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提高县级疾病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决策能力培训效果。方法通过培训前后的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前后的专业技能水平及培训满意度,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培训,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及格率从40.79%提高到100.00%,平均分从55.06分提高到81.63分,统计分析显示,培训前后的专业技能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培训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学专业、从事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培训后学历高、所学专业为预防医学、从事业务为流行病学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5);80%以上的学员对培训的效果感到满意,提示教与学都达到了预期设想的目标和要求。结论提高县级疾病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决策能力培训的模式和方法是有效的,该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分析决策能力试点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6月,受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我们在湖北省进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的试点研究,希望通过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分析决策能力的培训,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好、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骨干队伍,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在应对该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分析决策能力.为评价培训效果,给推广该培训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本对开展分析决策能力培训前后的专业技能测试结果及学员满意度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决策能力培训效果。方法通过专业技能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前、培训后及随访时的专业技能水平及培训满意度,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培训,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培训后的应急专业知识和自评价得分高于培训前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12个月后的应急专业知识和自评价得分与培训后相比出现轻微下降,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培训前的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超过85%的学员对培训效果和培训资源感到满意,提示教与学都达到了培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结论提高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决策能力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可行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叶酸对神经管畸形干预技术的培训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5县174名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水平及培训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并对培训效果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培训,学员的专业技能平均分从培训前的65.36分提高到培训后的81.67分,培训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学历高、工龄长、技术职称高、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人群(P<0.05);>87.93%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0.263)、工龄(OR=1.748)、文化程度(OR =7.098)、技术职称(OR=4.478)和从事专业(OR =6.211).结论 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培训模式和方法适宜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简称疾控)机构流行病专业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探讨提高克拉玛依市疾控专业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措施。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各级疾控机构从事传染病管理的50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应急能力评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知识技能等。结果调查的50人中,从事现场应急调查处置的有34人(68.0%),预防专业19人(36.0%),参加过培训的30人(56.0%),应急能力自评分在3分之内,应急能力一般。专业知识技能评价平均得分65分,及格36人,及格率72.0%。结论疾控专业人员应急能力及专业技术知识技能评分不高,人员培训不到位。今后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全省21市州和183县区疾控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9个方面。[结果]疾控中心在岗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83.44%);98.04%市区(县)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能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流病、实验室和消杀人员占在岗人员比例分别为26.34%、11.46%和17.24%。69.11%市、区(县)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级疾控可同时派出应急小组平均3.7支;92.64%的疾控中心参加过流感相关培训。[结论]四川省突发事件、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建设有较大提高,但在流感大流行应对预案体系建设、各级疾病控制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等方面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湖北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3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虽然较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暴发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员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仍普遍较低,尤其是对疾病监测数据的利用、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急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3.610)、文化程度(OR=2.685)、所学专业(OR=2.903)、从事业务(OR=2.069)、培训时间(OR=2.156)及培训层次(OR=4.122)。结论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改变人员配置,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广西边境地区22所县级疾控机构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应急组织体系、监测预警能力、技术实施能力、资源储备能力等。结果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卫生应急运行机制不健全、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不符合工作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人员装备和物资储备明显不足、卫生应急演练开展较少及种类单一等问题。结论广西边境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应针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的应急现场处置与实验室检测能力,2004年在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培训项目(应急培训项目),培训内容涉及11个公共卫生专业领域,接受培训学员1 255人次.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培训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脂干预技术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培训前后专业技能水平及培训满意度,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通过培训,学员的专业技能平均得分从64.58分提高到85.71分,培训前后的专业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6~23.076,P< 0.01).培训后在县级单位工作、学历高、职称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西医治疗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程度高于其他人群(F=2.956~7.546,P<0.05);同时,90%以上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单位(OR=2.129,95%CI=1.527~2.969)、文化程度(OR=2.607,95%CI=2.222~3.064)、技术职称(OR=2.525,95%CI=1.839~3.468)、从事业务(OR=3.182,95%CI=1.458~6.942)和执业类别(OR=0.316,95%CI=0.163~0.615)等.[结论]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培训模式和方法适宜在农村扩大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