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老年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 2 0 0 0 - 0 1~ 2 0 0 3- 0 6间在我院行PTCA及支架术的老年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 6 7例 ,(其中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1例 ,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 16例 ,)观察术后即刻及远期疗效。结果 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 38例 ,双支病变 2 4例 ,3支病变 5例 ,其中 2例为糖尿病合并 3支病变 ,行搭桥手术 ,其余患者均实行支架置入术 ,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均达到TIMI 2~ 3级。夹层 1例 ,支架置入后夹层消失 ,其中 2例因髂动脉严重迂曲 ,导管无法通过而改经桡动脉经路 ,1例术中行冠脉内溶栓血管再通后置入支架。结论 老年AMI介入治疗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48小时之内经内科药物治疗病情仍不稳定,行急诊PCI,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中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8例,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2例,单支病变5例,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4例。共置入支架15枚,梗死相关血管病变支架置入率为100%,7例多支病变中5例一次完成全部血管重建。术中无1例死亡、急性再梗死和严重血管并发症。结论:对于无ST段抬高的AMI经内科治疗病情仍不稳定的高危患者,急诊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地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再狭窄,作者对6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男5例,女1例,年龄37~69岁,手术指征:劳力性心绞痛3例.陈旧性心梗2例,AMI11例,单支血管病变2例,双支血管病变4例,其中3例因病变狭窄严重,病变范围长或开口部位狭窄而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2例PTCA水中前降支近端内膜夹层致急性血管闭塞或濒临闭塞,1例右冠脉2次PTCA术后由于血管弹性回缩致再狭窄而置入冠脉内支架。置入的6个架中,其中Palnaz-Schatz支架2个,Gianturco-Roubin支架4个。术后冠脉前向血流通畅,均达TIMI呈Ⅲ级血流,有效地防治了冠脉血管急性闭塞并发症的发生,并使2例剧烈胸痛伴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随访1~6个月,5例临床症状均持续改善,1例术后再狭窄而再次PTCA结合文献报道及本文初步结果显示:冠脉内支架较PTCA具有急性血管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血流改善充分,远期效果好等特点,不仅对PTCA术后冠脉弹性回缩所致的再狭窄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而且对处理术中冠脉夹层以及急性血管闭塞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0例AMI合并CS患者行IABP术.结果 10例患者中罪犯血管前降支病变8例,右冠病变2例,其中弥散三支病变7例;2例IABP维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例维持4 d~5 d后转院行冠脉搭桥手术,3例5 d后行PCI术,2例未行冠脉造影,好转出院。结论对于AMI合并CS患者,早期床边IABP治疗,可以为患者赢得再灌注的治疗时间,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介入治疗冠心病常用的方法之一。PTCA术后冠脉内置入支架,可降低单纯PTCA可能发生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危险性和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我院1996年7月至1997年8月共行PTCA术10例,其中3例同时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10例冠心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67岁。10例中劳力性心绞痛2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左前室间支(前降支)病变5例,左旋支病变1例,右冠脉病变4例。狭窄直径截面积93%~98%。2例PTCA术后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桥血管严重狭窄和(或)闭塞患者原位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CABG术后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和移植桥血管造影,对其中移植桥血管严重狭窄和(或)闭塞的8例患者原位冠状动脉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结果28例均完成了冠状动脉和移植桥血管造影,移植血管共83支。其中8例有明显缺血症状,移植桥血管严重狭窄和(或)完全闭塞,共闭塞16支,其中左内乳(LIMA)闭塞1支,大隐静脉桥闭塞15支,对这8例患者的原发冠状动脉血管进行了介入治疗,共对15处靶血管病变(为B2及c型病变)进行PCI,成功率86.7%,均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术中血管出现慢血流3例,无复流1例,2处原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未开通。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4个月,心绞痛复发l例,再次行PCI成功。术后22个月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结论对CABG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原位冠状动脉行PCI治疗成功率、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作为CABG术后移植桥血管病变再发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原因及其临床结果。方法入选47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及PCI术,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生化指标并予抗栓治疗。复查术后1h心电图并随访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MACE)、室壁运动异常积分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按术后1h抬高的ST段下降≥50%与〈50%将病人分为ST段回落良好组与ST段回段不良组。与ST段回落良好组相比。ST段回落不良组合并糖尿病、冠脉内血栓负荷重、冠脉完全闭塞、无侧枝循环建立、术后未恢复TIM13级血流的比例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起病至球囊开通血管时间显著延长(P〈0.05)。MACE发生率及室壁运动异常积分明显升高(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种因素阻碍了AMI患者直接PCI术后ST段的回落并导致不良临床结果,了解上述危险因素有助于医生在直接PCI术中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患者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所选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的ST段改变,将52例IAMI患者分为ST段正常组、ST段抬高组及ST段压低组,对所选患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并比较各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ST段正常组18例,冠脉呈单支病变16例(88.9%),多支病变2例(11.1%);右冠脉远段病变10例。ST段抬高组13例,冠脉呈单支病变9例(69.2%),多支病变4例(30.8%);右冠脉近段病变6例,左前降支近段病变3例。ST段压低组21例,冠脉呈单支病变6例(28.6%),多支病变15例(71.4%);右冠脉远段病变11例,左前降支远段病变8例,回旋支远段病变6例(多支病变时,例数计算有重叠)。结论 I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多提示冠脉多支病变,且远段病变多见;ST段抬高者多提示右冠脉及左前降支近段病变。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特别是左冠脉主干及其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一旦发生病变,将导致严重的心脏事件,病情重,危险程度高。此类病变药物治疗预后差,而外科冠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日臻完善,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但对此类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在改善其预后的同时,PCI术中、术后的危险性也较大。现就我科2003—08—2007—12对154例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1.6-2002.5月,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CASI),其中,包括4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本组行PTCA成功150处,失败4处,成功率97.0%,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100%,C型病变成功率为87.5%,失败者为4例冠脉完全闭塞,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陈旧心梗,其中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112例(154处病变),其中病变A型68例,B型60处,C型28处,置入支架154支,平均1.1支/处,即刻成功率100%,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有24例患者置入2只支架,7例置入3只支架,急诊PTCA43例,直接PTCA42例,挽救PTCA1例,成功率97.6%,结论: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导管血栓抽吸(PT)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AMI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组(PCI组)和PT+PCI组。单纯PCI组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PTCA)后置入冠脉内支架或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PT+PCI组常规PTCA方法选择指引导管,导丝通过病变后,经导丝直接送入Diver抽吸导管至病变部位,反复抽吸至血栓影消失或明显减少,然后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或常规PTCA方法后置入冠脉内支架。比较两组梗死相关血管(IRA)的血流和心肌灌注差别,比较两组ST回落率、直接支架率,并随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心血管事件。结果:PT+PCI组抽吸导管均通过病变,血栓抽吸后即刻血栓影消失或明显减少,前向血流恢复、梗死部位心肌组织的再灌注及ST回落率、直接支架率均优于单纯PCI组。结论:PT术是处理冠脉内血栓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初步观察可以改善AMI患者IRA的血流和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减少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冠脉导丝误入假腔或血管外导致冠脉夹层、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总结采用"球囊推拉法"在10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球囊推拉法":即确定IRA后,冠脉导丝通过血管闭塞病变处到达远端,选择合适的球囊,在球囊尚未扩张前,先从闭塞病变近端开始反复数次向远端推拉球囊,经此法处理后造影,多会显示闭塞的IRA轮廓、闭塞病变的长度及狭窄程度。结果106例中,除4例使用本方法无效,病变血管及其远端不显影而需用球囊从闭塞处由近向远依次做球囊扩张外,其余102例成功,无1例发生冠脉夹层、穿孔和心包填塞等并发症,无复流和慢血流也未见增多。结论"球囊推拉法"在PCI术中可操作性强,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PCI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碰状动脉介入(PCI)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2例AMI患者存发病12h内行PCI术,梗死相关血管(12支血管):前降支5例(41.7%),右冠状动脉7例(58.3%)。TIMI血流:0级12例。结果 12例患者手术成功,TIMI血流3级,住院期间无死亡。12例患者置入13个冠状动脉内支架。结论 直接PTCA及原发性置入支架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有效措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支架植入术(支架术)即PCI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冠心病人,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心肌梗死46例。单支血管病变32例,双支血管病变34例,三支血管病变22例。共处理病变血管165处,置入支架159枚。其中左前降支70处,右冠50处,左回旋支31处,第一对角支5处,左主干3处。观察PTCA与支架术的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结果:PTCA与支架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98.9%。其中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术74例,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14例。结论:PTCA与支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成功率高,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侯哲  戴军 《中原医刊》2007,34(13):39-40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的无复流现象。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10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行直接PCI,有9例梗死相关动脉(IRA)出现无复流现象,并对其临床特点、急救处理、冠脉病变特点和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02例AMI直接PCI患者9例并发了无复流现象。8例出现了冠脉急性闭塞的剧烈表现。需要升压药,冠脉内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等紧急处理。1例无症状,在冠脉内推注硝酸甘油0.2mg后3min恢复慢血流。回顾分析显示无复流患者大多数为100%闭塞和非血栓性病变(5例),2例血栓性病变,1例已有侧支循环形成。6例发生在球囊预扩成功血流恢复的基础上植入第一枚支架后;1例在植入2枚以上支架和或支架后扩张后发生.1例发生在球囊预扩后出现慢血流片刻出现无复流,无死亡病例。硝酸甘油、合心爽和或替罗非斑或rTPA冠脉内给药有特效。提示PCI术无复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冠脉微血管栓塞并发了弥漫性痉挛或扩张血管壁内膜撕裂激活凝血系统再次形成血栓或血栓急性期(鼻涕样血栓)预扩或支架植入后重新移回病变处所致。结论AMI直接PCI时,100%闭塞和非血栓病变球囊预扩成功再植入支架时易发生无复流现象,治疗应权衡利弊,当即立断,综合处理挽救心脏。  相似文献   

16.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ous CardiacIntervention,PC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2年12月至2004年11月确诊AMI 96例行急诊冠脉造影和PCI(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1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6例、急性下后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9例).Allen's试验阴性者入选.冠脉造影和PCI及支架后均立即拔除动脉鞘管.观察经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患者出院随访1月,评估术侧桡动脉波动情况.结果:入选患者年龄为(59.3±15.2)岁,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96/96例),冠脉造影和PCI成功率均为100%;冠造显示单支血管病变39例,双支血管病变36例,多支血管病变21例.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为57例,梗死相关血管狭窄90%~99%为39例.所有患者均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皮下淤斑面积大于5cm×5cm的发生率6%,假性动脉瘤、全身大出血、桡动脉栓塞、手静脉栓塞、手神经损伤、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均为0,穿刺部位皮肤发生荨麻疹20例(20%),一过性眼睛辨色能力下降1例(1%),与穿刺相关的死亡0.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是安全和可行的,且有显著优点,可在临床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高龄(年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AMI诊断标准.结果 106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术,梗死相关血管:前降支86支,回旋支4支,右冠状动脉16支.106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102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110枚,2例术中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为98.5 %,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8%.术后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脏破裂.梗死后1周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2±3.3)%.结论 急诊PCI治疗对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PTCA+直接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直接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2例AMI患者在发病12h内行PTCA术+直接支架置入术,其中5例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血管共33支,前降支(LAD)12支,在回旋(LCX)7支,右冠状动脉(RCA)14支。术前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呈完全闭塞(TIMI0级或Ⅰ级)19例,不全堵塞(TIMIⅡ级Ⅲ级)3例;有明确新血栓者2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进行PTCA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住院期间死亡1例(2.6%),为术后再狭窄行溶栓治疗时发生脑出血患者,1例发生术后再狭窄,再次PTCA+支架置入术,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穿刺点出血,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直接:PTCA+支架置入手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术后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溶栓治疗和单PTCA低。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绞痛、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其中病变血管6支,回旋支远端狭窄1例,左前降支完全闭塞1例,左前降支近端狭窄3例(其中1例合并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分别行PTCA或PTCA加支架术。结果:PTCA成功4例,失败1例。PTCA后有3例发现内膜撕裂和血管壁塌陷,随即行支架植入。术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0-1级,术后均恢复TIMI血流3级。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均无心绞痛发作。结论:PTCA和支架植入,是冠状血管再通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紧急冠脉成形术对AMI患者救治的价值。方法:22例AMI患者,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2例,多支病变20例;梗塞相关动脉(IRCA)完全闭塞15例,90%-99%狭窄者7例;冠脉血流均≤TIMI2级。19例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PTCA,3例行直接PTCA。结果:22支IRCA再通21支,成功率95.5%,残余狭窄10%~20%;1例因IRCA弥漫钙化伴完全闭塞,导丝未通过病变而终止手术;无与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会并心源性休克者虽在5分钟内完全再通IRCA,终因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随访26.4±17.3月,20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术后3个月再狭窄而植入冠脉支架;无冠脉搭桥或死亡。结论:紧急PICA能迅速有效开通IRCA,早期恢复心肌再灌注,缩小梗塞面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