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托品、麻黄碱对子宫切除手术期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子宫切除手术病人40例,随机等分为2组,实验组(A)和对照组(B)。选用硬膜外麻醉(两点穿刺注药法),A组于阻滞平面稳定后肌注阿托品0.5mg和麻黄碱30mg,分别于麻醉前、阻滞后、牵拉子宫和术毕观察MAP和HR变化,并与同期B组病人相比较。结果A组病人在子宫牵拉期MAP和HR均较平稳;B组病人则有明显循环抑制,牵拉子宫MAP和HR均明显低于阻滞后以及A组同时相的测定值(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肌注阿托品和麻黄碱对子宫切除手术的盆心反射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春娟 《华夏医学》2001,14(6):877-877
近年来 ,我院对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手术 ,结合采用碳酸利多卡因局麻并观察其麻醉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ASA ~ 级、年龄 2 2~ 35岁、择期剖宫产患者 40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A组 (观察组 )使用 1.73%碳酸利多卡因 ,B组 (对照组 )用 1.73%盐酸利多卡因。术前 30 min肌注鲁米那 0 .1g,插导尿管。1.2 方法 取 L2 - 3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置管 3.5 cm。分别注入 1.73%碳酸利多卡因 (A组 )和盐酸利多卡因 (B组 )5 ml,1min后测试 ,麻醉平面 (针刺法 ) ,无脊麻症后 ,A、B两组各注入药液 5~ 10 ml…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宫腔镜检查宫颈阻滞麻醉联合术前宫颈插管扩张宫颈的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检查患者180例,随机分3组,每组各60例。(1)A组:术前30min宫颈插管,术前2min行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2)B组:术前30min宫颈插管,同时肌注哌替定100 mg。(3)C组;术前2min行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结果:宫颈扩张软化程度及心脑综合征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痛程度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术前宫颈插管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能有效地扩张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心脑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低氧血症患者的发生率、发病机理,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标本利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PH值、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检测结果,记录观察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发病机制。结果:(1)观察组中有26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2.50%;(2)观察组PaO_2、SaO_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PH值、PaCO_2无显著性差异(P0.05);(4)观察组中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的PaO_2、SaO_2值明显低于Child B级、Child A级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概率高,主要与门静脉高压、肝功能缺陷、蜘蛛痣、肺血管异常、睡眠质量下降等因素有关,对患者进行PaO_2、SaO_2检测可以预测低氧血症发生率,评估患者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6例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电解质、酸硷度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各项肝功能检查。另取23名正常成人作对照。结果表明SaO_2、PaO_2、PaCo_2、肝硬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OO1);肝硬化有食道静脉曲张者,其SaO_2,PaO_2显著低于肝硬化无食道静脉曲张者(P<0.05)。SaO_2、PaO_2水平与肝功能变化无直接关系,而与食道静脉曲张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观察碳酸利多卡因在实施高位硬膜外阻滞时的可行性和效能,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用1%盐酸利多卡因,pH4.58。B组(实验组),用l%碳酸利多卡因,pH6.92。于T2~3或T3~4正中入路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 cm。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记录麻醉前后左右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潮气量、呼吸频率的变化。两组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B组明显较A组短(P<0.05)。麻醉维持时间及阻滞范围则相差无几。两组与麻醉前相比,血压、心率及潮气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间比较无差异。碳酸利多卡因起效增快,痛觉完全消失时间显著缩短,麻醉效能可靠,可以适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国产纳洛酮对COPD所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内科自1995年2月~1998年12月8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分成两组:应用纳洛酮组为试验组(A组),未用纳洛酮组为对照组(B组),每组各40例,两组现察时限均以24小时为标准。A组应用国产纳洛酮0.4mg,静脉注入,每小时1次,至病人意识障碍消失恢复清醒,观察用药前后的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A组用药后24小时内有34例意识障碍消失(75%),而B组有12例意识障碍消失(25%),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用药后的多数病例在8小时至16小时之内意识障碍得以恢复,呼吸、心率有显著意义的下降(P<0.05),呼吸频率下降10~13次/分,心率下降15~30次/分。血压无显著意义变化。PaCO_2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意义的下降(P<0.05)、下降2~4kPa。pHa,PaO_2,SaO_2与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意义的升高(P<0.05),pHa升高幅度0.21~0.27,PaO_2升高1.5~2.21kPa,SaO_2升高9~12%。A组RR、HR、PaCO_2明显低于B组(P<0.05),pHa,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国产纳洛酮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的肺性脑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从而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状况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7例ASA体格状况Ⅰ-Ⅱ级的胸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9例:静吸全麻组(A组);快通道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B组);快通道联合硬膜外阻滞加术后镇痛组(C组)。术后A组、B组常规肌注镇痛药止痛,C组术毕接镇痛泵采用硬膜外连续止痛48 h,观察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围术期疼痛评分(VAS)及血糖分析。结果:①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入液量和ASA评级没有明显差异,与A组相比B组、C组在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降低,在拔管后MAP、HR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由于采用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药量减少,与A组相比,术毕完全清醒至拔管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知晓比较各组无差异。②3组患者术前血糖和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与B组、C组相比,A组血糖在麻醉中变化差异不大,拔管时及术后均明显增高。术后疼痛评分与C组相比,A组、B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加镇痛能更有效的减轻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加快麻醉后恢复,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赵增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25-2926,2934
目的: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2组,每组50例,A组盐酸罗哌卡因(1%盐酸罗哌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B组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行腰麻+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P<0.01);2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2组麻醉效果评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较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更加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较理想的分娩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3月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210例,分为A、B、C三组,A组74例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B组7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C组66例采用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比较三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三种分娩方法满意度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A组与B、C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在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为理想的分娩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时EC50的影响。方法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肢及下腹部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年龄19~56岁,体重48~75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25例,分别为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混合组)。采用序贯法测定各组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时皮肤钳夹反应的EC50,并记录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利多卡因组的利多卡因EC50为1.29%~1.49%,混合组的利多卡因EC50分别为1.03%~1.14%,0.75%~0.84%,0.71%~0.81%,混合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EC50有统计学差异(P<0.05),Ramsay评分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0.75 μg/kg混合组有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EC50,并且在浓度0.50 μg/kg时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方法应用于术前放疗癌症患者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60例,行术前放疗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且按照麻醉方法分为A1、A2各15例,分别给予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另外30例术前未放疗纳入对照组,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各15例,分别纳入B1与B2组,对两组患者以及A1组、A2组术前与术中相关指标观察比较.结果 PLT、WBC指标组间比较,A1组PLT(151.31±42.36)×109低于B1组(214.63±52.34)×109,A1组WBC(4.63±1.72)×109低于B1组(6.97±0.93)×109,A2组PLT(161.22±35.64)×109低于B2组(211.52±20.54)×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指标,A1组高于B1组、A2组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术前未放疗患者比较,放疗患者麻醉风险更高,对于术前放疗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在安全性比较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单侧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ASA Ⅰ~Ⅱ级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30例.A组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腰丛阻滞剂量为0.5%罗哌卡因20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为0.5%罗哌卡因15 mL;B组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试验量无异常后,给予0.5%罗哌卡因10~15 mL,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和手术结束时(T4)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同时记录舒芬太尼使用率及术后不良事件(恶心、瘙痒、低血压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0的HR、MAP、RR和SpO2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1、T2、T3和T4的H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4的MAP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舒芬太尼使用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恶心、瘙痒、尿潴留及低血压)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下肢手术中,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相比,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好,起效快,而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邓立强 《吉林医学》2011,(8):1516-1517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1.73%碳酸利多卡因组(A组)及2%盐酸利多卡因组(B组)各40例。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麻醉后3 min、5 min和1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改变,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在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较B组缩短(P<0.05)。麻醉后两组MAP均下降,但A组较B组出现得早。A组胎儿娩出的时间较B组短(P<0.05)。结论:1.73%碳酸利多卡因麻醉显效快,对新生儿毒性小,很适宜急诊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5.
陈鹏  陈军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5):274-275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为单纯全麻。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2分钟、进腹探查时、术中90分钟和拔管后抽静脉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结果 A组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术中E、NE极显著增高(P<0.01)。此外,A组心率慢于B组,血压亦低于B组(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减轻上腹部手术的应激反应,且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全组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8ml+生理盐水2ml;芬太尼3组:均用2%利多卡因8ml,分别加入2ml生理盐水含芬太尼50ug,75ug和100ug,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结果显示:芬太尼各组病人术中很少发生Ⅰ级和Ⅱ级疼痛或不适(P<0.01)。100ug芬太尼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但对产妇通气功能和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甚明显(P<0.05和P<0.01)。作者认为,50ug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已能明显增强利多卡因效果,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的3种不同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能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下肢手术病人90例,ASAI~II级,年龄20~65岁,体重42~65kg,随机分成3组(n=30):0.5%甲磺酸罗哌卡因组(A组)、0.5%左旋布比卡因组(B组)和0.5%布比卡因(C组)。行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A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最大Bromage评分为0级、I级的例数和与B、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A、C组(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0.5%甲磺酸的罗哌卡因、0.5%左旋布比卡因和0.5%布比卡因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能满足下肢手术的要求,均有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3种药物麻醉效能相似。  相似文献   

18.
周荔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2):144-144,148
目的 探讨静脉疗法并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突症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采用静脉疗法并硬膜外神经阻滞,B组5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经1个疗程(3周)治疗,A组临床治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B组临床治愈23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静脉疗法并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独用硬膜外神经阻滞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胸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部(胸壁、胸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全组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阻滞方式,A组手术结束时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病人自控模式(LCP),B组术后病人感疼痛时单次肌注哌替啶50 mg。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术前两组各项生命指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前后六项指征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R、V、FEV1.0、SpO2、HR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0.01);手术前后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舒适状态及镇痛效果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部手术后病人PCEA优于临时注射哌替啶镇痛,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颈段硬膜外麻醉在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将6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颈段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1%利多卡因组(A组),1.2%利多卡因组(B组),1.5%利多卡因组(C组)。记录硬膜外阻滞产生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起效和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及术中HR、BP、SPO_2改变及麻醉质量评价。结果:A组和B组比C组阻滞效果差、阻滞平面低,牵拉反应相对明显,使用剂量相对多,A组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