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不仅需要重要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修养,还需要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各高校也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2.
少年大学生属于资赋优异,学业成绩优秀,直接由中学免试保送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近年来我校对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状况,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实现途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加强对少年大学生的超常教育,为21世纪培养优秀人才。本文是对以上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的总结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自觉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中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1]。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差异化和个性化,面对同样的逆境,有些人屈服于压力而有些人却变得更加坚强,这也是近几年心理学界关注的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在逆境面前,具备较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可以勇于面对并挑战逆境,最终战胜逆境;而低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则无法应对逆境,从而导致出现各种不适应或产生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从而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身健康状况和优势心理素质。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调查7届大学生23867人,其中贫困生9800人(41.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预测模型。结果贫困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以失眠和肾张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其心理健康问题以自我否定和自卑为主要特征,但贫困生还具有独立性强、有耐受力、信任他人、热情积极等心理健康优势素质。结论贫困大学生既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又有不良心身健康问题,拟开展相应的心身健康教育和辅导。  相似文献   

6.
探索和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超  李桂真  汪莉 《校园心理》2010,8(4):265-266
<正>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栋梁之才的大学生,如果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况,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快速成长成才,将难于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毫无置疑,心理健康与否,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正>探索和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1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和重  相似文献   

9.
涂翠平 《校园心理》2012,(4):271-272
<正>随着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开设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已成为各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而设置的专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性质,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而电影的直观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吸引学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项以1000名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得出结论,大学生回  相似文献   

10.
大学普通毕业生与优秀毕业生个性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学普通毕业生与优秀毕业生个性品质的调查分析和比较,发现优秀毕业生比普通毕业生具有明显的利于成才和事业发展的个性优势。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仅帮助他们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据此,文章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应纠正和改变不少学校以防病治病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模式,确立以培养、提高利于学生成才和发展的心理素质为核心内容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彭艳 《校园心理》2012,10(3):203-205
<正>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1]。党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已达成了广泛共识。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的兴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心理素质的高低综合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具体体现在自我调适能力的高低和应付方式上[1,2,3]。本文对师专学生的特殊心态、现存的实际问题及职业定向特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心理卫生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作为我们构思研究方案的理论依据,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明确问题、分析调查资料拟定教育对策、教育实验总的成果几个阶段,为师专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这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对象与方法被试 中文、政教、地理、数学、化学、物理六个专业一年级各选一个自然班(都选1班),其中学号为单号者为实验组,双号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源于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经过多年的发展实现了阶段性跨越,在高等院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发挥了独特的心理教育与教育管理价值。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类活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如何更加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却一直未能有实质性突破。尽管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已超越心理危机干预,成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但应该看到,作为人的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心理素质何以能够通过单一的专门教育渠道得以实现?这可能存在对心理教育规律的误解与悬置。面对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症候,应全面分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局限,从根本上反思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布局、任务目的与发展方向,进一步彰显心理学科的德育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竞争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为其主流。良好的素质,不仅是指良好的文化背景、思想品德,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当今大学生心理疾病罹患率明显提高,因此了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持点,因势利导,尤为重要。 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生理心理特点,就是生理成熟较早,而心理成熟较晚,身心发展不平衡。 生理早熟是现代青年的普遍现象。青春期开始于个体身体上的重大变化,即性生理的成熟。青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态度都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普遍问题。有调查显示,大约2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约18%以上的学生患有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及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心态,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目前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相对滞后,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栗文敏 《校园心理》2016,(4):223-225
本文旨在验证体验式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显著效果。选取167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试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并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效果检验。结果发现:试验组在试验前后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仅在抑郁、强迫、社交退缩这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控制组后测除性心理和精神病外,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与传统的心理专题讲座、生命教育知识传授相比,体验式生命教育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更有效,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石倩 《校园心理》2016,(5):350-351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自古人们就关注到书法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高涨,书法练习促进心理健康和对临床治疗的功效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香港学者高尚仁教授在总结了近30年的书法心理学探索后指出,书法"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及恢复、行为改变、情绪控制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决定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是健全的心理素质。当前国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心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目前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相对滞后,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学会适应生存、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增强其主体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容易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所采用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而大学生由于人生现、价值现体系尚未完善,以及一些个体差异的影响,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自我应对方式的特点,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