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定量PCR检测乙肝患者HBV-DNA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E抗原阳性和抗 -HBe阳性血清的HBV -DNA含量和血清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标本经ELISA测定后 ,分为HBeAg(+) /HBeAb(- ) ,HBeAg(- ) /HBeAb(+)血清。采用BIO -RADiCyclerPCR定量技术 ,测定HBV -DNA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水平。结果HBeAg(+) /HBeAb(- )血清 85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4 .4 2± 3.2 3)× 10 7;HBeAg(- ) /HBeAb(+) 12 8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8.32± 6 .4 4 )× 10 4。两组具显著差异。轻度慢型乙肝 2 9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5 .92± 4 .0 1)× 10 7,中度 19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1.2 9± 0 .72 )× 10 6,重度 2 5例 ,HBV -DNA平均含量为 (4 .4 3± 2 .4 1)× 10 3 ,轻重度组间HBV -DNA平均含量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血清ALT水平与HBV-DNA含量无明显关系。结论 :多数抗 -HBE阳性患者HBV仍持续复制 ,血清病毒量低于HBeAg(+)者 ,慢乙肝病变程度与HBV -DNA平均拷贝数。  相似文献   

2.
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病毒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HBsAg阳性血清学少见模式病毒学进行分析 ,了解各少见模式的HBV -DNA水平 ,以此估计其传染性程度 ,为乙肝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ELISA、定量PCR和定性PCR等方法 ,分别检测HBsAg阳性各少见模式病人的血清学标志物 (HBVM )和HBV -DNA。 结果 在各少见模式中 ,均不同程度地检出HBV -DNA ,阳性率介于 4 5 %~ 10 0 %之间 ,其中以HBsAg(+) /HBeAg(+)模式HBV -DNA阳性率最高 (10 0 % )。与HBsAg(+) /HBeAg(+) /HBcAb(+)组比较 ,HBsAg(+) /HBeAg(+)组和HBsAg(+) /HBsAb(+) /HBeAg(+) /HBcAb(+)组HBV -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各少见模式HBV -DNA含量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结论 在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中 ,各种模式均存在病毒的复制。s系统或e系统抗原和抗体的同时存在 ,预示着病人正处在感染相和恢复相动态消长过程中 ,或存在不同的亚型及突变株。HBsAg阳性而抗HBc阴性 ,提示HBV -DNA前C区可能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3.
HBV-DNA含量与肝功能9项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BV -M阳性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血清中TBiL、DBiLABiL、AST、ALT、AST/ALT、ALP、γ -GT、TBA等 9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 10 6份HBV -M阳性标本分为 3组 :Ⅰ组HBV -DNA含量 <10 0 0拷贝 /毫升的小三阳者 ;Ⅱ组为HBV -DNA含量 10 5- 10 6拷贝 /毫升血清的小三阳者 ;Ⅲ组为HBV -DNA含量为 10 7- 10 9拷贝 /毫升血清的大三阳者。HBV -M采用ELISA法 ,HBV -DNA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PE - 5 70 0型FQ -PCR检测仪测定 ;肝功能 9项指标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CE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V -DNA与肝功能指标测定使用同一份标本。结果 经每组比较分析后 ,大部分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别 ,其中以Ⅱ组各项指标差异尤为显著。特别是ALT、AST、TBA等。结论 通过相关性分析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 9项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r=± 0 .2以内 P >0 .0 5 ) ,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与HBV -DNA含量之间无相关性。定量检测外周血HBV -DNA可以直接反应HBV在血液中的复制情况 ,既而能够较为准确地解释感染HBV后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各模式组与HBV -DNA含量和肝脏酶的相互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 (即“两对半”) ,FQ—PCR检测HBVDNA ,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脏酶三项 (即ALT、GGT、AKP)。结果 :检测 5 19例乙肝血清标本 ,有 12种血清标志物模式组 ,对主要阳性模式组分析 ,“HBsAg ,HBeAg ,抗 -HBc”和“HBsAg ,HBeAg”模式组的HBV -DNA阳性率高 ,分别为 97.6 2 % (16 4/ 16 8)和 10 0 % (2 0 / 2 0 ) ,HBV -DNA定量值高 (copy/ml,对数值 ) ,分别为 χ7.92± 1.37和 χ8.73± 0 .5 8。在“抗 -HBs”和“全阴性”模式组亦检出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 5 .2 6 % (1/ 19)和 5 .88% (1/ 17)。“HBsAg ,HBeAg ,抗 -HBc”与“HBsAg ,抗 -HBe ,抗 -HBc”和“HBsAg ,抗 -HBc”模式中HBV -DNA阳性率统计对比P <0 .0 1,有非常显著差异。HBV-DNA定量值和肝脏酶 (ALT、GGT、AKP)结果直线相关性检验 ,“HBsAg ,HBeAg ,抗 -HBc”模式的AKP ,“HBsAg ,抗 -HBe ,抗 -HBc”模式的ALT、GGT、AKP ,均呈正相关。结论 :乙肝血清标志物 ,HBV -DNA定量和肝脏酶学检测是全面了解乙肝患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不同血清学模式乙肝患者的血清病毒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的不同血清学模式与血清乙肝病毒核酸 ( HBV DNA)含量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和定量 PCR方法检测 78例乙肝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 HBVM)和 HBV DNA含量 ,并将 HBVDNA含量和患者肝功能中的主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8例乙肝患者的 HBV DNA阳性率为 83 .3 % ( 65 / 78) ,65例阳性患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平均为 5 .78± 1.12 (对数值 ) ;慢性乙型肝炎和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血清 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 ( P<0 .0 1) ;HBe Ag或 HBs Ag阳性组的 HBV DNA含量均显著高于HBe Ag或 HBs Ag阴性组 ( P<0 .0 1或 P<0 .0 5 ) ;在出现 HBe Ab血清转换组中 ,HBV DNA阳性率高达 77.8%~ 78.6% ;血清 HBV DNA含量与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 T)水平无相关性 ( r=0 .0 2 5 ,P>0 .0 5 ) ,但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 ( r=0 .3 0 3 ,P<0 .0 5 )。结论 :HBV慢性持续感染可能与病毒复制活跃及病毒变异等因素有关 ;慢性乙肝患者在出现 HBe Ab血清转换时 ,并不表示病毒复制停止 ,而只是病毒复制水平降低 ;乙肝患者的肝损害与 HBV复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 (HBVM)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酶标法 (EL ISA)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s Ag(+) ,HBe Ag(+) ,抗 - HBc(+)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 (10 7.4 0 70± 2 .3830 拷贝 / m l)显著高于 HBs Ag(+) ,抗 - HBe(+) ,抗 - HBc(+)患者的含量 (10 5.1 2 51± 3.4 797拷贝 / ml) (P <0 .0 0 1) ;不同临床类型 HBV感染者 HBV DNA含量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重症肝炎 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 DNA含量与 HBe Ag密切相关 ;HBV DNA复制水平与慢性肝病的病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再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患者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77例乙肝患者血清HCMV -IgG ,IgM抗体及外周血白细胞的HCMV -DNA进行检测。结果 HBV患者HCMV -DNA阳性率为 2 5 % ( 19/ 77) ,3 0例正常对照组HCMV -DNA阳性率为 3 % (P <0 .0 5 )。HCMV -DNA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总胆红素 (TB)、直接胆红素 (DB)、丙氨酸转移酶 (ALT)明显高于HCMV -DNA阴性组。慢性中、重度乙肝患者HCM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轻度者。结论 乙肝患者HCMV感染再活化率明显增高 ,并与胆汁淤积、黄疸加重及肝功能损害加重有关 ,对乙肝患者进行预防HCMV感染再活化的针对性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以指导临床。方法 以荧光探针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结果 所检的 5 12份HBV的HBsAg( )、HBeAg( )、HB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98.1% (10 3/ 10 5 ) ,平均拷贝数为 2 .4× 10 8/ml;HBsAg( )、HBeAb( )、HB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6 8.5 7% (82 / 10 5 ) ,平均拷贝数为 8.9× 10 5/ml;HBsAg( )、HB 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5 6 .6 % (30 / 5 3) ,平均拷贝数为 3.2× 10 5/ml;HBsAb( )、HBeAb( )、HB 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31.4% (2 1/ 6 7) ,平均拷贝数为 3.2× 10 5/ml;非乙型肝炎和健康者没有检出HBV -DNA。结论 FQ -PCR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准确定量的优点 ,能够有效识别假阳性、假阴性 ,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的情况 ,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PCR和斑点杂交检测血清HBVDNA与血清HBV标志物 (HBVM )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斑点杂交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同时检测 2 13份肝炎患者血清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 13份肝炎患者血清中FQ -PCR及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阳性数分别为 12 5例、80例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58.7%和 3 7.6% ,2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除HBsAg、HBeAg阳性组和HBsAb阳性组FQ -PCR和斑点杂交HBVDNA阳性检出率相同外 ,其余各组FQ -PCRHBVDNA检出率明显高于斑点杂交 (P <0 .0 5) ,HBeAg阳性 2组的 2种方法HBV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各组 (P <0 .0 5)。随着FQ -PCR检测HBVDNA拷贝数的增加 ,斑点杂交法阳性检出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FQ -PCR和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均可直接反映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 ,而FQ -PCR能真实地反映病毒的负荷量 ,对乙肝临床诊断及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较斑点杂交与HBVM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类乙型肝炎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类乙型肝炎血清乙肝病毒九项标志物 ,与斑点杂交法3 2 PHBV -DNA探针检测血清HBV -DNA对照。结果 放射免疫法检测HBV传染复制及变异标志物HBsAg、HBcAg、抗HBe阳性率与斑点杂交法检测HBV -DNA阳生率比较 ,χ2 值均 <1 5 ,P >0 0 5 ,无显著差异 ;检测乙肝病毒九项标志物阳性率为 10 0 % ,与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HBV -DNA阳性率 80 %比较 ,χ2 值 9 49,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RIA检测HBV抗原标志物及病毒变异标志物与斑点杂交法无差异 ;检测乙肝病毒所有标志物优于斑点杂交法 ,是比较特异、敏感、检测项目齐全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患者HBV-M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海南医学》2005,16(7):162-163
目的了解分析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标志物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从基因水平测得的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V-M,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各种HBV-M模式都有一定的HBV-DNA检出率.HBsAAg、HBeAg、抗-HEe阳性和HBsAg、HbsAg阳性这两种模式HBV-DNA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1.5%、90.6%.其次为HbsAg、抗-HBc阳性;HbsAg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0%、28.6%和23.4%.在HBsAg阴性的模式中,HBV-DNA阳性率可达8.1%(15/105),单项抗-HBc阳性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的病例中亦可检出HBV-DNA阳性(6.0%).HBeAg组的HBV-DNA阳性率为91.4%与抗HBe组的HBV-DNA阳性率(21.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BeAg与HBV-DNA关系密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HBV-M无论何种模式,都应检测HBV-DNA,以此确证HBV感染后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并追踪预后.  相似文献   

12.
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昊  柳永和  张帆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1):132-133,135
目的通过与血清标志物(HBV-M),血清ALT的比较,探讨血清乙肝病毒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病毒复制程度变化的关系与原因.方法采用FQPCR法对慢性乙肝病人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并与血清中乙肝标志物及血清A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其水平变化与HBsAg HBeAg有明显正相关关系,血清HBVDNA水平与ALT成负相关.结论HBV-DNA含量与HBeAg有明显关系,抗HBe阳性患者HBV-DNA含量仍高,病毒突变是其重要原因.HBV-DNA FQPCR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毒复制程度,对乙肝的诊断治疗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吴少卿  曹文平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28-729,746
目的分析孕妇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关系,以便指导免疫干预,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240名乙肝携带孕妇的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HBV-M,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HBV-DNA含量。结果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有差异。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P〈0.05);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HBsAg(+)、抗-HBc(+)]及[HBsAg(+)]3种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9.1%、29.5%和16.7%。HBeAg阳性的乙肝孕妇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的乙肝孕妇(P〈0.05),HBeAg阳性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乙型肝炎孕妇HBV-M和HBV-DNA含量之间存在联系,联合检测HBV-M及HBV-DNA对阻断HBV母婴传播及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患者HBV-DNA与HBV-M及HBV-DNA前C/C区变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春梅  王万相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29-163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DNA及HBVDNA前C/C区变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5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HBVM和HBVDNA及HBVDNA前C区1896/1814位变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HBVM用ELISA定性分析法检测;HBVDNA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前C/C区用基因芯片显色法检测。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HBVDNA检出率分别为81.8%、62.4%、44.7%,三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BsAg与HBeAg均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显著高于HBsAg与抗HBe均阳性组(P<0.01);HBsAg与抗HBe均阳性组的变异率高达50.7%,显著高于HBsAg与HBeAg均阳性组(P<0.01)。结论:HBVDNA是评价HBV活动最理想的标志;HBVDNA前C/C区变异在我国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对抗HBe阳性患者的临床意义更大;抗HBe的出现不能作为HBV复制停止的指标;HBVDNA量的变化可作为临床评价病毒复制和抗病毒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HBV-M与HBV-DNA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乙肝5项免疫标志物(HBV-M)与乙肝核酸(HBV-DNA)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价检测HBV-DNA载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血清HBV-DNA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5700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定量检测。5项免疫标志物采用ELISA法。结果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99.5%、e抗体、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56%;单项HBsAg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50.1%;HBsAg和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48.3%;5项免疫标志物皆阴性、含有3个抗体或2个抗体以及注射乙肝疫苗后单项抗-HBs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0。结论:HBV—DNA载量与抗原存在呈正相关性,而与抗体含量呈负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无法清除乙肝病毒,HBV复制是激发机体免疫损害的关键环节,因此抗病毒治疗对减少或阻断肝病的发作和病情进展是十分必要的;HBV—DNA检测对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识别、病毒复制水平判断以及抗病毒治疗效果考核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HBV-M表达模式和HBV-DNA定量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表达模式、HBV-DNA复制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 216例原发性肝癌(HCC组),3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BV-M和HBV-DNA水平.结果 两组HBV-M表达模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血清学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表达率(62.04%)显著高于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表达率(18.98%);CHB组小三阳表达率为61.47%,大三阳为36.83%;CHB组大三阳表达率高于HCC组(P<0.05).HBV-DNA阳性率HCC组为56.5%,CHB组为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阳性患者中,HCC组HBV-DNA复制水平显著低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HBV-M表达模式以小三阳为主,其HBV-DNA复制水平较CHB患者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HBV-M和HBV-DNA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患者HBV-M,分子斑点杂交试验检测HBV-DNA,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后作统计分析。结果HBV-DNA阳性率与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者(135模式)的阳性率相似,且两者有很高的相关性。随年龄增大,135模式与HBV-DNA阳性率又逐渐降低;135模式及HBV-DNA阳性患者ALT的升高程度及百分率远远高于HBV-M的其他模式及HBV-DNA阴性患者。HBeAg和HBV-DNA阳性不仅是病毒复制的指标,同样具有判断肝细胞损伤的临床意义。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是评定HBV于其中复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HBeAg与HBV-DNA的存在有高度相关性,HBeAg与HBV-DNA阳性患者的ALT升高程度及百分率远远高于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分子诊断技术手段,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复制指标(HBV-DNA)与乙肝标志物(HBV- M)及肝功能关系.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 小三阳组HBV- DNA阳性率为52.2%,大三阳组HBV- DNA阳性率为96.1%,小三阳组与大三阳组,与3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ALT和HBV- DNA有显著差异性(P<0.05),并将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人群分为A、B、C、D四型.结论 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B型占多数,小三阳病人HBV仍然处于活动期,其体内病毒复制并没有停止或消失,ALT和HBV- DNA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李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285-4286
目的:传统乙肝血清标志物是目前我国用于乙肝检测与筛查的普及指标,但其在检测病毒复制等方面尚有不足。本研究分析了前S1抗原(PreS1)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抗原,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结果:267例乙型肝炎患者PreS1抗原和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67.0%和76.0%;其中HBeAg(+)165例中,PreS1抗原阳性147例,HBVDNA阳性155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1%和93.9%。HBeAg(-)102例,PreS1抗原阳性32例,HBV-DNA阳性48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4%和47.1%。HBV-DNA检出率稍高于PreS1Ag的检出率,但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蛋白与HBV-DNA的一致性较好,在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方面比很敏感,可作为临床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的一项理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漆爱红 《西部医学》2012,24(5):987-991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研究乙肝病毒为早期诊断、用药指征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对乙肝五项定量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一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技术对HBV-DNA定量分析。结果 HBV-DNA的拷贝数与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eAg(Hepatitis B e antigen)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371,P〈0.01;r=0.641,P〈0.01),两者均随DNA拷贝数升高而升高,与HBsAb(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eAb(Hepatitis B e antibody)、HBcAb(HepatitisB core antibody)呈负相关。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后HBV-DNA载量与性别、年龄无关;免疫耐受期患者HBV-DNA处于中高载量水平(≥107),免疫清除期患者HBV-DNA处于中等载量水平(104~106),病毒残留期患者HBV-DNA处于低载量水平(〈104)。结论 HBeAg与HBV-DNA有较高正相关性,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两者具有明显伴随关系;HBsAg是HBV外膜的组成部分,它的高表达与HBV-DNA复制呈正相关;用TRFIA技术和FQ-PCR技术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传染性判断、疗效观察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