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榆县东临黄海,西、北部与山东省毗邻,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1971年发病率达27.6%,经积极防治,1979年降为0.372%。为巩固疟防成果,掌握疟疾的疫情动态,为全县的疟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于1979年在班庄乡建立了疟疾监测站,进行灭疟后期监测方法的研究。 内容与方法 一、监测区概况 班庄乡大部分为平原,西北部有小部分丘陵,总面积37km~2,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历年水稻面积占耕地的35~40%,大牲畜有猪、牛、马、羊等。全乡有25个自然村,28 447人,1979年疟疾发病率为0.59%,是全县疟疾发病较高的乡。村民住房由70年代的草房改为瓦房,1979~1990  相似文献   

2.
皖西大别山区的霍山县,位于东经116.3°,北纬31.40°,面积2040.3km~2。近十年,气温年均15℃,相对湿度年均89%,降雨量年均1371mm。境内山区25个乡,山高坡大水面小,日照系数小,日温差大,居住分散,疟疾发病很少;余脉丘陵地带20多个乡镇,种植水稻为主,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属不稳定型疟疾高发区。1972年全县平均发病率27.4%,高发村年发病率达70%以上;其中12个乡,24个行政村先后查出恶性疟55例(34例病人,21例带虫者)。1974年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以来,疟疾的流行逐步得到控制。一、防治情况 (一)“两全”控制暴发流行:1971~1988  相似文献   

3.
1985~1995年,在我区霍山县下符桥镇建立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站,对疟疾发病、媒介按蚊及其有关流行因素进行纵向监测,现将11年监测、研究结果综合报告如下。下符桥镇位于霍山县,为大别山北麓之丘陵地带。9个行政村,2250户、11012人,耕地14500亩,水田占86%,农作物以水稻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中部地区疟疾流行与控制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苏鲁豫皖鄂等省,在20世纪60、70年代连续发生大面积疟疾暴发流行,年发病人数达数千万,占全国总发病人数的80%以上。在各级党政领导下,经广大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努力,使这一地区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尤其是1974~1985年,每年以20%左右的幅度下降,疟疾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来不少地方疟疾发病有所回升,甚至发生局部暴发性流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重视该地区的疟疾防治工作,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防止疟疾重新形成严重流行。  相似文献   

5.
南平地区位于北纬26°39′~27°55′,东经117°17′~118°50′。海拔乡在100~300m,年平均气温18~19℃,相对湿度为80%,年降雨量1750mm~3。全区辖10个县(市)、129个乡(镇),人口260余万。以种水稻为主。 1950~1986年间曾发生两次疟疾大流行,第一次流行高峰在1954年,发病率为2.58%,第二次在1972年,发病率为19.98%,全区10个县(市)均有流行,涉及99个乡(镇)、1140个行政村(占全区村数76%),死亡120例,发现恶性疟669例。 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 ,辖 5区 7县 (市 ) ,总面积 16 5 96k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1999年总人口 5 99742 9。间日疟为本地主要的疟疾流行虫种 ,中华按蚊是唯一传播媒介。解放后 5 0年代、6 0年代、70年代全市曾发生过 4次流行高峰 ,高峰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 1747.82 / 10万 (195 3~ 195 5年 )、15 39.40 / 10万 (196 1~ 196 3年 )、 15 0 7.6 3/ 10万 (196 6~ 196 8年 )、12 31.92 / 10万 (1973~ 1974年 )。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 ,到1986年已降至 1/ 10万以下 ,1989年经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解全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现场试点选择在江苏省邳县的岱山公社,人口25,000人。1980年收集基线材料,1981~1982年采取了增加蚊帐和流行休止季全民治疗和多数大队于流行季节全民预防服药的措施。居民使用蚊帐的比例由1980年的77.3%上升至1981年的86.8%和1982年的94.3%,露宿率由9.5%下降为8.1%和3.1%。疟疾发病率由1980年的18.1%下降为1981年的5.1%  相似文献   

8.
嗜人按蚊是我国北纬25°~33°之间疟区的主要传疟媒介。对该区的疟疾防治效果已有报道。本文报告宜宾地区1987~1988年的疟疾防治措施及效果。一、自然概况宜宾地区位于北纬27°18′~29°9′,东经103°36′~106°20′,年平均气温18℃,5~10月平均22.4℃,年降雨量1100mm。海拔高度约200~2000m。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全地区有9个县,1个市,407个乡,共4586559人。二、疟疾流行与防治措施本区是川南疟疾的主要病区,嗜人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偏家栖,人房内组成明显高于中华按蚊。60年代  相似文献   

9.
岱山县位于舟山群岛北部,总人口219 767人,有耕地约4万亩,其中水田占68%,种植双季水稻。疟疾曾是当地主要传染病,1968年发病率曾高达409.21‰,经过多年持续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低度流行区疟疾流行规律,我们于1981年始进行了监测。一、内容和方法对发热病人一律由乡村医生和乡卫生院采厚血膜,送监测站染色镜检;每年从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分人帐和牛房捕蚊,记录数量和鉴别蚊种;从1987~1991年每年选一村庄,于流行季节前后(6月、10月),采同一人群滤纸干血膜各300人份,进行IFA测定。二、结果与讨论 (一)11年共血检发热病人33 160人次,年血检率均在10%以上,村庄覆盖率均达100%,共检出阳性11人,阳性率0.3‰。1981~1983年分别检出阳性者为5、  相似文献   

11.
盱眙县局部地区疟疾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7年,盱眙县的古城、龙山、水冲港等乡(镇)部分村、组发生了疟疾暴发流行。为了解其流行特点及流行因素,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1方法1.1疟疾疫情普查及个案调查于1997年4月和8月在全县范围内按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和表格,挨门逐户地对1996年、1997年疟疾疫情进行走访调查。对1997年疫情报告的病例和普查中发现的可疑病例逐个登记建卡,并开展个案调查。1.2病原学及血清学调查5~10月份,全县30个乡(镇)门诊镇检站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对象为典型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以下简称三热),要求血检率不低于总人口的2%…  相似文献   

12.
1980—1985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在岱山乡进行了“以改良环境、减少人蚊接触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控制黄淮平原疟疾防治对策的研究”试点,为了解试点的远期效果,我们沿用了试点方案,在该乡进行了8年疟疾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试区概况  相似文献   

13.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辖15个乡(镇),人口14.4万,居民大多居住在海拔200~600m之间。清流县为疟疾流行区,20世纪50、60年代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70年代后仅有间日疟流行,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建国后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经长期积级防治,于1988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防止疟疾发病率回升,巩固灭疟成果,从1989年起开展了疟疾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11处疟疾监测站1981年起采取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疟疾年带虫发病率逐年下降。为了解其下降规律,我们对全省11处疟疾监测站1981~1988年的疟疾年带虫发病动态进行指数曲线拟合,并对今后监测趋势进行初步分析。一、材料和方法 1、选择鲁西南平原、鲁南滨湖稻田区、鲁中南平原低洼地带、鲁西北平原、鲁东滨海地带等不同类型疟区,建立11处疟疾监测站。监测站  相似文献   

15.
滕州市是间日疟流行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接蚊。20世纪60、70年代疟疾发病率分别达13.1%、9.4%,部分村庄高达50%~70%。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1986年经卫生部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探讨基本消灭疟疾后的防治措施,继续开展了疟疾监测和传染源检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豫南地区恶性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1年来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豫南信阳地区系间日疟及恶性疟地方性流行区。50年代发生过1次暴发流行,西部地区相当严重;70年代以后出现过2次暴发流行,仅局限在东部地区。1974年在固始县胡族乡调查,原虫率高达37.9%,其中恶性疟占56.7%;1984年在该县往流乡暴发流行点调查,原虫率为24.8%,恶性疟占79.0%。近年调查证实,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为该区恶性疟的主要传播媒介,其分布与恶性疟的分布一致。据此提出了今后防治该区恶性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涪陵市疟疾流行年代久远,历史记载1924年流行猖獗,仅两汇乡就病死60人,解放后1953年发病率亦高达150.29(?)。1950年-1953年死亡32人,江河流域丘陵地带居民疟疾感染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内江市1995~2002年疟疾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江市历史上曾是疟疾高发地区,经过几十年艰苦不懈的努力,于上世纪80年代末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数年后个别县、乡、村出现疟疾局部暴发。现将1995~2002年内江市疟疾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报告如下。1 疟疾发病和分布1.1 发病情况 1995~2002年全市疟疾发病均未超过1/万,各年度间存在小范围波动。发病最高的1995年136例,最低为2001年6例。与上一年比较,1999年下降幅度最大,为72.3%;2002年上升幅度最大,为250.0%。1.2 发病时间分布 1995~2002年全市共发生疟疾392例,各月分布,5~9月316例,占总病例的80.6%。1.3 发病地区分布 8年间疟疾病例主要集中在未达标的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的 分析1974-2015年湖北省疟疾防治措施和流行趋势, 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 集、 整理1974-2015年湖北省疟疾防治资料,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1974-2015年湖北省疟疾流 行历经4个阶段: 1974-1979年为高发流行状态, 年平均发病率为174.47/万; 1980-1999年为控制及巩固阶段, 采取以控 制传染源和蚊媒为重点的防治策略, 疟疾发病率呈大幅下降趋势, 年平均发病率为17.30/万; 2000-2009年, 采取以传染 源监测和控制疟疾暴发流行为主的防治策略, 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 年平均发病率为0.42/万, 呈继续平稳下降趋势; 2010年之后为消除阶段, 发病率继续下降, 2013年首次无本地感染病例。各阶段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 = 1 254.36, P < 0.05)。 结论 结论 湖北省疟疾流行趋势历经了高发流行阶段、 大幅度下降阶段、 低发平稳阶段和消除疟 疾阶段, 但影响疟疾发生的自然因素并未完全改变, 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和全面监测工作是今后疟防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中部地区疟疾流行与控制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苏鲁豫皖鄂等省,在20世纪60、70年代连续发生大面积疟疾暴发流行,年发病人数达数千万,占全国总发病人数的80%以上。在各级党政领导下,经广大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努力,使这一地区疟疾发病大幅度下降。尤其是1974~1985年,每年以20%左右的幅度下降,疟疾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来不少地方疟疾发病有所回升,甚至发生局部暴发性流行[1]。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重视该地区的疟疾防治工作,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防止疟疾重新形成严重流行。1我国中部地区疟疾流行的特点我国中部地区指位于北纬30~36°之间,长江与黄河间的广大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