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于1986年对1966~1982年间单侧听神经瘤切除后250例病人中的128例进行 CT 检查,其中术后10年以上者30例,其余者为术后4年以上。其中为保存听力而保留耳蜗神经者100例。128例中听神经瘤复发16例(12%)。经迷路进路手术50例。复发7例;经乙状窦后进路66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听神经瘤切除术均由颅后窝、迷路和颅中窝三途径进入手术。各途径均有其优缺点。经内耳道听神经瘤切除(DiTullio等),易识别面神经内耳道段。颅后窝进入,可早期定位面神经。颅后窝和经迷路联合进路(Glasscock)则能保留乙状窦,且可较好地暴露脑干,适于大听神经瘤切除。颅中窝进入用于内耳道内的小听神经瘤,术后可能保存听力。作者自1978至1980年间,取半坐位经颅后窝进路先后进行了74例听神经瘤切除术。无一例死亡,并发症亦少。其中脑脊液耳、鼻漏7例。脑膜炎3例和术后出血2例。术后无脑干梗塞形成。74例患者中,73例均一次手术切除肿瘤。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经迷路进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4例,经乙状窦后进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1例,面神经功能保留9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依据听力情况及肿瘤大小来决定手术进路,术中面神经监测、熟悉的解剖及良好的显微手术技巧是保证肿瘤全切、减少面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听神经瘤手术主要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和保留面神经功能。近10年来,对手术病人同时予以保存听力引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但除个别病例外,目前对此类病人的肿瘤复发率和听力保持的远期效果缺少研究。该作者自80例桥小脑肿瘤中选择22例行保存听力的手术。其中20例为听神经瘤,2例脑膜瘤。该组病人听力损失平均小于60dB,肿瘤小于2cm,均行枕下进路手术,所有术后保存听力的病人每年行纯音测听、语言测听、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和CT检查。22例病人中11例术后有保存听力,在3~5年观察中,其中2人死于冠状动脉性疾  相似文献   

5.
听力保护已成为现代听神经瘤外科治疗所追求的目标,低风险完整切除听神经瘤并保存面神经已成为可能。保护听力的听神经瘤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颅中窝进路和乙状窦后/枕下进路。乙状窦后进路对内听道底暴露受限,不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颅中窝进路能良好暴薅内听道底,但当肿瘤突向后颅窝时,解剖上会受到限制。Hitselberger和Pulec于1971年开创迷路后进路用于功能性前庭神经切除术,在某些选择性听神经瘤病例中这种术式曾被采用。该文报告6年间采取经乳突迷路后进路治疗听力良好的听神经瘤患者22例,女性14例,男性8例;右侧10例,左侧12例;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检查手段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对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而对肿瘤切除后的听力保存则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该文对不同手术入路的听神经瘤手术后听力保存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耳蜗神经与肿瘤之间粘连的意义进行评价。1998年11月~2001年1月在所治疗的63例听神经瘤患者中30例行听力保存手术,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8岁,平均48.9岁。10例采用中颅窝入路,20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27例进行了肿瘤全切除,3例因肿瘤与面神经及耳蜗神经有严重粘连而行次全切除。术前听力A级17例,听力B级13例。术后患者的纯音听阈均值在50dB以…  相似文献   

7.
听神经瘤摘除取哪条途径最好,迄今各家仍有争议,本文作者赞成经颞叶进路。作者们从1980年7月到1985年2月,共收治听神经瘤67例,其中60例施行了手术,前10例取坐位的枕下进路,后50例为颞叶进路。听神经瘤手术要点有三:第一肿瘤完全切除,没有死亡和大的后遗症;第二保持面神经功能;第三尽量保存听力。开始施行枕下进路是因为对颞叶进路的  相似文献   

8.
显微手术切除被普遍认为是大多数听神经瘤 (前庭雪旺氏瘤 )的常规治疗 ,但由于手术可有严重的并发症 ,如 :损伤面神经及其他颅神经 ,甚至大脑、小脑等 ,故对一部分病人来说 ,保守治疗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该研究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总医院和西部医院耳鼻喉科和神经外科 1987~ 1998年 72例单侧听神经瘤的保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听神经瘤的自然病程和保守治疗的结果。该组病人采取保守疗法的指征是 :全身情况差 ;年龄较大 ( 65岁以上 ) ;病人不同意手术 ;肿瘤体积较小 ;症状轻或无症状的内听道肿瘤 ;肿瘤位于唯一听力耳或较好听…  相似文献   

9.
经中颅窝或枕下进路切除听神经瘤(简称AN)保存听力是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作者复习文献:1968~1986年间经中颅窝进路切除AN常小于1.5cm,术后有21~47%的患者获可用听力。经枕下进路的资料有限,1977~1986年间有0~30%的患者获有用听力。作者对220例确诊为AN患者中有有用听力的34例行保存听力手术。经中颅窝进路有20例,肿瘤除1例稍大外,皆小于1.5cm,4例为双侧。此20例中16例(80%)保留蜗神经,10例(50%)获可测听力,按50/50法则(0.5~4KHz纯音  相似文献   

10.
自 60年代起 ,经迷路进路切除听神经瘤已成为日趋普及的方法 ,多数神经耳科学医师对无望保存听力的患者常选择此术式。为全面评价经迷路进路手术的适用性 ,以助于选择最佳手术进路 ,对 1982~ 1996年进行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共 2 58例 ,年龄 14~ 86岁 ,平均 51岁 ,55%为男性 ,52 %的肿瘤位于左侧 ,肿瘤大小平均18.6mm,术前纯音听阈 ( 50 0 ,10 0 0 ,2 0 0 0及 30 0 0 Hz听阈均值 )为 60 d BHL。手术采用常规方法 ,并用肌肉填塞咽鼓管 ,用腹部脂肪封闭中耳及乳突腔 ,于 1986年起进行术中面神经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切除的手术技巧和术中面听神经保护要点及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221例单侧听神经瘤病例,其中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183例(占82.8%),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全程行面、三叉神经/和听性脑干反应监测。结果肿瘤全切及近全切除共199例(占90%),次全切除共22例(占10%)。面神经解剖保留201例(占91%),功能保留183例(占82.8%)。耳蜗神经功能保留33%。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主要方法,听神经瘤的治疗策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目的是患者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作者回顾了听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史,认为近20年来,随CT、RMI的出现,可诊断直径小于0.75cm及内听道内的听神经瘤。故使手术能彻底切除肿瘤,绝少有死亡及并发症,并保存听力及面神经功能。本文总结了80年5月到87年2月25例听神经瘤经耳鼻喉科及神经外科联合手术的病人,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岁。随访2个月到6年。术前症状:100%病人有听力下降,56%有耳鸣,44%有头晕或共济失调,16%有真性眩晕;听力下降平均为51个月,其中64%病人>2年,24%病人>5年以上。查体:63%病人Romberg's征阳性;28%有角膜反射减弱,28%有面部麻木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60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和经迷路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最大径6.2 cm×6.0 cm,骨窗3 cm×3 cm~5 cm×5 cm,术中注意肿瘤与蛛网膜的边界,并沿该边界分离并切除肿瘤,锐性分离面神经;磨开内听道,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内听道内肿瘤。注意保护重要血管、后组颅神经及脑干。结果肿瘤全切除57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83.3%,手术死亡1例。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Ⅳ级31例,Ⅲ级19例,Ⅱ级9例,Ⅰ级1例。随访1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切除肿瘤,大大提高了面神经保全率,具有微创特点,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一些学者在研究听神经瘤与蜗神经和内耳道底侧壁的关系后认为,保存听力的手术易导致肿瘤复发。作者对351例听神经瘤进行手术治疗,其中66例保存第Ⅷ神经,其中37例术后随诊5年以上。统计分析28例(76%)患者,手术时听神经瘤平均1.1cm,术后随诊5~13年,经CT及MRI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作者认为行保存听力的听神经瘤手术的病例选择为,肿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分期及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分期方法及其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收治的109例听神经瘤病例,按肿瘤大小分为1~5期,3例采用观察方法,106例分别采用扩大迷路进路、乙状窦后进路及颅中窝进路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切除程度、面神经功能保留程度、听力保留程度等评估手术结果。结果肿瘤全切率为95%(101/106);面神经保留率96%(102/106),迷路进路或扩大迷路进路患者面神经功能优良率(1~2级)为56%,可接受率(1~4级)为86%:听力保存率为42%。结论听神经瘤的统一分期可以帮助选择治疗方案、评估手术效果,对临床治疗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听神经瘤切除要保存听力是绝对不可能的,许多学者主张直径在4cm以上的听神经痛采取经迷路切除术,其优点是能较早地识别面神经远端。切除肿瘤且不需作小脑部分切除。回顾1982~1990年间167例经迷路切除的大听神经瘤(>4cm),目的是估价经迷路切除大听神经痛的效果。病人年龄15~83岁,平均43岁(男49%,女51%)。听力损失(77.2%),眩晕(9.6%),耳鸣(4.8%),面瘫(3.6%),头痛(O.7%),其他(4.2%)。肿瘤完全切除的159例(95%),面神经解剖学上保持完整的153例(gi.6%),54例(32.3%)有不同程度损伤,1…  相似文献   

17.
用术中面神经刺激预测听神经瘤术后的面神经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4年起运用面神经监测器研究了121例行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并在术中行面神经监测的病人,其中44例病人有完整的分析资料。这44例中,29例病人行听神经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25例是经迷路径路,19例经乙状窦后径路。肿瘤大小从4mm~6.3cm。每个病例在手术中都保存了面神经的连续性。术中面神经监测使用的是Silverstein面神经监测/刺激仪S8型和Brakmann肌电图监测器(EMG)。  相似文献   

18.
听神经瘤的发病率居颅内肿瘤第三位,是桥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1].有关听神经瘤的治疗方式包括密切随访、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多数耳外科、脑外科专家认为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治疗方式.具体手术方式分为牺牲听力(经迷路进路和经耳囊进路等)和保留听力(颅中窝进路和乙状窦后进路)两大类,而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残余听力是选择手术进路的主要参考因素[2].评估手术效果包括降低死亡率、提高全切率、提高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和听神经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瘤的再手术(附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听神经瘤手术的临床疗效,对158例听神经手术后11例再次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肿瘤大小,切除方式以及手术进路与临床症状复发密切相关,肿瘤越大,复发机会越多;大部切除;次全切除及全切除的复发再手术率分别是19.4%、13.2%和0,迷路后进路手术复发再手术率最高,达33.3%,防止临床复发最根本的措施是术中尽量减少肿瘤残留,力争全切。为达此目的要求早期诊断,选择适当的手术进路,对不能  相似文献   

20.
由于手术技巧和监测技术的进步,近30余年听神经瘤摘除术的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相应地,许多学者认为听神经瘤诊断一旦确立,即应施行手术治疗。另有一些学者则对肿瘤切除持慎重态度,认为对部分患者(如老年人)可进行观察。本研究目的即在于探讨听神经启的自然生长规律以及临床追踪过程中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结果。病例来自1973~1993年间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听神经瘤患者,共123例(127故肿瘤),男66例,女57例;年龄12~周岁,平均588岁。根据定期进行的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判断肿瘤直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