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血管细胞结合折叠-支架培养模式来获得完全自身心血管新生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体大隐静脉和升主动脉血管壁组织培养出的细胞种植于15cm培养碟中,经过4周的培养,将获得的细胞薄膜折叠成4层,固定于支架上,再经过4周的培养,获得来源于静脉或动脉血管壁的完全自身组织。比较二种来源的新生组织的组织学、超微形态学、DNA含量、胶原含量的差异。结果 经过4周的培养,二种来源的细胞都形成含有多层细胞的薄膜;再4周的培养后,折叠-支架培养模式得到的组织比非折叠-支架培养的组织更有弹性,形态学上更均一致密,有更多的细胞外基质生成,虽然DNA含量低于后肯,但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后者;动脉和静脉来源的细胞经折叠-支架培养得到的组织,其胶原含量分别达到人体心包的82%和42%。结论 仅以血管细胞结合折叠-支架培养模式来获得完全自身心血管新生组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最终解决组织和器官缺损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方向就是设计并制造出功能日益完善的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物替代物,其独特的构思理念、个性化的设计、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组织工程在心脏瓣膜、心肌、血管、食管和气管等胸心血管外科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将骺板软骨细胞接种于自制的生物凝胶经体外培养生成软骨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初步评价这一凝胶基质作为软骨组织构建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方法 将第一代骺板软骨细胞接种于生物凝胶进行体外培养,行大体,倒置显微镜以及组织学,Ⅰ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光镜观察。结果 骺板软骨细胞-生物凝胶复合的,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不能春初始外形,培养1周直径可收缩为初始的45%,但能保持种子细胞的稳定均发布。经体外培养2周后由外周向中心逐渐形成软骨组织,表面为由1-3层梭形细胞组成的膜样结构,内部细胞主要为圆形细胞,有细胞外基质相隔,形成软骨细胞陷窝。基质中富含软骨特异性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逐渐转为弱阳性,位于表面膜结构。结论 这一生物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适合软骨细胞在其中生成成熟的工程化软骨,但难以维持其初始外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苯丙氨酸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病理性心血管肥厚的机理.方法将断奶雄性SHR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前者给予含3%L-苯丙氨酸的标准饲料,后者给予标准饲料,在标准条件下喂养8周.观察L-苯丙氨酸对SHR心血管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L-苯丙氨酸可预防SHR的血压升高,使体重增加,心脏重量减轻,心/体指数明显下降.镜检显示:实验组SHR主动脉管壁中层厚度变薄,血管及心室肌组织胶原含量少,弹力板较薄,心肌细胞浆内肌原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完整.结论苯丙氨酸对SHR心血管组织有保护作用,可预防SHR血压升高及其心血管组织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全部或部分重建皮肤、肝、骨髓、神经等组织一直是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动物细胞与组织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为心血管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骨髓穿刺抽取绵羊骨髓液,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培养纯化骨髓基质干细胞。以含EGF、bFGF、IGF和肝素的M199培养液培养原代细胞,并以VEGF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通过CD34、CD31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组化CD34、CD31、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内皮细胞,UEA结合实验及NO含量测定评价内皮细胞功能。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α-SMA,不表达CD34和CD31。体外定向诱导2周后分化为内皮细胞。呈梭形,表达CD34和CD31及Ⅷ因子相关抗原,UEA结合试验阳性,并具有分泌NO的功能。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内皮细胞,并具有成熟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对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hBMMSCs)进行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并探讨以微载体培养技术进行大量增殖的可能性.方法 对成人骨髓血用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获取hB-M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后描绘细胞增长曲线.以流式细胞术对所获取的hBMMSCs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以Cytodex3微载体对hBMMSCs进行动态培养,并与无微载体培养的细胞进行数量对比.结果 以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可成功地对人骨髓血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原代和传代培养后细胞生长良好.以流式细胞术对hBMMSCs进行表型鉴定,其中CD29、CD44、CD73、CDl05和CD147呈阳性表达,阳性率高于96%;CD71、CD90的阳性率为86.74%和71.01%;而CD14、CD34、CD38、CD45和HLA-DR呈阴性表达,且大多低于2%.以Cytodex3微栽体进行动态培养时,hBMMSCs能够在微栽体上迅速贴附、铺展并生长.在相同的时间点,当hBMMSCs在微载体表面长满时,细胞数目均显著多于无微栽体的培养方法 (P<0.001),其细胞密度和培养速度至少是普通培养法的4.5~9.6倍.Cytodex3上细胞数目的 大量增长大约在第8天后进入平台期.结论 应用PercoH淋巴细胞分离液能便捷地将hBMMSCs从人骨髓血中分离提取出来,对细胞活性影响小,并可以流式细胞术快速有效地鉴定其表面标记物.已获取的hBMMSCs的纯度较高,而且表型也较均一.与普通培养相比较,Cytodex3微载体培养体系可以在相同时间内获取大量的hBMMSCs,便于进一步开展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组织工程学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正确的BMSCs抽取、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建立BMSCs体外培齐体系。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BMSCs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特点。结果培养的BMSCs呈多种形态,有粗细不均的胞质突起,并且呈集落样生长。二代细胞形态更加单一,呈均匀生长,细胞因相互接触而产生接触抑制。大白鼠BMSCs经体外培养后生长活跃.具有良好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点。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是分离BMSCs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摸索正常胎鼠牙胚细胞离体培养所需条件,为进一步将其作为牙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体视显微镜下取17d龄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胶原酶/分离酶消化,以含10%胎牛血清(FCS)的DMEM为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绘制生长曲线,取原代培养4~9d的细胞进行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在24h内贴壁,约7~9d生长连成片状。细胞有多角形、大而扁平梭形和长梭形几种形态。生长曲线表明:培养细胞在前3天生长缓慢,第4天呈对数生长,第7天达高峰。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培养细胞来源于两种组织。结论 采用酶消化培养法,用胶原做基质饲养层,含10%FCS的低糖DMEM作为培养基,能将胎鼠牙胚细胞培养成活,并维持其细胞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临床应用的心脏瓣膜替代物存在不足,近年来,探索以合适的方法构建具有生长活性的组织工程化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ing heart valve,TEHV)一直是该领域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但由于心脏瓣膜所处力学环境的复杂性,体外培养心脏瓣膜比较困难,尽管有一些成功的实验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unge) Kitag以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入药,能治疗毒蛇咬伤,其根的水煎剂对痧症肚痛、风湿疼痛等有效。徐长卿资源较少,为扩大药源,我  相似文献   

12.
黄花石蒜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花石蒜的最佳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黄花石蒜的鳞茎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开展组织培养研究。结果(1)MS BA 10mg.L-1 N AA0.5mg.L-1培养基对小鳞茎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诱导率为68.7%;(2)M S IBA2mg.L-1为诱导小鳞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3)暗培养效果整体优于光培养。结论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黄花石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在美国从普度大学校园的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嫩针叶和嫩茎枝诱导出癒伤组织(Callus)和建立悬浮细胞培养。癒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最好的培养基是B_5-Ⅲ和MS—T,在培养基中补加还原试剂和酚类结合的化合物可抑制癒伤组织变黑,细胞培养色变深以及接着产生生长减退的现象,为紫杉醇(Taxol)及其类似物的生物合成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内脏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而心外膜脂肪组织(EAT)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内脏脂肪组织,其位于心肌与心包之间,具有独特的解剖位置、代谢功能及内分泌、旁分泌特性,使其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研究中受到青睐,也为将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A shallow glass slide chamber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for the short-term tissue culture of peripheral leukocytes and marrow. Seventy-three normal persons and 105 patients with various hematologic disorders were studied. Characteristic culture patterns were observed in normal individuals and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The technique was found to be of value for distinguishing leukemia from conditions which mimic it and for defining the malignant nature of some of the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On the basis of repeated studies in 22 patients with leukemia while under treatment, the peripheral leukocyte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 was not found to be a sensitive enough guide for the control of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上丘脑组织培养方法,并对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取出生4 d的SD乳鼠上丘脑组织,分别在鼠尾胶原玻片、多聚赖氨酸玻片和Biocoat培养小室上进行组织培养,使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组织块生长情况.48 h后观察组织块贴壁率,在培养5d时使用图像分析仪观察细胞迁移情况,测量最大迁移距离.使用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量组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常规HE染色形态学观察,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块超微结构.结果与传统的培养载体相比,上丘脑组织在Biocoat培养小室上进行培养可以获得较高的组织贴壁率和细胞迁移距离.上丘脑组织在接种后3~15 d,其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培养早期上丘脑组织块边缘出现细胞突起,胶质细胞迁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出现凋亡,组织结构破坏.结论Biocoat培养小室是进行新生大鼠上丘脑组织培养的理想载体,接种3 d后组织生长趋于旺盛,而在2周后多数组织的生长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17.
新生大鼠上丘脑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上丘脑组织培养方法,并对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取出生4 d的SD乳鼠上丘脑组织,分别在鼠尾胶原玻片、多聚赖氨酸玻片和B iocoat培养小室上进行组织培养,使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组织块生长情况。48 h后观察组织块贴壁率,在培养5 d时使用图像分析仪观察细胞迁移情况,测量最大迁移距离。使用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量组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常规HE染色形态学观察,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块超微结构。结果与传统的培养载体相比,上丘脑组织在B iocoat培养小室上进行培养可以获得较高的组织贴壁率和细胞迁移距离。上丘脑组织在接种后31~5 d,其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培养早期上丘脑组织块边缘出现细胞突起,胶质细胞迁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出现凋亡,组织结构破坏。结论B iocoat培养小室是进行新生大鼠上丘脑组织培养的理想载体,接种3 d后组织生长趋于旺盛,而在2周后多数组织的生长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番红花组织培养的一些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番红花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及不定胚的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MS BA 0.1 mg/L 2,4-D 2 mg/L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而诱导不定胚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 1.5 mg/L 2,4-D 2 mg/L.结论:基本明确了番红花愈伤组织及不定胚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三维空间细胞培养时凋亡的细胞间诱导。方法:采用三维空间细胞培养技术(球体细胞培养法),制作以转化细胞为核心、非转化细胞为外壳的细胞球。结果:在细胞球内,正常细胞能使转化细胞产生凋亡。结论:在三维立体结构中,凋亡的细胞间诱导并不需要外源性细胞因子的参与,而是受细胞间信息传导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