"字形骨窗,与圆形骨窗或三角形骨窗相比,更讲求对骨窗下缘的要求,更能有效的释放脑脊液。"D"字形骨窗更适合探查后组颅神经,避免因遗漏压迫舌咽神经的血管,而术后仍然疼痛者。"D"字形骨窗能更好显露术野,是成功实施MVD术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疝及其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切口疝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骨窗疝的患者中,中等大小骨瓣者、单侧去骨瓣者、术中敞开硬脑膜者和GCS评分≤8分者居多。结论合理选择骨瓣大小和尽量减张缝合修补硬脑膜可以有效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颅窝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术治疗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及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6例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术,15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空洞也有所改善;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 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术,同时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Chiari畸形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枕大池重建手术治疗Arnold-Chiari(A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枕大池重建手术治疗ACMI型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复查头颅MRI见脊髓空洞缩小,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均纠正.结论 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枕大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扩大成形大骨辨减压术同常规颞肌下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所致恶性颅内高压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扩大硬膜成形术30例和采用常规颞肌下减压3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扩大硬膜成形术组良好率、中残率显著提高(P<0.01).脑膨出、脑穿通畸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扩大硬膜成形大骨瓣减庄术优于常规颞肌下减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枕大池重建手术治疗Arnold-Chiari(A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枕大池重建手术治疗ACMI型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复查头颅MRI见脊髓空洞缩小,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均纠正.结论 小骨窗后颅窝减压合并枕大池重建术治疗ACMI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硬膜减张缝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77例符合去骨瓣减压指征患者采用新月形减张缝合修补硬脑膜。结果77例中12例死于原发病,存活65例中59例获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环形减张缝合硬脑膜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补片利用充分、减压充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颅底陷入是寰枕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主要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组织内翻、寰椎向内陷入。目前 ,大多数学者认为 ,经枕下后路减压术将硬脑膜打开后行硬脑膜敞开或硬脑膜扩大成形是手术必须之步骤。我科自 1996~ 2 0 0 1年共行颅底陷入后路减压术 6例。 2例行硬膜扩大成形 ,4例术中硬膜未曾切开 ,保留了硬脊膜的完整性 ,手术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8~ 4 6岁 ,平均 2 8 2 5岁 ;病程 7个月至 12年 ,平均 4 6年。 1例曾有轻微外伤史。 4例病人均无慢性咽炎及类风湿病史。 4例病人均有运动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脑膜补片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8例额颞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行去骨瓣减压术同步行硬脑膜补片修补硬膜和B组38例行去骨瓣减压硬膜敞开。比较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半年随访患者GOS情况。结果A组并发脑膨出(0)、脑室穿通畸形(2.5%)、硬膜下或皮下积液(17.5%)、脑脊液漏(5%)、颅内感染(7.5%)明显低于B组;半年后评价A组GO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硬脑膜补片修补硬膜,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愈后,该方法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祖权  刘多 《重庆医药》2009,38(16):2065-2067
目的分析生物人工脑膜临床使用的资料,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选择95例因被病理组织侵蚀、创伤后毁损或开颅外减压术中致硬脑膜缺损的患者。对受肿瘤侵蚀的原硬脑膜彻底切除、对开颅术中需敞开硬膜去骨瓣减压的患者,除按常规行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彻底止血和剔除异物、将硬膜悬吊在骨窗缘外。另尝试在术中把残存岛状的硬膜按原解剖层次放回,继与生物人工脑膜组成松弛缝合,修补骨窗的硬膜缺损。结果本组所有病例于术后7~12d拆线。没有发生脑组织外露和颅内感染。本组术后无1例骨窗疝和顽固性脑膨出发生。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比率低且程度轻。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比传统开颅外减压术并未增加。以上患者中有41例在开颅术后1个月、8例在术后2~3个月再次行颅骨修补成形术,全部成功。结论生物人工脑膜的应用使得传统开颅减压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减少和避免了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损害,是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脑膜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及其成因,并研究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76例患者中有3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7%,其中18例患者并发症>1个。结论颅脑外伤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病因多为骨窗小、下界不够低、硬膜无缝合以及脑脊液体动力学受到改变等,对并发症做到提前预防并采取适当治疗手法,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后颅窝扩大成形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Chiari Ⅰ型畸形行后颅窝扩大成形术(后颅窝C1椎板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加下疝下脑扁桃体切除),结果:21例Chiari Ⅰ型畸形,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6(28.6%),合并脊髓空洞症15例(71.5%),均行后颅窝扩大成形术,术后症状改善率100%,15例合并脊髓空洞症中10例得到随访,一年内总体有效率(空洞缩小和空洞消失)90%,有1例还合并胸4椎体后脱位压迫脊髓,空洞无改善,结论:后颅窝扩大成形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具有解除本病病因,有效,并发症少,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韩东风  刁艺  曹垒 《江苏医药》2023,(3):260-263
目的 分析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式与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关系。方法 HICH患者124例分为行额颞顶部标准大骨瓣的去骨瓣减压术46例(A组)和额颞顶部马蹄瓣的去骨瓣减压术78例(B组),比较两组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分析HICH患者骨窗面积、骨窗最高水平面至头顶水平面的距离、骨窗最低水平面至中颅底的距离与硬膜下积液的关系。结果A组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高于B组(P<0.01)。HICH患者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比例随骨窗面积增大而增高(P<0.01),骨窗最高水平面至头顶水平面的距离越大,则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比例越低(P<0.01),骨窗最低水平面至中颅底的距离越小,则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比例越高(P<0.05)。结论 需在有效减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去除的骨瓣相对位置并缩小其面积,从而更好预防HICH患者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