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仙人掌治疗动静脉内瘘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因内瘘穿刺致血管外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仙人掌局部外敷患处,对照组20例采用50%硫酸镁局部外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仙人掌治疗动静脉内瘘外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采用前臂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建立血管通路的11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建立前臂内瘘的血管条件、手术方式、近远期通畅率、并发症及临床处理原则等.结果:112例患者中,111例手术成功建立血管内瘘,手术一次成功率99.1%(111/112).4周内内瘘栓堵者5例,内瘘初级通畅率94.6%(106/112).其中1例通过药物溶栓获得再通,4例通过原切口行内瘘重建获得再通,累计次级通畅率为99.1%(111/112).动静脉吻合口狭窄致血栓形成是内瘘闭塞最常见因素,感染居其次.内瘘使用后0.5年和1年通畅率分别为97.3%(109/112)和95.5%(107/112).结论:前臂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上肢的血管储备,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选.良好的血管条件和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是保证内瘘成功和长期通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使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作内瘘更易成功。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3~5cm,两端分别插入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近心端,使之端端对接后间断缝合,避免了因血管太细缝合困难及手术显微镜下缝合的技术要求。结果:52例尿毒症患者,头静脉直径〈1.5mm,51例一次缝合成功,仅1例因桡动脉痉挛手术失败。维持血液透析8月内未见闭塞。最长使用已达10年。血流量符合血液透析要求。结论:本缝合法不需特殊条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血管。  相似文献   

4.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施行动静脉内瘘术985例,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术中,前臂动静脉703例,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或端-端连续外翻吻合;肘部自体动静脉内瘘198例,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与肱动脉行端-侧连续外翻吻合;PTFE人造血管内瘘84例,前臂作“U”形皮下隧道,置入PTFE人造血管20—35cm,动脉端人造血管与肱动脉行端-侧吻合,静脉端与肱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结果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术后1周内瘘口震颤消失52例,彩超发现瘘口狭窄,有血栓形成,行二次手术,重新吻合后均获成功。应用人造血管内瘘术后肢体肿胀较明显。内瘘3周后开始使用,首次穿刺透析血流量大于200ml/min,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是动静脉内瘘术的首选术式,吻合口径5mm较合适,人造血管内瘘对上肢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后3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做参考.方法 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3种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241例),根据其自身血管条件、原有内瘘情况、血管彩超等检查结果,施行以下3种之其中一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原有内瘘近心端重新吻合血管(92例)、使用取栓管球囊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内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87例),另选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62例).随访2年,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通畅率、平均血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5%、94.2%、96.8%,2年通畅率分别为80.4%、82.7%、80.6%,2年平均内瘘血流量分别为(250±24) ml/min、(240±21)ml/min、(230±16)ml/min,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均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窃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动静脉内瘘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应依据血管条件选择手术方式来重建血管通路.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内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血管资源,可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不同手术方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不同手术方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8例动静脉内瘘手术及非动静脉内瘘手术血液透析病例,对其心功能变化进行分析。观察其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吻合口直径及吻合口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术后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值明显增高,吻合口直径,吻合口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功能有一定影响,不同动静脉内瘘方式,影响程度不一样。以端侧吻合最佳,侧侧吻合次之。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85年1月~1996年3月为1256例慢性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512例,上臂动静脉内瘘36例,下肢动静脉内瘘27例),大隐静脉搭桥1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动静脉内瘘18例,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100%,1年通畅率95.3%,3年通畅率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为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对国内外开展各种制作内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建立的内瘘会出现成熟不良,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及增加住院率。AVF的成熟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明确AVF成熟不良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本文就AVF成熟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后上肢肿胀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合并上肢肿胀的1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形成因素、手术方案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手术对策。结果瘘管狭窄占72.2%、通路同侧肢体中心静脉狭窄占11.1%、瘘管血流量过大占16.7%,通过近端动静脉内瘘重建手术上肢肿胀改善者11例、因经济原因选择结扎内瘘者2例。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正确选择手术血管、控制吻合口尺寸、注意静脉分支的处理是预防上肢肿胀的必要措施。采取内瘘重建、血管移植可以挽救绝大多数合并肿胀的内瘘。  相似文献   

10.
透析动静脉内瘘吻合失败及成熟不良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失败与成熟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8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内瘘吻合手术的成功率与成熟不良发生率;将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内瘘吻合手术成功率与青壮年组比较;同时观察动静脉血管病变对内瘘吻合手术与成熟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的内瘘吻合手术成功率为97.7%,内瘘成熟不良发生率为9.2%;老年患者的内瘘吻合手术失败与成熟不良发生率(17.1%)明显高于青壮年(5.7%);观察病例中由于血管因素导致手术失败与成熟不良共9例(90%,9/10)。结论:在做好充分的术前检查并熟练掌握手术方法的前提下,桡动脉头静脉标准内瘘的手术吻合成功率很高,但老年以及已有的血管病变是明显影响内瘘建立与成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双嘧达莫早期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62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在内瘘血栓形成20 h内常规应用喜疗妥霜荆局部涂搽、按摩,同时使用周林频普WS311型治疗仪弱档照射,治疗1周;观察组30例患者在内瘘血栓形成24 h内取尿激酶100 00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 ml从瘘口注入,未通者24 h后同法注入1次,再通后口服双嘧达莫1周.结果 对照组动静脉内瘘再通4例(12.5%),观察组再通24例(8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内瘘血栓形成24 h内采用尿激酶瘘口注射联合双嘧达莫口服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作为非手术早期治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仙人掌粉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仙人掌粉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对照组(D)、仙人掌喂养组(X).D组和X组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C组、D组大鼠喂基础饲料,X组大鼠喂仙人掌粉(5.00 g·d-1·只-1)和基础饲料,喂养12周.分别于4周、8周、12周时测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尿量、尿蛋白定量;处死大鼠后取左肾做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变化.结果:实验结束时 X组与D组大鼠比较: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尿量、尿蛋白定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X组与C组大鼠比较:除血肌酐外,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X组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较D组大鼠轻微,但与C组大鼠比较仍存在病理改变.结论:仙人掌粉有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Subxiphoid pericardiotomy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is a safe procedure. Not only does it appear to be safer than aspiration, but it yields more information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obtain pericardial tissu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is lower using subxiphoid pericardiotomy. For these reasons it is the technique of choic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traumatic pericardial effusion.  相似文献   

15.
16.
17.

Background  

Fistula-in-ano is a common medical problem affecting thousands of patients annually. In the past, the options for treatment of fistula-in-ano were limited to fistulotomy and/or seton placement.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lso include muscle-sparing techniques such as a dermal island flap, 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 fibrin sealent injection, anal fistula plug, and most recently 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 (procedure). This study seeks to evaluate types and time trends for treatment of fistula-in-ano.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提高肛瘘的一次性治愈率.减少肛瘘术后复发率.分析肛瘘再手术的原因。方法:1998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曾在外医院行肛瘘手术后又复发肛瘘病例45例.用亚甲蓝和过氧化氢混合液作外口注射染色加探针寻找内口.切开瘘道清除腐朽坏死及瘢痕组织后.抗生素冲洗伤口后作一期缝合.内口切开引流或切开挂线引流。术后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加中药薰洗、坐浴。结果:45例全部临床治愈.治愈率达100%。结论:肛瘘手术完全能一次治愈。关键在于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内口(原发感染灶)与合并症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