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彭历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30-131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新模式在临床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12月科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2年1~12月实施护理管理新模式,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及安全事件解析,并结合临床核对流程督查等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通过考核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观察实施前后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护理安全隐患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护理安全隐患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实施护理管理新模式有效提高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孙淑贞 《临床医学》2013,33(8):124-125
目的 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53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详细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脑血管病530例患者经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有14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40例患者得以痊愈出院,6例患者未痊愈.结论 对脑血管病患者实行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有助于治愈率的提高及并发症的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建立护理标识系统前后1年患者1 000例,将护理标识系统建立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护理标识系统建立后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500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一鳃裂瘘管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11年9月17例第一鳃裂瘘管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随访1~48个月,所有第一鳃裂瘘管患者临床治愈率100%.结论 第一鳃裂瘘管发病率低,手术难度大,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7月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前患者460例,对其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使用移动护理信息后患者476例,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临床,比较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前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利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12月血液透析室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遵医行为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减低和护理差错降低,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提高患者透析和生存率有重大意义,是全面提高血液透析整体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重型H1N1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与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13例重型H1N1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死亡1例,余均治愈出院.提示重型H1N1患者通过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洁  薛静  佟焕卓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32-183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1~12月54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6个月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后,54例老年COPD患者FVC、FEV1、FEV1/FVC、MMEF及PEF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均有所改善(P<0.05);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其临床疗效、肺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FEV1、FVC和FEV1/FVC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FEV1、FVC和FEV1/FVC肺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率为98.44%,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们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20例,经过抗病毒、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科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I临床资料,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均行一般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护理及给予患者出院指导等.结果 80例骨盆骨折患者均随访1个月~2年,依Matt评分标准,经相应的护理后,恢复情况为优者58例占75.3%,良17例占22.1%,-般2例占2.6%,其中3例占3.8%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最终因伤势过重死亡.结论 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加快其生理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实施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120例,将2011年1~6月患者54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患者572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并发症护理方法,即术后严密监视患者,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相应护理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从患者入院时起,分为术前、术时及术后护理,减少或避免可能引起并发症发病的因素.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5例成人李斯特菌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5例成人李斯特菌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经积极的诊疗和护理,2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脑积水,1例患者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李斯特菌脑膜脑炎病情凶险、进展快,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延缓病情、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大肠息肉住院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7月收住我科的大肠息肉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将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收住我科的大肠息肉患者47例作为试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大肠息肉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不仅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还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对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术后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得到及时处理;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发现后及时给予加压包扎至血肿消失.结论 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重视术后的观察及护理,系统掌握其临床特点,针对不同穿刺途径实施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迅速有效地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科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I临床资料,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均行一般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护理及给予患者出院指导等.结果 80例骨盆骨折患者均随访1个月~2年,依Matt评分标准,经相应的护理后,恢复情况为优者58例占75.3%,良17例占22.1%,-般2例占2.6%,其中3例占3.8%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最终因伤势过重死亡.结论 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加快其生理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科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I临床资料,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均行一般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护理及给予患者出院指导等.结果 80例骨盆骨折患者均随访1个月~2年,依Matt评分标准,经相应的护理后,恢复情况为优者58例占75.3%,良17例占22.1%,-般2例占2.6%,其中3例占3.8%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最终因伤势过重死亡.结论 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加快其生理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研究内科综合护理存在的风险特点及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大内科病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15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本院大内科病区2008年1~12月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14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行一般性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护理风险事件频次减少,患者状况显著好转,临床无显著感染发生,用药错误现象减少,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中的应用,评价临床价值,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 对观察组28例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并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20例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血糖控制理想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理想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心脏介入患者手术安全并提供完整的护理记录,规范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设计了心脏介入治疗护理记录单,并用于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1月实施不同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介入治疗护理记录单内容见表1。2.临床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