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丹参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丹参素的浓度,比较丹参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评价丹参注射液中其他成分对丹参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iv给予丹参素钠或丹参注射液(丹参素30 mg·kg~(-1)),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高氯酸萃取后进行HPLC分析,测定血浆丹参素浓度.DAS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丹参素在0.5~80.0 mg·L~(-1)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2 mg·L~(-1).大鼠静脉给予丹参素钠和丹参注射液后的丹参素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两药t1/2a,AUC,CL等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中共存成分可影响丹参素的体内过程,加快其分布和消除.  相似文献   

2.
杨荣兵  周惠芬  张宇燕  杨洁红  万海同 《中草药》2015,46(18):2759-2763
目的研究葛根素、阿魏酸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单用以及合用后的药动学差异,分析2种成分相互影响情况。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葛根素组(50 mg/kg)、阿魏酸组(50 mg/kg)以及葛根素与阿魏酸合用组(50 mg/kg+50mg/kg),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后,尾iv给药,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测定血浆中葛根素、阿魏酸的质量浓度,应用DAS 3.2.6软件以及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的分析处理。结果依据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参数,葛根素单用组、阿魏酸单用组与葛根素与阿魏酸合用组比较,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消除半衰期(t1/2)、达峰浓度(Cmax)、一阶矩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MC)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葛根素组比较,合用组的葛根素血浆清除率(CL)、平均滞留时间(MRT)差异显著(P0.05);与阿魏酸组比较,合用组的阿魏酸MRT明显延长(P0.05)。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葛根素与阿魏酸合用能明显延长各自在血液中的MRT,呈现了药物相互作用后的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3.
刘嘉  狄留庆  单进军  静芸芸 《中草药》2009,40(1):106-108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瑞香素的测定方法,观察瑞香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组,分别ig瑞香素溶液250、312.5、375 mg/kg,尾iv瑞香素溶液50、62.5、75 mg/kg,HPI,C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DAS 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ig给药后符合单室开放模型;iv后也符合单室开放模型.结论 瑞香素在大鼠体内能快速分布并消除,两种给药途径瑞香素的体内药动学过程不同,静注和口服给药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黄玉荣  李全胜  刘昌孝 《中草药》2005,36(9):1352-1356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iv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125-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法(RA法)、三氯醋酸沉淀结合放射性检测法(TCA-RA法)研究重组水蛭素iv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结果大鼠iv0.5、1.0和2.0mg/kg重组水蛭素,以RA法检测,该药的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62.8、147.5和172.8min,AUC分别为264.9、429.9和1112.9(μg·min)/mL;以TCA-RA法检测,该药的t1/2ke分别为100、101和107min,AUC分别为160.7、327.7和551.3(μg·min)/mL。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均证明AUC与剂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大鼠iv重组水蛭素1.0mg/kg后用RA法和TCA-RA法测定不同组织的药物质量浓度,在各时间点以肾脏含药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肺、胃、脾、心、肝、性腺等组织次之,脑、脂肪最少。大鼠iv重组水蛭素1.0mg/kg后,用RA法测定不同时间段内尿、粪的放射性总量,在96h内70.16%放射性从尿中回收,1.35%从粪中回收到,24h内胆汁排泄量为3.46%。结论RA法和TCA-RA法测得重组水蛭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结果不同,但整体趋势一致;重组水蛭素主要由尿排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两组大鼠均ig给予黄连解毒汤(10.0 g/kg),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2、24 h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变化,绘制药-时曲线;测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合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给药后小檗碱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及模型组给药后的药效学指标变化,评价小檗碱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缺血疾病中的作用。结果小檗碱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快、维持时间长,表现出其体内较强的循环性特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后,对小檗碱吸收充分,血中MDA水平显著降低,时-效曲线呈现双峰现象。造模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能提高SOD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的时-效曲线也出现双峰现象。结论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可能与小檗碱在体内的水平有关,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与其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在肝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宁  夏珂  王业秋  陈曦  李秋红 《中草药》2011,42(8):1576-1579
目的研究逍遥散降酶的药效学、药动学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大鼠sc含40%CCl4的橄榄油溶液2 mL/kg,每2天1次,首次给药4 mL/kg,连续12 d。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降低量为药效学指标,进行逍遥散的药效学研究;通过PKSolver 2.0统计距分析求算相关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结果逍遥散的降酶时-效曲线具有显著的双峰特性,其td、t1/2(ED)、AUC、MRT分别为17.79 h、3.73 h、657.07 U.L?1.h、6.23 h。结论逍遥散在肝损伤大鼠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花红片的药效学与其主要成分槲皮素的药动学,探讨其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花红片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红片中有效成分槲皮素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以效应-时间、效应-血药浓度曲线进行相关分析;采用WinNonlin软件对药物效应-血药浓度进行PK-PD模型拟合。结果:花红片在1~3 h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与槲皮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达峰时间相比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痛阈提高百分率和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简单的最大效应模型;镇痛抑制率和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效应抑制模型。结论:花红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药效学与槲皮素药动学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吕良  张恒义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1):849-852
 目的 建立自由活动大鼠颈静脉血管微透析技术,比较大鼠在麻醉与清醒两种状态下丹参素药动学的差异。方法 设计颈静脉微透析组件,包括颈静脉导管、导管固定装置、阻塞管及软微透析探针,可预先手术将导管插入实验动物颈静脉,另一端用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在动物背部。另在下肢静脉处植入给药导管,一并在背部固定。 手术恢复后,将微透析探针沿导管插入血管,在动物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血液微透析采样。10只SD大鼠分两组,每组5只,作颈静脉微透析预处理后,通过给药导管按40 mg·kg-1单剂量静注丹参素,分别在麻醉与清醒状态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血液微透析,应用HPLC紫外检测器测定透析液样品中丹参素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成功获得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与麻醉状态下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计算得到大鼠在清醒与麻醉状态下丹参素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3 517.3±7 754.5)、(10 739.8±2 458.8) mg·min·L-1;MRT0-∞ (37.0±7.7)、(67.7±3.8) min;t1/2zeta(69.6±33.4)、(123.1±16.1) min;ρmax(290.0±90.3)、(256.4±15.5) mg·L-1;CLz(11.7±2.0)、(3.9±1.0) mL·min-1;Vssz (423.8±57.0)、(260.9±58.9) mL·kg-1结论 成功建立了自由活动大鼠颈静脉血管微透析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丹参素在清醒自由活动和麻醉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状态下的药动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取血等强应激可能影响药动学过程,因此自由活动大鼠血液微透析技术有可能成为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欣梦颗粒不同剂量给药后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1.25,2.50和5.00 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欣梦颗粒,RP-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丹参素的浓度,软件DAS 3.2.1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欣梦颗粒以1.25,2.50和5.00 g?kg-1的剂量给药后,丹参素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5.88±1.02,19.44±2.22和64.14±14.28 μg?mL-1?h;峰浓度(Cmax)分别为2.931±0.479,5.413±0.429和11.509±2.684 μ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0.0±5.4,60.0±9.7和115.0±31.3 min;半衰期(t1/2)分别为123.8±17.8,234.9±79.1和280.8±71.9 min,清除率(CL)分别为198±28,128±16和80±18 L?h-1?kg-1。增加给药剂量后,丹参素的AUC0-t、Cmax均增大,但均与剂量不成线性关系,且Tmax和t1/2均延长,CL减小。结论 在1.25~5.00 g?kg-1剂量范围内,剂量对欣梦颗粒中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丹参素呈现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青娥丸方有效成分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青娥丸方中3种有效成分京尼平苷酸、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其抗骨质疏松作用的相关性。该实验通过大鼠灌胃给药青娥丸生品与盐炙品后,选取不同时间点进行眼眶取血,采用U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京尼平苷酸、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药物浓度,绘制药-时曲线;以成骨细胞的增殖率为药效学指标,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含药血清作用于成骨细胞后的增殖率,绘制时-效曲线。比较时-效曲线和药-时曲线可以发现,在成骨细胞的增殖率达到峰值时,京尼平苷酸和补骨脂素的血药浓度也在峰值附近,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异补骨脂素的血药浓度峰值相对于药效峰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将青娥丸生品及盐炙品各成分的时-效曲线与药-时曲线进行拟合,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盐炙品组各成分的相关性略高于生品组。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青娥丸中京尼平苷酸、补骨脂素的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与生品相比,青娥丸盐炙品中两者的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龙脉宁方中葛根素在正常及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龙脉宁方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相关性。该文建立了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FFLMN提取物溶液后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HPLC-UV检测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比较灌胃相同剂量FFLMN龙脉宁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体内药动学差异。同时,采用酶标仪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IL-6及SOD活性,绘制药-效曲线。结果表明,正常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血浆中葛根素浓度药动学均符合二室模型,比较2组主要药动学参数,葛根素在正常AUC0-∞=(11.451±3.228)mg·h·L~(-1),AUC0-t=(14.047±3.765)mg·h·L~(-1),Cmax=(5.623±1.40)mg·L~(-1)。治疗组AUC0-∞=(68.849±50.396 9)mg·h·L~(-1),AUC0-t=(58.312±45.802)mg·h·L~(-1),Cmax=(18.456±7.517)mg·L~(-1)。血浆中SOD水平显著升高,IL-6浓度显著下降。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复方龙脉宁中葛根素在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血药浓度高,消除速度慢,生物利用度高,血浆中葛根素浓度与龙脉宁方抗心肌缺血作用有关,能够升高SOD水平,抑制IL-6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黄连解毒汤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珏  路通  谢林  刘晓东 《中草药》2011,42(10):2042-2046
目的研究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后,血清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经时变化及抗氧化作用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同步监测血清黄芩苷、汉黄芩苷的水平,求算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并将含药血清抗氧化作用的效应-时间曲线下面积(AUE)与对应的AU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的lgAUC-AUE均呈近似"S"形曲线。结论 HJD、黄芩提取物及黄芩苷的抗氧化作用与血清黄芩苷、汉黄芩苷水平呈正相关,黄芩苷可能是HJD及黄芩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汉黄芩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苏合香预处理对健康大鼠生理状态下的安全性及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病理损伤状态下的反应性,初步探索苏合香药理预适应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为阐明苏合香"开窍"作用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Vehicle)及苏合香各剂量组[Storax 0.1、0.2、0.4、0.8、1.6 g/(kg·d)]。监测预给药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肾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性。预给药5 d后,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LDF)监测脑血流以评价、筛选模型,于缺血24 h时评价药效:改进的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半球水肿率,并计算总死亡率,同时检测凝血四项以观察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凝血功能。[结果]Storax 1.6 g/(kg·d)组连续灌胃给药数日后,大鼠体质量较同时同点其他各组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尿素(CREA)水平显著升高(P0.05),故于后续实验中取消该组以确保用药安全;与对照组比较,Storax 0.1、0.2、0.4、0.8 g/(kg·d)各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后半球水肿率及神经功能评分(P0.05),Storax 0.2、0.4、0.8 g/(kg·d)各组能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比(P0.05),并有降低死亡率的趋势;Storax 0.2、0.4、0.8 g/(kg·d)各组能显著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P0.05)。[结论]苏合香药理预适应可使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显示其潜在的抗脑缺血作用前景,其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可能与苏合香通过改善缺血后血液高凝状态而改善脑血流有关,或为苏合香"开窍"机制之一;Storax 0.8 g/(kg·d)组同时具有药理作用及部分毒理作用,Storax 0.1、0.2、0.4 g/(kg·d)组所用剂量可视为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脑栓通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脑栓通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观察脑栓通对神经行为、被动性条件反射、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脑栓通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症状,提高记忆能力,显著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坏死灶内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修复,减少脑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脑栓通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脑栓通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脑栓通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通过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观察脑栓通对神经行为、被动性条件反射、脑梗死面积及脑组织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脑栓通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症状,提高记忆能力,显著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坏死灶内血管和胶质细胞增生修复,减少脑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脑栓通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海涛  吴继敏  王爽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9):1463-1465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min后再灌注24h,术前30min及再灌注2h后尾静脉给药。观察不同浓度的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病理损伤的影响,检测脑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能轻度改善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0.3~3.0mg·kg-1依达拉奉能显著减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减少神经元损伤(P<0.05);依达拉奉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增加LDH活性,0.3~3.0mg·kg-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依达拉奉对脑组织SOD活性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 U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自由基代谢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熊果酸20、40、80和120 mg/kg治疗组,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术后即刻尾静脉注射给药。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缺血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TUNEL 染色法检测缺血皮质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40、80、12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CK[(301.2±86.8)U/L、(258.5±58.4)U/L、(228.7±49.2)U/L比(352.6±88.1)U/L]、LDH[(327.5±87.1)U/L、(288.6±69.5)U/L、(243.7±74.9)U/L比(395.4±98.6)U/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MDA[(5.5±1.4)mmol/L、(4.8±1.1)mmol/L、(4.4±1.3)mmol/L比(7.8±2.0)mmol/L], T-AOC[(9.4±2.2)U/L、(10.5±2.9)U/L、(11.8±3.1)U/L比(8.0±2.1)U/L]显著升高(P<0.05或P<0.01);熊果酸80、120 mg/kg 治疗组缺血皮质SOD[(10.1±2.7)U/mg、(11.6±2.5)U/mg比(6.9±2.6)U/mg]、GSH-Px[(12.9±2.9)U/mg、(14.2±3.2)U/mg比(9.5±2.3)U/mg]、CAT[(3.3±1.3)U/mg、(3.9±1.2)U/mg比(2.3±0.9)U/mg]活性显著增高(P<0.05或P<0.01)。TUNEL染色显示,各熊果酸治疗组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熊果酸可增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治疗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术后24 h开始给药,参麦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2 ml/100 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治疗7 d。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NO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参麦治疗组大鼠 ET-1[治疗前后分别为(126.10±6.07)ng/ml、(105.41±0.09)ng/ml]、hs-CRP[治疗前后分别为(15.93±2.79)mg/L、(9.33±1.32)mg/L]及Hcy[治疗前后分别为(11.01±0.98)μmol/L、(8.13±0.46)μmol/L]较治疗前降低, NOS[治疗前后分别为(168.87±9.25)U/ml、(242.25±10.36)U/ml]、NO[治疗前后分别为(84.03±6.02)nmol/ml、(102.42±5.05)nmol/m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 NOS 酶活性并促进 NO合成,降低血浆ET-1、hs-CRP及Hcy,减轻血管内皮炎性渗出,防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