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倾倒综合征     
<正> 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指胃切除或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的一种餐后症状群。它可分两类,早发与晚发性倾倒综合征。关于此综合征的发生率很难估计,因为许多轻症者在适当的饮食调节后基本上无症状发作,只有少数重症者方需就医。在我国,由于饮食习惯与欧美国家不同一多数不喜甜食,因此几乎无重症者。现将两类倾倒综合征的特点及发病机理和处理概要介绍。一、早发性倾倒综合征指进餐后15至30分钟内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出汗、热感、虚弱、眩晕、心悸、心窝部胀满感,呕吐、腹绞痛或腹泻;  相似文献   

2.
<正>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胃部手术之后,早期主要表现为腹胀、反胃和虚弱,且多于餐后1 h内发生[1]。迟发倾倒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倾倒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合并症,但是一个患者同时患有早期和晚期倾倒综合征者确属罕见。我院施行614例胃大部切除术,仅遇1例。绝大多数倾倒综合征以非手术治疗可获良好效果,仅1~  相似文献   

4.
英《医学新闻》第11卷第43期(1979年11月1日)报道:对胃手术后而患倾倒综合征的病人,用一种新的化合物治疗,可能有相当程度的减轻。倾倒综合征是胃溃疡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每次进餐后可有许多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出汗、无力、心跳、腹痛、恶心和偶然发生  相似文献   

5.
倾倒综合征是胃大部和全胃切除术和各式迷走神经切断术附加引流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判断倾倒综合征的标准不一,各家所报告的发生率亦相距很远。随着内科治疗溃疡病的进展,因良性胃疾病所做的胃大部切除术近20年来已明显。另外人们对术后并发症越加关注。倾倒综合征的防治亦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时全胃切除保留幽门的“SS”吻合消化道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995年2月至2006年胃癌全胃切除保留幽门“SS”吻合术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月行钡餐检查见钡剂在代胃空肠内存留1h为50%,2h为30%。均无吻合口瘘及胆汁反流、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胃切除保留幽门“SS”吻合消化道重建术可以有效降低胆汁反流、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等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7.
倾倒综合征是指由于手术在胃切除与胃空肠吻合术后失去幽门或其正常功能 胃内食物骤然倾倒至十 指肠或空肠,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8.
倾倒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单纯采用现代医学手段很难彻底治愈,笔者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之方法治疗本病,往往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胃癌术后倾倒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基础,立足“大气下陷”经典理论,阐述“大气下陷”在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脾胃戕损、中气亏虚为发病基础,中气亏虚、大气下陷为核心病机,痰瘀痹阻、癌毒伏郁为病进转折的病机演变规律。治疗强调正邪主次,侧重病机的不同,在益气升陷法的基础上加减变化,扶正以脾胃为核,兼顾他脏之变,择以疏肝潜阳之法,祛邪以解毒为要,另以利水消瘀之法,以达机圆法活,药证相合之效,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倾倒综合征是胃切除后,出现的一系列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和合并症。笔者近七年治验16例,疗效尚称满意,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切除术患者口服葡萄糖后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血浆浓度显著升高先于反应性低血糖导致了晚期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最近,作者发现GLP-1可引起交感神经传出活性增加。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被认为是早期倾倒的原因之一,因此假设显著升高的GLP-1可能在病理生理学上促成早期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检测11例胃切除术患者和14例对照者口服葡萄糖后的血压、心率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GLP-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及葡萄糖的血浆浓度。胃切除术患者GLP-1、去甲肾上腺素、心率在口服葡萄糖后15~30m in达到峰值。在30m in时GLP-1、去甲肾上腺…  相似文献   

12.
詹喜泉 《九江医学》2002,17(1):46-47
我院自1990年采用间置空肠逆蠕动手术治疗倾倒综合征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8例,年龄36~47岁,均为2~3年前因溃疡病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 1.2 临床表现 无特殊诱因于进食后约半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大汗淋漓、脸色苍白,甚至晕厥。尤其是进干食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症状明显,平卧后症状缓解,如此反复发作。经过调节饮食,少量镇静剂和抗胆碱能药物等规范的内科治疗,疗效不能满意。……  相似文献   

13.
药源性倾倒常见,尤其是老年人,其药物多为扩张血管药、安眠药等。在临床中曾遇8例,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8例中,男4例,女4例;年龄65-82岁。服用药物种类中,扩张血管药1例,扩张血管药加降压药1例,扩张血管药加降压药、利尿药1例,安眠药1例、酚要拉明1例,庆大霉素1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中合理使用结构助词“的”与“地”才能使语言流畅。结构助词“的”与“地”除了具有区别意义和结构的语法功能外,还有协调音节的作用。如,伟大(的)祖国万岁!这句话里的修辞语“伟大”之后的“的”,从语法讲(意义、结构),可用,也可不用。但在语音上讲,不加...  相似文献   

15.
在口腔科镶复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牙齿缺失过久,没有及时镶复,而使缺牙两侧的基牙向间隙处有不同程度的倾倒,由此所造成的倒凹,给镶复工作带来了困难。过去遇到这种情况,一是较多的片切两个倾倒的基牙体,适当减少倒凹,二是拔除倾倒较多的基牙,否则就无法修复。近年来,由于医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人可能会出现一种症状,即前臂和手的尺侧会出现疼痛、烧灼样、麻木或麻刺感,这个症候群被俗称为“手机肘”,医学上叫作“肘管综合征”,是继腕管综合征之后上肢第二位常见的神经压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是党组织一项阶段性任务,现已基本结束。但对领导干部来说,应把“三讲”当终身课题。这是因为,领导干部讲学习是为官做人的立身之本;讲政治是为官做事的必然要求;讲正气是为官为民应有的人格品质。只有坚持“三讲”,才能使思想不断提高,政治不断进步,党性不断经受锻炼,作风不断得到加强;只有坚持“三讲”,才能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选择性地为39例胃肿瘤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利用游离的空肠在食管与十二指肠间建立1个“O”形环状空肠贮袋──“新胃”。术后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7%和55.6%.生存至6个月以上者均恢复了1日3餐的饮食习惯。术前、术后比较患者体重,两者水平相当、增加和下降率分别为71.1%。15.8%和13.1%。全组无胸骨后疼痛及食物、消化液反流等症状,无倾倒综合征表现。术后1年,“新胃”可代偿性扩大至原来的胃形状,且以“胃底”增大明显。该手术基本达到胃重建的要求:储存食物,保持食物从十二指肠通过,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反流性…  相似文献   

19.
经腹作全胃切除术,术中消化道重建行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34例,“P”型空肠袢代胃术28例。结果:术后吻合口瘘1例,膈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3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倾倒综合征4例。术后3~6个月随访,P型空肠袢代胃术明显优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能进普食及每餐50~100g半流质者达22例(91.7%)。结论:食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的发生,“P”型空肠袢代胃术可作为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早在1933年,DeKleyn等就指出眩晕,头昏、肢体无力及倾倒发作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过去曾把椎动脉型颈椎病笼统地称为“颈椎综合征”、“外伤性颈性眩晕”、“后颈交感性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