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睑眶缘凹陷型睑袋的整复方法。方法:27例下睑眶缘凹陷型睑袋要求整复的患者,其中13例选择结膜径路,切除眶内膨出的脂肪并将之即时回植充填于凹陷的下眶缘;14例选择皮肤径路,打开近眶缘端的眶隔膜后,将膨出的脂肪去除,剩余脂肪以“脂肪瓣”的形式间断缝合于眶缘骨膜上或不打开眶隔膜,将眶隔大部分游离并翻转后间断缝合于眶缘骨膜上。结果:患者术后脸颊平整自然,外形改善明显,随访3~15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眶脂肪回植充填或眶脂肪瓣转移充填,既能消除下睑局部的“囊袋”状膨出,又能平复下睑眶缘的凹陷,不失为整复眶缘凹陷型下睑袋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睑袋整形及其眶缘凹陷的整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消除下睑“囊袋”并平复下睑眶缘凹陷。方法 ①造反结膜径路:切除眶内膨出的脂肪并交这或即时回植充填(11例)、或在切除眶指后3个月取自体指肪移植充填(2例)于凹陷的下眶缘;②亦可造反皮肤径路:切开近眶缘端的眶隔膜后,将膨出的脂肪以“脂肪瓣”的形式适量提出,间断缝全于眶缘骨膜上(14例)。结果 脸颊平整自然,改善明显,随访2 ̄15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用眶脂回植填充或眶脂肪瓣转移充填,既能消除下  相似文献   

3.
凹陷型睑袋手术方法及睑袋分型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一种睑袋新主式,并进行睑袋分型的讨论,方法在局麻下形成皮肤和眼轮匝肌,释放眶隔脂肪,将脂肪翻折后固定于眶骨缘,与翻转轮匝肌瓣缝合填充睑袋凹陷。结果组共37例,男性8例,女性29例,年龄36-62岁,睑袋及凹陷均得到纠正。结明处眶隔脂肪-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形成加强了下眶前壁的张力,保证了眶外的生理屏障的形成及充填脂肪,肌肉的血供,本术式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睑袋矫治术。  相似文献   

4.
麦慧 《广西医学》2001,23(6):1569-1570
睑袋的形成是由于皮肤、眼轮匝肌、眶内脂肪、眶隔筋膜等组织退行性变化的结果 ,是面部老化的表现。常规的手术方法是行眼轮匝肌浅面剥离 ,切除内、中、外三团眶脂肪及少量多余的皮肤 ,对中老年患者术后易形成下睑凹陷及不同程度的外翻畸形 ,且无法消除睑袋沟 ,达不到下睑年轻化的效果。为此我们采用眶隔固定法对中老年患者行睑袋整复术 ,已为 34例整复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开始采用本法行中老年睑袋整复 34例 ,均系双侧。女 30例 ,男 4例。年龄在 39~ 6 8岁之间。均为门诊病例。1 2 手术方法 :沿下睑睫毛下 1m…  相似文献   

5.
麦慧 《广西医学》2009,31(10):1544-1546
由于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退变松弛,眶脂肪移位、脱垂等病理改变导致下眼睑组织不同程度臃肿、膨隆或下垂,形成如袋状的异常形态称睑袋,也称眼袋、眼睑脂肪袋等。睑袋整复术是最常见的面部美容外科手术之一,它对面中1/3的年轻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随着眶区解剖理论的不断更新,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睑袋的整复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睑袋整复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一些新认识、新理念及新术式不断出现。现将国内外睑袋整复术式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保留眶隔脂肪的下睑袋整形术能够消除横向的睑颊沟,形成丰满的下睑,符合美学要求,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下睑皮肤已有轻度松弛的25 ̄41岁中青年睑袋膨出者19例,探讨一种无下睑切口瘢痕的睑袋整复新术式。方法 利用其尚好的皮肤弹性,根据皮肤结构重塑原理,设计结膜入路摘除眶隔脂肪,辅助外眦小切口行下睑皮肤皮下分离,真皮内切割,同时提紧眼轮匝肌。结果 19例随访3 ̄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对中青年这一特定年龄段本术式能在不留下睑切口瘢痕的条件下收缩下睑皮肤,提紧眼轮匝肌,避免单纯内切口可能遗留的下睑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睑袋手术效果,防止并发症。方法 分别采用结膜径路法,眼轮匝肌悬吊法、眼轮匝肌固定法和保留眶隔脂肪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早期术者经验不足,2例眶下区凹陷,3例皮肤仍有轻度松弛;经术式改进,327例睑袋外形改善明显。结论 对睑袋的全面认识以及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是提高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远睑缘下切口去睑袋术2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患者施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56例112眼患者施行下睑袋整形术,所有患者均使用结膜入路,治疗结束后分析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47例患者眼袋平复,9例患者在手术后2周内仍有袋状突出的表现,嘱患者进行热敷、按摩后,患者于术后1个月左右平复。结论:下睑袋整形术应用结膜入路疗效满意,但术中应进行彻底止血,并要对眼部的解剖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防下睑袋整形术后睑外翻和下睑凹陷等并发症.方法术中保留适量眶脂肪并充填眶下缘,缩紧眼轮匝肌,以加强下睑的支撑力.结果本组52例,40例获随访6个月至3年,除1例因皮下血肿引起轻度睑外翻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综合方式行下睑袋整形术,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5-2007间收治的65例眼睑恶性肿瘤病人,探讨眼睑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65例恶性肿瘤病人全部进行扩大的局部切除,同时行眼睑成型术. 结果 65例眼睑肿瘤完整切除,眼睑形成良好.结论 眼睑恶性肿瘤以早期扩大的局部切除为首选,并联合行眼睑成形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年龄的增长,下脸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松弛、眶隔脂肪增多及眶隔筋膜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睦袋形成。年育人的眼袋形成多为遗传性,其原因多为眼轮匝肌肥厚及眶隔脂肪过多。而在中、老年人几乎是各种因素同时出现,手术时以切除多余的皮肤,去除疝出的脂肪同时,也需要收紧松弛的眼轮匝肌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近六年(2004年-2010年)53例经睑下缘与前庭沟联合切口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进行分析,总结方法,评价疗效。方法颧骨复合体骨折同时采用睑下缘与上颌前庭沟联合切口进路复位和固定,术前术后CT检查对比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同时采用钛钉固定钢丝做牵引。结果采用睑缘切口和前庭沟切口进路,切口非常隐蔽,操作简便可靠,手术时间缩短,术野暴露清晰,便于复位固定的实施,并且损伤小,给患者遗留的瘢痕不明显,不影响美观,后遗症较轻微,患者易接受。结论采用睑下缘与前庭沟联合切口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效果满意,同时采用钛钉固定钢丝做牵引,复位速度更快、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报告19例阴道下段闭锁合并子宫阴道积血的手术治疗。其临床表现为周期腹痛及盆腔包块,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5.7岁。其中4例行腹式-阴,15例仅行阴道手术。术中说尽量保存生育能力及性功能,因此子宫切除仅3例。随访14例,其阴道成形均满意,其中2例曾发生阴道感染,复诊治愈;3例妊娠及分娩,5例失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彩色超声检查,将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126例未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清蛋白(UMA)等因素,并对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FBG、2 hPBG、TG、HDL-C、HbA1c、LDL-C、FINS、U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FBG、LDL-C、HbA1c、UMA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多因素全面控制,尤其应注意血糖、血压、脂代谢和UMA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AP严重者病程中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血栓性静脉炎与播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本文报道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UC合并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UC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占同期UC住院患者的0.7%(11/1486),所有患者均处于中重度活动,其中9例(81.8%)为慢性复发型+广泛结肠型。5例患者存在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中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1例均接受禁食水、补液、生长抑素、输血等治疗,4例在首次大出血时即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其中3例出现术后再出血;其余7例中2例因再发大出血行急诊结肠全切+直肠次全切除+回肠造口术,3例行择期结直肠全切或结肠全切+直肠次全切除+回肠造口术,81.8%(9/11)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结直肠手术,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接受手术治疗,1例患者自动出院后失访,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往往是UC疾病活动的表现,易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内外科医师通力协作,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