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骨科骨折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44.87%(P<0.05);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87.95%(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7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及下肢肿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下肢肿痛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开颅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开颅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看出(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焦虑评分波动情况均比对照组波动低(t=-6.690,-22.129,-11.189,-14.237,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16.67%低(χ~2=4.851,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67%,明显比对照组85.00%高(χ~2=8.179,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8.474,P<0.05)。结论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采取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降低(减少)术前应激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并归纳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两小组采取相同的护理疗程,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愈合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2例,感染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感染8例,感染发生率为20.00%(8/40),分析可知,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折时,对围术期的患者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同时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可以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61-16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深静脉血栓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8.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功能优良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积极采取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每组53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护理前后血压及患者情绪变化。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及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术后护理对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相比较,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提高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患者,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睡眠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情况为切口感染6例(12.5%),肺部感染5例(10.42%),静脉血栓2例(4.17%),研究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获得满意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实施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55.0%,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妇科宫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行妇科宫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7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9.8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妇科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分阶段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诊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中抽取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阶段救治,并在随机抽签原则下分成2组;对照组(n=57)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57)采取预见性护理,就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癫痫控制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是5.26%,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7.54%相比较低(P <0.05);研究组平均癫痫控制时间是(18.05±2.38)min,低于对照组的(24.96±2.86)min(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分阶段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并快速控制癫痫,保证患儿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40例胸外科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40例胸外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围手术期对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针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有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5%(33/4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作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104年12月收治的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n=20)共发生泌尿性感染1例,创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10.00%(2/20);对照组(n=20)共发生压疮2例,泌尿性感染2例,创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7/20),组间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7.9211,P=0.0000)。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418-419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肺癌术后并发症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60例肺癌手术患者入选研究组,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72例肺癌手术患者入选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肺癌围术期护理,研究组予以系统综合的肺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44.44%(P<0.05),研究组的病死率为1.67%,也低于对照组6.94%(P<0.05)。结论加强肺癌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至2015年12月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26(132眼)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65眼)和研究组63例(67眼),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视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功能均恢复明显,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97%(4/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46%(12/6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视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爱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55-3157
目的 探讨对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骨折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核心的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准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康复,还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合并骨折的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预防心力衰竭加重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术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和死亡的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率低,病死率低,总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7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于心力衰竭合并骨折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至34.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为10.9%,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均表明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辅以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并发症治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14-3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对存在发生下肢DVT高危因素的8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DVT的发生。结果 86例中,有2例发生下肢DVT,发生率2.32%,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其余84例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综合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并及时发现下肢DVT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髋关节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髋关节手术12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接受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36~91岁,平均(72.5±10.5)岁。手术类别为股骨近端骨折26例,髋臼骨折4例,半髋关节置换18例,全髋关节置换12例;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40~92岁,平均(73.6±12.3)岁。手术类别为股骨近端骨折24例,髋臼骨折3例,半髋关节置换20例,全髋关节置换13例;两组人员性别、年龄、手术类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手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月,平均随访18.5月。研究组共计发生2例DVT,无肺动脉栓塞发生,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计发生7例DVT,1例发生肺动脉栓塞而死亡,DVT发生率为11.6%,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0.3±2.4)d、对照组为(18.6±3.1)d,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DVT的发生,提高髋关节手术成功率,改善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