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海拔、经度、纬度、坡向、坡度生态环境因素对恒山产野生蒙古黄芪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影响黄芪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HPLC-DAD法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成分;UPLC-ELSD法测定了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4种皂苷成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黄芪各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各生态因素对各成分量的影响。结果 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毛蕊异黄酮苷的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958,黄芪皂苷I的量与皂苷总量相关系数为0.969,毛蕊异黄酮的量与芒柄花素的量相关系数为0.896,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皂苷总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505,呈显著的负相关。随着海拔和纬度的升高,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和黄酮总量升高;芒柄花素的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在阴坡的黄芪中黄芪皂苷I和皂苷总量的量高,且随坡度增大而升高;黄芪皂苷II的量主要受坡度的影响。结论 影响恒山野生蒙古黄芪药材黄酮成分量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和纬度,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坡向和坡度对黄芪的皂苷成分的量有显著的影响,纬度、海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玉屏风黄芪-白术-防风1∶1∶1、2∶2∶1、3∶1∶1、4∶4∶1和防风-黄芪1∶2、黄芪-白术1∶1、防风-白术1∶2配伍剂量变化对槲皮素、芒柄花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升麻苷4种黄酮成分的影响。方法 对玉屏风配伍剂量变化的4组整方和3组拆方分别先用水回流提取,药渣再用80%乙醇回流提取,并采用HPLC法对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在整方中,4种黄酮成分的总量为3∶1∶1>1∶1∶1>2∶2∶1>4∶4∶1,在拆方中,防风-黄芪>防风-白术>黄芪-白术。对单一成分而言,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苷>槲皮素>芒柄花素;除芒柄花素外,其余3种成分的量均为水提液大于药渣醇提液,药渣醇提可使4种黄酮成分的量增加12.24%~40.64%。槲皮素和芒柄花素是黄芪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二者的含量均为3∶1∶1>2∶2∶1>4∶4∶1>1∶1∶1,白术不含4种黄酮成分。结论 随着玉屏风配伍剂量的变化,水醇提取液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明显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是药材含量的线性加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蒙古黄芪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柄花素(1)、毛蕊异黄酮(2)、(6aR, 11aR)-3-羟基-9, 10-二甲氧基紫檀烷(3)、染料木素(4)、芒柄花苷(5)、毛蕊异黄酮苷(6)、7, 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D-葡萄糖苷(7)、(6aR, 11aR)-9, 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8)、红车轴草素-7-O-D-葡萄糖苷(9)、黄芪甲苷(10)、异黄芪皂苷II(11)、黄芪皂苷VIII(12)、腺嘌呤(13)、鸟嘌呤核苷(14)、尿嘧啶核苷(15)、胡萝卜苷(16)。结论 化合物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蒙古黄芪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红车轴草素(1)、芒柄花素(2)、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3)、毛蕊异黄酮(4)、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5)、(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6)、(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7)、黄芪皂苷Ι(8)、乙酰黄芪皂苷Ι(9)、黄芪皂苷ΙΙ(10)、异黄芪皂苷ΙΙ(11)、腺嘌呤(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结论 此次从蒙古黄芪中主要分离得到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栽植的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信息、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以及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比较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以及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色谱柱为BDS Hypersil C18柱(250.0 mm×4.6 mm,5μm,Thermo),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50 min,流动速度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有7个主要共有峰,在概貌上基本一致,但出峰数量和相对峰面积有所差别;1,2,3年生膜荚黄芪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02,1.23,1.79 mg/g,毛蕊异黄酮为0.337,0.121,0.119 mg/g,芒柄花素为0.101,0.031,0.032 mg/g.[结论]不同生长年限膜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含量随着年限的增长而增高,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10批黄芪赤风汤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以及对方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7种主要成分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使用0.05%甲酸水(B)-5%四氢呋喃95%乙腈(D)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1 mL/min;柱温:23℃,进样量:10μL。基于HPLC-ELSD法,漂移管温度:60℃,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10批黄芪赤风汤供试品共标出16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均在0.9以上,并对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芍药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毛蕊异黄酮、芍药内酯苷分别进行指认;基于HPLC-ELSD法:10批黄芪赤风汤其相似度均在0.903以上。且7种主要成分在各自的加样范围中线性关系良好,各自加样回收率RSD≤3%,含量为:芍药内酯苷(9.58±1.70)mg/g、芍药苷(8.36±0.78)mg/g、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0.77±0.11)mg/g、芒柄花苷(0.16±0.06)mg/g、毛蕊异黄酮(0.50±0.06)m...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野生与栽培红芪中2个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TC-C18(2)柱(250 mm×4.6 mm,5μm),TC-C18保护柱(4.6 mm×1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48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各产地野生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均高于栽培红芪,其中产自武都的栽培和野生样品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评价红芪药材质量时应注意生长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梭果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梭果黄芪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含0.2%甲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0.025 X+5.1096(r=0.999 7)和Y=58.24 X-94.279(r=0.999 7);线性范围分别为5.52~110.40μg/mL和5.54~110.72μg/mL;样品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总量在0.0053%~0.0179%之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梭果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定量分析归芪补血口服液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54 nm(检测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和210 nm(检测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进样量为10 μL。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内参物,建立党参炔苷、紫丁香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并与外标法(ESM)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HPLC-QAMS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分别在1.91~47.75、0.64~16.00、1.57~39.25、0.98~24.50、1.40~35.00、0.76~19.00、0.58~14.50、1.16~29.00 μg/mL(r≥0.999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8.2%(0.97%)、97.0%(1.05%)、100.1%(0.76%)、98.7%(1.32%)、99.1%(1.43%)、97.2%(0.89%)、97.3%(1.38%)和98.4%(1.69%)。HPLC-QAMS法计算结果与ESM实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HPLC-QAMS法为归芪补血口服液现有质量标准提供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铁(Fe)元素对红芪异黄酮类成分累积的影响以及无机元素与异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红芪生长期叶面喷施高、中、低浓度Fe盐溶液,11月初采收红芪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红芪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AAS)法测定红芪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等计量方法分析红芪药材中无机元素与异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空白(CK)组比较,高、中、低浓度Fe盐组毛蕊异黄酮苷含量明显升高,芒柄花苷和芒柄花素含量明显降低,且中浓度Fe盐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浓度Fe盐对Ca、Mg元素含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Zn、Co元素含量具有明显抑制作用;Co与Cu、Co与Mg、Zn与芒柄花苷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Cu与Zn、K与Zn、Ca与Mg、Ca与毛蕊异黄酮苷、Fe与芒柄花素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Fe与K、Fe与毛蕊异黄酮、Cu与Mg、Mg与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与芒柄花素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浓度Fe盐溶液对红芪药材中7种元素的累积具...  相似文献   

11.
韩多红  张勇  晋玲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12):1661-1666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Cl+Na2CO3处理下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的部分生理指标,分析2种盐对蒙古黄芪的胁迫程度大小,寻找提高蒙古黄芪种子及幼苗在盐碱胁迫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Cl+Na2CO3胁迫下蒙古黄芪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相对发芽率、相对盐害率,并对幼苗的叶绿素量、可溶性蛋白质量、丙二醛(MDA)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较低浓度的Na2CO3和NaCl+Na2CO3处理,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浓度的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各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与对照相比,都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随着2种处理液浓度的增加,叶绿素量随之逐渐减少,可溶性蛋白质的量也逐渐降低,二者都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但幼苗中MDA量呈增加趋势,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随着2种处理浓度的增加,SOD、P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0 mmol/L时,达到了最大值。结论 NaCl+Na2CO3对蒙古黄芪种子及幼苗的胁迫程度大于Na2CO3。  相似文献   

12.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roo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AMM) or A. membranaceus (A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ill now, the flavonoids, phenolic acids and saponin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contributing to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se plant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s of these compound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these plants, a rapid and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25 active compounds including seven types (i.e. dihydroflavones, isoflavane, isoflavones, flavones, pterocarpans, phenolic acid and saponins) within 10 min was established using ultra-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 The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was fully validated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se analytes in different parts (root, rhizome, stem, leaf and flower) of AMM and A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same type of compounds in two different species pla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Moreover,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for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s of different type of compounds in five organs of the same species. The present study could provid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MM and AM resour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及其紫杉醇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筛选确定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生产紫杉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与最佳收获期。方法 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IBA、6-BA、GA3组合诱导培养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通过测定愈伤组织鲜质量进行生长动力学研究,采用HPLC法检测不同生长阶段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积累量,进行紫杉醇代谢动力学研究。结果 改良MS+0.2 mg/L IBA+0.05 mg/L 6-BA+0.3 mg/L GA3、MS+0.2 mg/L IBA+0.01 mg/L 6-BA+0.7 mg/L GA3及MS+0.2 mg/L IBA+0.1 mg/L 6-BA+0.5 mg/L GA3培养条件均较有利于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且紫杉醇的积累量也较高,最高可达0.037 76%。结论 在添加IBA及6-BA的基础上适当增补GA3可使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提前启动,缩短出愈时间,促进生长,降低褐变程度,增加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积累量。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呈S型,紫杉醇的积累呈线型增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加,且伴随着愈伤组织不断褐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浙江西南地区野生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有效成分及遗传特性,为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形态性状调查、HPLC检测及ITS序列分析揭示野生金银花种质的特性。结果 浙江西南地区的6个野生金银花种质在形态性状上差异较小,通过ITS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非常相近,能够与忍冬属其他植物明显区分。6个野生种质与栽培品种之间形态差异和有效成分量差异较大,其中有性状优良的野生种质,如产自浙江省景宁县(ZJJN1)与浙江省青田县(ZJQT)的样品,其绿原酸量分别为1.94%和2.42%,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结论 研究野生金银花种质的优良特性,对浙江西南地区野生金银花资源的开发及优良栽培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壮药玉郎伞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制备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制备查尔酮类化合物,经HPLC测定其质量分数、用UV,IR,MS,1D、2D-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玉郎伞中首次分离制备出两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cis-2, 6-二甲氧基查尔酮和cis-17-甲氧基-7-羟基-苯骈呋喃查尔酮。结论 该方法制备玉郎伞查尔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很高,且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产地黄芪的化学成分差异,制备了甘肃和内蒙古2个产地共15批黄芪药材的水煎液,利用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UFLC-IT-TOF/MS)采集15批黄芪药材水煎液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而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非)参数检验对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统计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大于1、统计学差异小于0.05以及倍数变化大于1.5为阈值,筛选并鉴定其差异成分。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黄芪水煎液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亚油酸等7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涉及木脂素、黄酮、脂肪酸等4种类别。本研究为黄芪药材的全面质量控制、准确区分产地以及合理种植栽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RP-HPLC 法同时测定两面针与毛两面针中木兰花碱、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及毛两面针素含量,对市场收集到的27批两面针商品药材以及2批野生药材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各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面针与毛两面针5种成分差异较大:前者中主要含生物碱成分,其中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含量较高;后者中均含有这5种成分,毛两面针素、橙皮苷所占含量比重较大;且相同品种间各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结果可为两者的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精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苦荞麦根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1)、香豆素(2)、(?)-甘草素(3)、酞酸双(2-乙基己基)酯(4)、对羟基苯甲醛(5)、香草醛(6)、6-羟基豆甾-4, 22-二烯-3-酮(7)、2, 5-二甲氧基苯醌(8)。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荞麦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地榆总皂苷对3种造血细胞Baf3/Mpl、UT-7和NSF-60的促增殖效应。方法 分别培养依赖血小板生成素(TPO)、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集落生长因子(G-CSF)生长的Baf3/Mpl、UT-7和NSF-60细胞,在加或不加细胞因子条件下,用不同质量浓度地榆总皂苷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3种细胞的增殖;采用RT-PCR法检测3种细胞因子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地榆总皂苷单独处理细胞72 h,明显促进Baf3/Mpl细胞和NSF-60细胞增殖,但不影响UT-7细胞生长;在TPO和G-CSF存在条件下,地榆总皂苷能分别增强两种细胞因子的促细胞增殖作用。此外,地榆总皂苷能明显增强Baf3/Mpl细胞TPO受体表达,对NSF-60细胞G-CSF受体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地榆总皂苷具有单独或协同细胞因子的促造血细胞增殖作用,其促增殖作用与上调TPO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