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多数乳腺癌患者情绪低落,思想压力大,通过术后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生活信心。方法通过对2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护理,及患者术后当日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并辅以心理康复指导。结果通过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低。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及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的78例乳腺癌术患者,随机分组,术后传统护理组用护理常规,术后全面护理组用术后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必要性认知、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肢功能评分、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疼痛指数;患肢功能障碍率。结果术后全面护理组满意度、患肢功能评分、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疼痛指数、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必要性认知、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功能障碍率方面相较术后传统护理组更好,P <0.05。结论乳腺癌术患者实施术后全面护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将11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外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2种护理措施对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影响。结果通过对2组乳腺癌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2组患者患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对于患肢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增强患者患肢功能锻炼恢复情况,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符合入选标准的出院患者74例,按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出院后自行功能锻炼不随访,干预组出院后电话和家庭随访相结合随访干预6个月。6个月后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功能康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了患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疾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10例以及对照组10例乳腺癌患者本次研究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自行功能锻炼;通过对比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功能康复评分以突出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的价值所在。结果在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功能康复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提高,针对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联合个案追踪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和使用乳腺癌术后康复操作为功能锻炼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入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案追踪法,术后电话随访进行跟踪式康复指导3个月.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前后总依从性得分差别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得分较出院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肢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旋内旋外的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入PDCA循环管理,联合个案追踪法,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临床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对观察组早期进行患侧上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术后1个月患者复诊时,对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经过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心理自信心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使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快,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适应社会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对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2组手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对乳腺癌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患肢功能使其得到更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0.
李妹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225-226
目的 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及传统的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15 d内实验组患者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可防止患肢水肿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更早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周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16-2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方法通过综合康复锻炼,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明显改善。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心理护理与患肢功能训练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2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术后给予心理护理以及患肢功能训练,并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术后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患肢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肩关节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开展心理护理与患肢功能训练,能够良好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增加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患肢疼痛压疼的缓解、肿胀的消除、关节活动情况以及负重行走的影响,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方法将400例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200例为术后使用CPM机器进行功能锻炼、下肢肌肉关节主动被动运动、骨质治疗仪和蜡疗等辅助康复护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骨痂形成;对照组200例采用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肢康复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在临床疼痛压疼症状改善、肿胀消退、关节活动、负重行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法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减少痛苦,促进伤肢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观察乳腺癌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乳腺癌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上,再行早期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待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能力以及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屈曲、伸展、旋转等肩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为恢复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方法对本院9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康复锻炼的临床观察及总结。结果98例患者侧功能优良率达94%。结论通过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100例;2016年5月25日至2017年6月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两组患肢功能优良率及患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优良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 <0.05。观察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情况,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仙娥 《江西医药》2010,45(6):619-620
乳腺癌手术切除组织广泛,创伤大,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较多。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意义重大。但是传统护理以医嘱为中心,缺乏主动预防性,致使患者术后常发生患肢肿胀不适,甚至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为此,我科护理人员不断探索,于近年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康复计划,并用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方法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出院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在随后的6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定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促进患者患肢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乳腺癌患者在早期开展心理护理,探究在术后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患者82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其中41例为对照组行传统轮班护理措施,另41例为观察组行专业化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依从性和自理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自理能力得分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乳腺癌患者早期就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术后能够更积极更主动展开患肢功能锻炼,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更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与施教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计划性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减少并发症、减轻上肢功能障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接受随机性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计划性、连续性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功能锻炼达标率93.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上肢水肿发生率16.7%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程计划性、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参与患肢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减少并发症及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