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血糖仪测定血糖值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研究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静脉全血糖与生化法测定静脉血糖之间的差别及相关性,探讨血糖仪测静脉全血糖的可靠性。方法:用乐康全(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肘静脉全血糖(VBG)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CBG)52例,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静脉血清糖(VSG),结果:VSG高于VBG11.2%,P<0.05;CBG高于VSG10.4%,但P>0.05;CBG高于VBG,P<0.01,VSG与VBG、CBG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结论:应用血糖仪测微量血糖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疼痛少的特点,作为糖尿病血糖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血糖仪测静脉全血糖可靠性较差,宜适用于监测毛细血管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0.1%洗必泰来替代75%酒精做末梢血糖检测时皮肤消毒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盲法对同一患者的同一只手的无名指和中指末端分别用0.1%洗必泰和75%酒精消毒,在短时间内测试其末梢血糖值。观察患者的血糖值、疼痛感和有无感染迹象。结果2种消毒剂对同一时间血糖值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的患者愿意用0.1%洗必泰作为检测末梢血糖时的皮肤消毒。结论0.1%洗必泰作为检测末梢血糖时的皮肤消毒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进一步确定指间毛细血管血糖(capillary whole blood glucose,CBG)的可靠性,我们将CBG与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糖(venous blood glucose,VBG)值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两种皮肤消毒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75%的乙醇与0.75%的碘酊对末梢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血糖仪测定糖尿病患者随机毛细血管血糖(CBG)共20例,同时抽取2 ml静脉血测定静脉血糖(VBG)。结果:静脉组血糖与碘酊组末梢血糖的差值为1.89,与乙醇组末梢血糖的差值为1.3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5%乙醇与0.75%碘酊都为皮肤消毒剂,但乙醇对末梢血糖结果影响较小,因此75%乙醇作为皮肤消毒剂在监测末梢血糖时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餐后2小时末梢全血糖(CBG)、静脉全血糖(VBG)及生化法测定静脉血清糖(VSG)三者之间的差别。方法用德国罗氏活力型微量血糖仪测CBG及VBG与日立公司HI2TACHI717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VSG进行了对比。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餐后2小时末梢血全血糖可以反映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微量血糖仪的准确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对血糖的自我监测,有助于糖尿病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种血糖仪检测方法与生化仪血糖检测进行比对,对结果、临床可操作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取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共61例,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置于含有EDTA-K2的抗凝管中颠倒混匀。取1滴静脉血用血糖仪测静脉全血血糖(VBG),剩余标本离心取血浆用生化仪(日立7600)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VPG)。抽取静脉血后5min内用同一血糖仪检测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BG)。以VPG为参考标准,分别计算血糖仪VBG和CBG的偏差;用统计软件分别进行VBG或CBG与VPG的相关性分析;针对VBG和CBG绘制Parkes误差网格图,判断数据的临床接受程度。结果使用罗氏公司的Accu-Chek Performa血糖仪检测静脉血糖或毛细血管血糖与生化方法血糖比对,结果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991和0.989),偏差范围均能达到国家标准,所有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结论便携式血糖仪检测静脉血糖与生化血糖结果比对,因标本来源一致、操作流程简单、可人为制造过高或过低血糖样本,故建议医疗机构采用该方案进行定期比对实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用75%乙醇与安尔碘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后对快速血糖数值结果是否有差别。方法:取住院糖尿病患者90例,同时测其末梢血糖及静脉血糖。末梢血糖以两种消毒剂消毒皮肤后分别测定。结果:安尔碘消毒皮肤后测得的末梢血糖与静脉血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醇消毒皮肤后测得的末梢血糖与静脉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乙醇消毒皮肤不会影响末梢血糖的准确性,而用安尔碘消毒皮肤对末梢血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拜安捷2便携式血糖检测仪(血糖仪)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选择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同时采用血糖仪检测空腹末梢血糖,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血糖仪批内变异系数(CV%)1.1%-3.5%;批间变异系数1.0%-2.9%,生化分析仪2.0%-8.6%;血糖仪(Y)与生化仪(X)的回归方程为Y=0.8695X+0.3083,r=0.9592,tr检验P〈0.01,相关系数有高度统计学意义;HCT为25%。35%、35%。45%、45%-55%的各组中,血糖仪为8.434-4.23mmol/L、8.484-3.91mmol/L、9.464-3.44mmol/L,生化分析仪为7.224-3.19mmol/L、7.68±3.56mmol/L、9.244-3.28mm01/L.组间比较P〈0.05。结论拜安捷2便携式血糖仪具有准确度可靠、精密度良好、抗HCTTg平变化的能力,具有免调码技术、操作简便、所需血量少,适合床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别,探讨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拜安易快速血糖仪测定15例新生儿(A组)和30例非新生JL(B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血糖(CBG),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的静脉血清血糖(VSG),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CBG与VSG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高度相关(P〈0.001)。结论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减轻了患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疼痛,而且该方法快速、简便,采取必要措施可获取可靠结果,符合儿科临床血糖筛查要求。  相似文献   

10.
血糖监测仪性能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及影响其测定的有关因素。方法使用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监测仪及血糖仪配套试纸所测毛细血管全血糖(CBG)结果,与同时收集并在美国强生Vitros250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测的静脉血浆糖(VPG)结果比较,并且对血糖仪的总重复性、同一血标本不同体积、贫血标本、不同抗凝剂标本等进行了摸索,探讨对血糖仪测定的影响。结果(1)CBG与VP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仪的精度较好,总重复性变异系数(CV)为1.6%;(3)标本体积在10~50μL,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氟化钠对血糖仪测定有负干扰,结果偏低;(5)使用者的熟练程度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熟练者与非熟练者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测定CBG简便、快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床旁监测或家庭使用,并可用于糖尿病的筛选普查、急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5%葡萄糖注射液对腹泻患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与10%葡萄糖注射液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对照组(25例)静脉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测定患儿给药前、给药后15、30、60min的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结果:实验组血糖和血胰岛素的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100ml剂量中5%葡萄糖注射液对血糖和血胰岛素的影响小于10%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血糖监测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方法抽取广东省32所三级甲等医院999名临床护士,采用自设糖尿病血糖监测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血糖监测与管理知信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血糖监测与管理相关知识得分为(41.12±6.97)分,血糖监测管理态度得分为(46.11±3.89)分,血糖监测行为得分为(45.36±4.67)分。工作年限、学历和培训途径是其影响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对血糖监测知识掌握仍不理想,血糖监测的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培训是提高临床护士血糖监测知信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快速血糖检测仪进行床旁检测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调查使用快速血糖仪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探讨其解决方法。方法 通过调查 ,了解所使用的快速血糖仪的品牌、操作人员的现状、培训方法、质量控制等。结果 目前使用的快速血糖仪品牌混杂 ,操作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 ,质量控制方法也不完善。结论 为了发挥快速血糖仪的优点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同一医院应尽可能使用同一品牌的快速血糖仪 ,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的专业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使用及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医院使用过便携式血糖仪的26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在便携式血糖仪的选择、操作及管理现状,以及临床护士便携式血糖仪相关知识的培训方面均有问题存在。结论:应加强对便携式血糖仪的安全管理及临床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嘉兴地区糖尿病患者血糖仪持有及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血糖仪持有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电话询问方式了解40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仪持有情况,并对其中32例血糖仪持有者进行血糖监测频率、监测时段、有无血糖记录、定期血糖仪质控检测、血糖仪来源等进行调查.结果血糖仪持有率低,占8%;32例血糖仪持有者中仅2例在监测频率、监测时段、血糖记录、定期血糖仪质控检测方面符合要求,占持有者的6.3%.结论血糖仪的持有率及使用率均低,对患者应加强血糖自我监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烧伤患者静脉血糖与末梢血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烧伤后由于葡萄糖的生成增多,利用下降,可导致血糖升高[1]。高糖血症是烧伤早期的共同特征,与烧伤的严重程度有关[2]。烧伤后的糖代谢障碍造成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免疫力下降,导致细菌感染易于发生并且难于控制[3],因此,烧伤患者,特别是危重烧伤患者必须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发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不同更换时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次性心电电极片在临床使用十分广泛,因其具有使用方便、不必消毒、粘贴牢固、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特点而受到特别重视。经调查,国内一次性心电电极片的更换时间为24~72h,但患者常会出现皮肤过敏及监测效果不理想等现象。更换过于频繁,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使用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监测效果,引起皮肤过敏。为了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保障心电监测效果真实有效,2005年4-5月,我院进行了有关一次性心电电极片更换时间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咏莉  叶山东  陈燕  谈敏 《临床荟萃》2004,19(7):380-383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人群胰岛 β细胞功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2 2 6例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2小时血糖 (PPG)分为 5组 ,第 1组 :PPG <7.8mmol/L ;第 2组 :7.8≤PPG <11.1mmol/L ;第 3组 :11.1≤PPG <14 .0mmol/L ;第 4组 :14 .0≤PPG <16 .0mmol/L ;第 5组 :PPG >16 .0mmol/L。受试者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计算Homaβ细胞功能指数 (HBCI)、糖负荷 30分钟胰岛素增值与30分钟血糖增值的比值 (ΔI3 0 /ΔG3 0 )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INSAUC)。结果 ①当PPG <14mmol/L时 ,随着PPG升高 ,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逐渐上升 ,OGTT 2小时胰岛素 (PINS)开始随着PPG升高而升高 ,当PPG >14mmol/L时明显降低 (P <0 .0 5 )。②随着血糖水平升高 ,HBCI和ΔI3 0 /ΔG3 0 呈依次降低趋势 ;INSAUC在第 2组达到高峰 ,其后随着血糖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结论 较低浓度葡萄糖促进胰岛素分泌 ,当PPG >14mmol/L时高浓度葡萄糖抑制胰岛素分泌 ,表现出葡萄糖毒性作用。随着血糖水平升高 ,胰岛 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术前静脉输注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新生儿血糖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300例,所有产妇麻醉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禁食8小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0例,三组均于术前3h开始静脉输液,持续至手术开始,其中A组输注不含葡萄糖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B组输注5%乳酸钠林格葡萄糖注射液500ml,C组输注1%乳酸钠林格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统计分析各组术前10min产妇静脉血血糖、胰岛素值,胎儿脐动脉血血糖、胰岛素值,新生儿出生后0.5h血糖值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组的产妇术前10min静脉血血糖值(mmol/L)、胰岛素值(uU/ml)、胎儿脐动脉血血糖值(mmol/L)、胰岛素值(uU/ml)、新生儿出生后0.5h血糖值(mmol/L)、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60±0.65、16.97±4.98、4.30±1.03、12.29±2.40、2.80±0.37、32.00),B组的为(5.69±0.88、29.66±8.68、5.78±1.00、23.98±4.03、3.12±0.39、11.00),C组的为(5.51±0.61、25.48±6.14、5.60±0.98、17.78±3.88、3.37±0.52、3.00),三组相比发现,在产妇术前10min静脉血血糖值、胎儿脐动脉血糖值方面,A组显著低于B和C组(P<0. 05),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在产妇术前10min胰岛素值、脐动脉血胰岛素值方面,A组显著低于C组,C组显著低于B组(P<0. 05);在产后0.5h写生而血糖值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方面,A组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C组(P<0. 05)。结论:择期剖宫产术前3h静脉滴注1%乳酸钠林格葡萄糖溶液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