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8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术后24 h疼痛情况、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HAMA-1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h,两组患者HAMA-14评分较入院时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2.50%和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75.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4.16±1.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认识和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降低焦虑程度,减轻心理负担和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4例,将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9.720、5.666,P=0.000、0.000);研究组、对照组出现术后出血、腰酸背痛、皮下气肿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9.38%和34.38%,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7,P=0.0389)。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丽萍  龚敏  李靖  范锡平 《河北医药》2012,34(24):3783-378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发病率为20%~25%[1,2]。以月经过多、盆腔包块、继发性贫血、压迫症状、不孕及流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3,4]。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手术的要求不仅停留在治好疾病,对手术对身体的损害及舒适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选择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旨在寻找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0例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精心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各种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术后适量应用抗生素,平均住院时间4 d.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护理应与其同步发展.针对手术的特点加强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符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18-518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妇科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在临床效果上比较差异不明显,但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缩短了机体康复时间,有效缓解了疼痛,预后更为显著。临床医师需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腹腔肌瘤剔除术的操作水平,以为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应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术前1 h观察组HAMA-14评分与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76.1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焦虑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传统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是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腹部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黎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4):52-5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顺利完成,1例因损伤腹膜血管,止血困难,即刻行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安全有效保留器官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林洁琼 《中国医药指南》2023,(22):149-151+155
目的 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入本院的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措施的不同均分为30例/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CO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在创伤性应激障碍自评量表中,观察组的各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最后,观察组患者的SF-M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亦有积极改善效果,同时可改善患者的住院期舒适度,患者的疼痛感以及应激障碍得到有效的缓解,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30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配合手术室护理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剔除术配合手术室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后,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并且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病情得以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剔除术配合手术室护理效果更加理想,手术过程中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专人配合手术和管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2例和研究组(快速康复护理)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膀胱激惹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膀胱激惹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2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惠玲 《淮海医药》2007,25(1):25-2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9月~2005年12月应用腹腔镜进行6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达到预期效果.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但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的手术长,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尤为适合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360例)设为本文的研究组对象,以随机(抽签法)方法分为观察组(n=180)和对照组(n=180)。两组患者常规的进行手术治疗,并分别配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 (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9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8%(23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2)护理前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对机体的影响,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8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护理途径。方法对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岳池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子宫,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平均手术失血量为(87.52±18.35)mL,平均手术时间为(105.6±27.6)min。本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8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患者因多发性子宫肌瘤,术后6个月随访,经检查子宫肌瘤复发,需二次手术。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和要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5例复杂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采取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55例,采取开腹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率。术后3、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肌瘤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9.75±23.92) min,长于对照组的(91.8±15.8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率4例,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治疗有效率均达100%;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4例低于对照组复发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期间246 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246 例患者中有9 例出现了不同的并发症,其中肩背酸胀疼痛4 例,体位性低血压1 例,神经损伤2 例,高碳酸血症1 例,压疮、褥疮1 例,经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全部治愈顺利出院.结论: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护理十分重要,及时发现异常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年龄24~49岁,平均36.3岁。未婚2例,已婚66例。单发肌瘤35例,其中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8例,阔韧带肌瘤9例;多发肌瘤33例,其中2个肌瘤18例,3个肌瘤9例,4个肌瘤4例,5个肌瘤2例。最大肌瘤直径12cm×11cm×9cm,最小肌瘤直径1cm×1cm×0.5cm。合并不孕症6例,卵巢肿瘤18例,有腹部手术史者16例。术前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及活动度,B超检查确定子宫肌瘤位置、数目及类型。68例患者均有腹腔镜手术适应…  相似文献   

20.
陈聃  刘毅智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2-183,186
目的评价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80例,分为两组,各90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问和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