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包括原发性肾损害和继发性肾损害 ,前者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和基底膜变薄等 ,后者包括肾血管炎、肾淀粉样变、药物性肾损害 (继发于非甾体抗炎药、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氨甲喋啶的肾损害 )、肾结石等。本文综述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的发病机理、病理及临床表现、治疗进展及预后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肾损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方法 总结4例RA肾损害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呈蛋白尿伴血尿,其中3例肾功能不全,组织病理为IgA肾病2例、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各1例,文献报道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为主,可呈肾病综合征或伴肾功能不全,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和肾淀粉样变性多见。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系镇增生性肾炎最常见,临床表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院近5年1224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224例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结果 1224例肾脏疾病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年龄范围为4 ~ 82岁,男661例,女563例.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1.7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2.17%,小管间质疾病占5.07%,代谢相关性肾病占0.82%,移植肾占0.16%,未确定诊断0.0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占30.30%,其次分别为IgA肾病28.00%,膜性肾病17.5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0.50%,增生硬化性肾炎3.90%,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10%,新月体肾炎2.60%,微小病变性肾病2.50%,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60%.继发性肾损害最常见的继发肾脏病是狼疮性肾炎31.54%,其次分别是高血压肾损害27.52%,紫癜性肾炎13.42%,肾脏淀粉样变性11.4%,糖尿病肾病7.38%,乙肝病毒相关性肾损害2.68%,血栓性微血管病2.01%.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IgA肾病次之.且IgA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继发性肾脏病逐渐增多,继发性肾脏疾病中仍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通过肾活检和临床病理讨论,不仅能明确疾病的病理类型,更重要的是指导临床治疗,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对疾病的预后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致肾脏损害的诊治及预后情况,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至2004年12月155例IE的临床特点及其中4例的肾组织学表现,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应用卡方分析、t检验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E伴肾损害137例(88.4%),男女比1.4:1,发病年龄(38±17)岁,肾损害前病程为(4.8±5.9)月。肾损害表现包括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71.0%)、急性肾炎综合征(6.5%)、肾病综合征(2.6%)、急进性肾炎综合征(1.3%)、肾栓塞(1.3%)、单纯白细胞尿(3.2%)、非IE直接所致肾损害(2.6%)。急性肾功能不全14例,病因包括肾小球肾炎5例、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肾栓塞1例、急性心衰5例、抗生索不良反应2例。肾组织检查4例,分别为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Ⅱ期、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Ⅱ型新月体肾炎各1例。所有病例均予抗生素治疗,其中3例停用引起肾损害的抗生素;28例(20.4%)予手术治疗;5例(3.6%)予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2例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1例予抗凝治疗。155例中7例(4.5%)死亡。伴肾损害137例中60例(43.8%)肾损害完全恢复。急性肾功能不全14例中12例(85.7%)血肌酐值恢复正常。统计分析表明,在积极治疗情况下,有无肾损害及不同程度肾损害的IE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E致肾损害很常见,多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肾栓塞、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及急进性肾炎综合征也可出现。对IE所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可酌情给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包括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银屑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至2004年有肾活检结果的银屑病并肾损害患者6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8岁。肾损害在银屑病发病后平均16年(7—30年)被发现。2例表现为无症状性镜下血尿和蛋白尿;3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1例为肾病综合征。6例均有中大量镜下血尿,其中2例有发作性肉眼血尿:蛋白尿平均为2.05g/24h(0.01—5.42g/24h);血压4例正常,2例升高;Scr均正常。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系膜区IgA沉积4例,系膜区IgG沉积1例,免疫荧光阴性1例。光镜表现均不严重,轻度系膜增生3例,中度系膜增生3例;均无新月体形成;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不明显;2例肾内动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结论在银屑病合并肾损害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不少见。可能与银屑病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 累及肾小球较少见。本文报告1例经唇腺和肾活检证实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例。患者以大量蛋白尿起病, 经激素联合羟氯喹、环孢素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累及肾小球较少见。本文报告1例经唇腺和肾活检证实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例。患者以大量蛋白尿起病,经激素联合羟氯喹、环孢素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古洁若余步云类风湿关节炎(RA)致残性的多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主要的死亡原因为感染,心肾损害。RA肾损害主要由免疫性和药物性损害造成,至今确切的发生率还不清楚。总结我院近年来133例RA患...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71年Combes等报道首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该患者具有持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症,肾活检及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球内发现HBsAg补体3(C3)和免疫球蛋白G(IgG)存积,光镜下为膜型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改变,认为HB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引起肾小球肾炎,并称之为乙肝病毒免疫复合物性  相似文献   

10.
正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HBV-GN),简称乙肝肾,是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病理类型有: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为继发性膜性肾病中最常  相似文献   

11.
已往研究证实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GN)的肾组织中存在HBV DNA,而非HBV- GN患儿的肾组织有否存在呢?为此,我们对HBV-GN 及非HBV-GN的小儿肾脏病肾组织同期地进行HBV DNA的检测。 一、材料与方法 临床诊断为HBV-GN 14例,非 HBV-GN 24例.其中肾病综合征9例,血尿待查6例, 肾小球肾炎6例,IgA肾病2例.紫癜性肾炎1例。病理 类型膜性肾炎11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1例.膜增生性 肾炎5例,轻微病变5例,其他分别为局灶增生性肾炎 3例,弥漫增生性肾炎2例,1例未见肾小球。 我们应用微量Sou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各种小 儿肾脏病的肾组织中HBV DNA。该法优点为可观察 DNA的存在状态,排除血污染可能,且采样不多,适合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71年Combes首次报道一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GN)以来,已报道HBV感染与膜性肾炎(mGN).膜增生肾炎MPGN)、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及lgA肾病关系密切。许多研究表明,MGN病人中HBsAg血症发生率高达20—100%,尤以儿童明显,MpGN、MspGN,lgA肾病病人中电很高。原发性肾小球肾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肾小球性。肾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与遗传背景、免疫复合物介导、HBV直接感染及自身免疫紊乱等有关。肾脏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MN)最多见,其次是膜增生性。肾炎(MPGN),其他如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局灶增生性肾炎,轻微病变及新月体肾炎等也有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远不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那样研究得深入,为此,我们应用逆转录套式(或巢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edRT-PCR)方法检测血清及肾组织中的HCV-mRNA、以阐明HCV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肾穿刺活检组织及血清标本各13份,均取自血清抗HCV抗体阳性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年龄为14~30岁,男10例,女3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例,轻度系膜增生型IgA肾病3例,肾小球微小病变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Ⅰ型)1例。肾组织及血清标本均保存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成药肾必宁对慢性血清病性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细胞凋亡与调控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哨。方法:应用大鼠慢性血清病性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造模第4周起,灌服中成药肾必宁,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24h定量测定尿蛋白;TUNEL法检测实验大鼠肾小球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bax、bcl—2表达的改变。结果:肾必宁治疗组肾小球细胞凋亡率较病理组升高(P<0.01),bax表达增强(P<0.01),bcl—2表达下降(P<0.01)。结论:肾必宁可能通过影哨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的表达,诱导肾小球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活组织病理检查(下称肾活检)在肾病综合征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10年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患者1009例,分析肾活组织穿刺检查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71.9%,病理类型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及膜性肾病多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占28.1%,其中居前3位的是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结论肾活检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患者肾组织中的HBV DN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例乙肝患者石蜡包埋的肾、肝组织中的HBV DNA进行了检测,并与其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作了比较。二组引物检测的结果表明:肾组织中HBV DNA的检出率为8/11(72.7%),8例中包括膜性肾炎和膜增生性肾炎各1例,均不存在有HBV的复制;在肝组织中均有HBV感染,其中5例有HBV复制。HBV可以感染肾组织但并不在肾组织中复制这一结果支持乙肝患者肾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100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及预后。肾前性13例(13%),肾性86例(86%),其中肾小球疾病66例(66%),肾后性1例(1%)。31例肾活检,病理为9种类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8例(25.81%),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4例(12.90%),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I型5例(16.1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A)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肾损害者少见。我科收治1例,经肾活检,证实为RA合并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41/CD61)及P-选择素(GMP140,CD62P)与人类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5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激素治疗半年后的部分患者,检测其血中CD41、CD61、CD62P表达。结果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CD62P显著高于正常人,而激素治疗半年后上述3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且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正常。结论 CD41、CD61、CD62P介导了肾内血小板活化、聚集、炎症反应过程,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