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梗死继发癫痫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开展临床实验研究,对入选的患者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发作时间与类型、梗死病灶部位、治疗及预后情况等。并针对临床资料开展系统性回顾分析,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结果男、女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为早发型30例,迟发型20例,全面发作13例,部分性发作37例。梗死部位在皮质的患者为36例,在皮质下的患者为14例。50例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查,其中3例脑电图正常,异常47例。30例早发型癫痫患者中死亡1例,另外的29例患者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病情得到控制、缓解;迟发型20例坚持正规抗癫痫治疗,预后良好。结论早发性癫痫发作和迟发型癫痫发作的机制不同,临床医师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应区别对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脑梗死后并发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癫痫类型、发作时间、病灶构成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并发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8.0%,以早发型、部分性发作多见,病灶位于皮质的癫痫占71.0%,显著高于皮质下的发生率(P〈0.05)。结论继发性癫痫发作病灶部位多见于脑皮层梗死者,早发型、部分性发作多见,癫痫早期应重点行抗惊厥、脱水治疗,迟发性癫痫还需长期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病因及诊治分析。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38例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18例以部分发作为主。经颅脑CT、MRI检查,均可以发现梗死灶,其中41例脑叶梗死、7例内囊梗死、3例丘脑梗死、1例壳核梗死,以及4例多发性梗死。经过相应治疗后,46例得到完全控制,其中早发性癫痫17例,迟发性癫痫29例。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规范、系统地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年收治确诊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发生率为9.3%,其中早发型癫痫占42.9%,迟发型癫痫占57.1%;病灶部位位于大脑皮质占78.3%,癫痫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占64.65%,全面性发作占34.85%。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以迟发型为主,病灶部位主要位于大脑皮质,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其中无效2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d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因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早发型癫痫可采取短程抗癫痫药物治疗,迟发型癫痫多由中风囊瘢痕机械刺激所致,需长期进行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6.
周志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90+192-190,192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对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以迟发型癫痫为主,癫痫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病灶部位多累及皮层。结论对早期发作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发作1次者不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次数≥2次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迟发性发作均予抗癫痫药物长期治疗,大部分治疗效果满意,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颖芝 《中国药业》2009,18(21):72-73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脑梗死部位、面积的关系,以及脑梗死后癫痫的治疗原则。方法对834例脑梗死患者及其中78例出现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头颅CT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与脑梗死部位密切相关,与梗死面积无关。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多见于脑皮层梗死者;早期癫痫发作应以抗惊厥、脱水为主,迟发性癫痫发作除脱水、对症治疗外还需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2例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从2009年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癫痫和脑卒中类型、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和癫痫病灶等情况,以对脑卒中继发癫痫进行分析。结果早发型患者中全身发作的比例高于迟发型,但部分发作的比例低于迟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患者中以出血型脑卒中比例较高,同时迟发型患者则以缺血型癫痫为主(P〈0.05);早发型癫痫患者的大部分病灶位于皮质层,而迟发型患者则更多病灶位于非皮质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患者中有5例死亡,其余经过治疗后未见发作。迟发型患者中3例控制效果不佳,癫痫再次发作,其余患者控制良好,未见再次发作。结论影响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因素比较多,和脑卒中类型、癫痫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相关,而癫痫发作的类型又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短期治疗或者维持治疗,会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靖刚 《河北医药》2001,23(8):590-591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早期发作与迟发性发作类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6例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急性期回顾,并进行2-6年的随访。结果:早期发作12例中强直阵挛发作8例占66.7%,迟发性发作24例中局限性运动发作20例占83.3%,其中卒中发作后2周-0.5年内16例占66.7%。4例早期发作患者死于癫痫持续状态,2例分别于3年、5年后死于心脏梗死。结论:(1)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病变部位以皮层受累多见,以迟发性局限运动性发作预后较好;(2)对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持续状态处理中,重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癫痫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方法对1 500例脑血管病患者2年追踪观察,其中96例(6.4%)继发癫痫,对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高为17.65%,皮层梗死较非皮层梗死发生继发性癫痫的机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继发癫痫常发生在2周内,早期治疗多可缓解,对迟发性癫痫应坚持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1.
吕敬伟  曹海霞  张茶 《河北医药》2003,25(5):347-347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率、致残率很高 ,卒中后不少患者继发癫痫。为了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本文对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997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 5 5例患者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5 5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3 3例 ,女 2 0例 ;年龄 40~83岁 ,平均 5 9岁。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按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均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按发作的时间癫痫发作分为两型 ,在卒中 2周内发生的为早发型癫痫 ,本组 3 7例占67.3 % ;卒中 2周后发生的为迟发型癫痫 ,本组 18例占 3 2 .7% ,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48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早发型癫痫及迟发型癫痫两组,分析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发作类型及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9.19%。48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早发型癫痫19例(39.6%),迟发型癫痫29例(60.4%)。早发型癫痫中缺血性卒中8例(42.1%),出血性卒中11例(57.9%);晚发性癫痫29例中缺血性卒中25例(86.2%),出血性卒中患者4例(13.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全面性发作5例(26.3%),部分性发作14例(73.7%);迟发型癫痫全面性发作11例(37.9%),部分性发作18例(62.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病灶位于皮层16例(84.2%),皮层下3例(15.8%);迟发型癫痫病灶位于皮层15例(51.7%),皮层下14例(48.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脑卒中的类型、发作类型及病灶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发病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3例脑梗死后发生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抗癫痫疗效满意,45例癫痫发作停止,8例应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14例强直一阵挛持续状态中2例死于脑疝或肺部感染、全身衰竭。结论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和病灶部位及梗死发作时间有关,皮层受累更易引起癫痫,癫痫发作和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脑电图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分析患者脑电图的变化。结果早期发作的检出率为75.0%,迟发性发作的检出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16,P<0.05)。单纯部分性发作5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2例,全面性发作18例。脑《梗死52例,基底节区梗死12例,腔隙性梗死8例,多发性梗死12例。脑《梗死灶脑电图异常检出率为88.5%,基底节区和多发性梗死异常检出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9.45,P<0.05)。结论脑电图对脑梗死继发癫痫后的诊断及癫痫灶定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沈健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114-3114
目的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后首次继发癫痫患者56例.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表现、发作类型及预后情况.结果 56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发病率为7.10%.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大发作26例,简单部分发作22例,复杂部分发作8例.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49/56).结论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继发癫痫大发作,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部分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继发癫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旭光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841-842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发病率、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对已确诊的17例脑梗死继发癫痫进行相应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结果:14例得到完全控制,3例复发。结论:对脑梗死继发癫痫及早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痫性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李青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12-1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2月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15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颅内高压、再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为30%,急性期癫痫发生早、频率高,全身强直痉挛发作进一步加重了脑出血或缺血缺氧及脑水肿,最终导致脑疝死亡。其余35例经抗癫痫治疗发作得到控制。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出现早,发作频率高,以全身强直性痉挛性发作病死率最高。结论长期、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可以减少癫痫复发。对于迟发型癫痫患者,应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发作表现和随访结果再进一步确定停药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症状特点及与卒中类型关系。方法对897例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类型、卒中后癫痫发病率、发作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脑卒中癫痫发病率为8.7%(78/897),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脑出血,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最低。早发性癫痫54例(69.2%),治疗效果好;迟发性癫痫24例(30.8%),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结论癫痫是老年人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与卒中性质相关,经正规抗癫痫治疗后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与脑梗死部位的关系以及其临床特征和治疗原则。方法:选择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患者156例,对患者的脑梗死病变部位、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率因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的不同差异存在显著性,皮质占80.8%,癫痫发作类型中简单部分性发作112例(71.8%),全身强直-阵挛21例(13.5%),复杂部分性发作18例(11.5%),癫痫持续状态5例(3.2%);早发性癫痫占58.9%,迟发性癫痫占41.1%。结论: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与脑梗死部位密切相关,以皮质梗死为主,继发癫痫发作形式以简单部分性发作为主,其次为全身强直-阵挛、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早发性癫痫治疗效果好于迟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症状及特点.方法 对682例脑卒中病例中58例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5%(58/682).其中早发癫痫66.5%,迟发癫痫34.5%.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在病灶部位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卒中后癫痫的原因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早发型癫痫预后差,无论是早发型还是迟发型癫痫均应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