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规采取的PICC置管方法是在可视血管的情况下置管,但对于肘部血管条件差,如肥胖、水肿、血管充盈差或浅静脉先天性纤细的患者,往往很难一次性穿刺成功,从而增加静脉穿刺的次数,造成血管及局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 对1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分析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140例患者中置管成功率为98.6%,135例(96.4%)1次穿刺成功,5例(3.6%)2次穿刺成功.此外,10例(7.1%)送导丝不畅,5例(3.6%)PICC管送入不畅,3例(2.1%)在送管至同侧锁骨下静脉处受阻,3例(2.1%)PICC管异位至颈内静脉,2例(1.4%)PICC管分别在上腔静脉及腋静脉处折返,均经处理,置管成功.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穿刺失败、送导丝不畅或失败、送管不畅或失败,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单侧乳腺癌并于术后行化疗的女性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置管总成功率及置管后2周内相关的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观察组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2.1%、0、0、0,对照组分别为16.7%、16.7%、12.5%、14.6%、18.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82、4.414、4.444、5.547、7.847,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成功率高,结合置管后的整体护理,可减轻乳癌患者穿刺的痛苦,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结合塞丁格(MST)技术在改进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108例采用血管超声结合MST技术行PICC置管的患者及108例采用常规直视盲穿PICC的患者,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所需时间、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89%高于盲穿组的72.22%(P=0.002);一次置管成功率82.41%高于盲穿组的57.41%(P=0.000);穿刺失败率0.09%低于盲穿组的7.4%(P=0.017);导管颈内异位2例(P=0.003)、穿刺点渗血2例(P=0.017)、静脉炎3例(P=0.001)、导管堵塞1例(P=0.010)分别低于盲穿组的13、10、18、9例;两组置管所需时间超声组〈15min15例,15~25min72例,〉25min21例;盲穿组〈15min12例,15~25min70例,〉25min2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结论血管超声结合MST技术行PICC置管具有定位靶向血管、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优化的PICC的技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行为研究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上肢活动依从性的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上肢活动方案,提高PICC置管患者上肢活动依从性。 方法 在甲乳外科选取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共75例进行上肢活动指导,应用戴明环方式,以计划、实施、整改、评估4个步骤进行螺旋式循环,实践2周,共完成2轮循环,评价活动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采用询问法评估患者上肢活动的依从性。结果 经过实践细化护理程序,完善危险因素评估表,调整宣教时间等,使被干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对上肢活动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得到了提高,活动的依从性良好。结论 制订的上肢活动方案经过行动研究实践的修改及完善,能够提高患者上肢活动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对1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分析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140例患者中置管成功率为98.6%,135例(96.4%)1次穿刺成功,5例(3.6%)2次穿刺成功。此外,10例(7.1%)送导丝不畅,5例(3.6%)PICC管送入不畅,3例(2.1%)在送管至同侧锁骨下静脉处受阻,3例(2.1%)PICC管异位至颈内静脉,2例(1.4%)PICC管分别在上腔静脉及腋静脉处折返,均经处理,置管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穿刺失败、送导丝不畅或失败、送管不畅或失败,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与传统的静脉给药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及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有必要。我科自2007年9月起,对需要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37例有PICC置管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其中18例(48.6%)肘部没有可见或可触及的浅静脉,选择上臂深静脉,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分析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7例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成功率为100%。PICC管留置时间为(32.0±19.8)d,2例(5.8%)患者分别在置管后第21和39天因为静脉血栓形成而拔管,18例(48.6%)患者的PICC仍在使用。结论应用超声引导技术,使部分肘部无可见或可触及浅静脉的老年患者也能安全置入PICC。  相似文献   

10.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有必要.我科自2007年9月起,对需要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与盲穿两种置管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遵医嘱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患者938例,按照患者血管情况分为盲穿组(n =372)和B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组(n =566).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1针置管成功率盲穿组为93.01%,B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组为98.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置管总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盲穿组为11.29%,B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组为2.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B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能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对导管异位的影响。方法将169例肺癌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8例)与对照组(81例),试验组在行HCC置管术送管至25cm时,助手用手紧贴患者锁骨上窝按压穿刺侧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下端;对照组采取常规歪头的方法。统计两组导管异位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仅有1例导管被送人颈外静脉,导管颈部异位发生率为1.1%(1/88);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1%(9/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636,P〈0.01)。结论肺癌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术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法可明显减少导管异行进入颈静脉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超声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MST)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优越性。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患者40例,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血管超声引导系统评估血管,利用MST技术行上臂PICC穿刺;对照组患者在肉眼下穿刺血管行PICC。结果试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5%、术后只有1例发生穿刺点出血,无其他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对照组置管一次成功率80%,术后发生穿刺点出血6例、静脉炎3例、导管移位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结合MST用于PICC具有切实可行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12年9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中,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结果 10例乳腺癌患者出现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10/938),每1000个导管留置日中的血栓例数为0.11,共携带导管1035 d,置管后血栓发生中位时间23.5(4~176) d,9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中位抗凝时间为14(3~50) d,5例患者抗凝后继续使用导管,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后,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12年93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中,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结果10例乳腺癌患者出现PICC相关有症状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10/938),每1000个导管留置日中的血栓例数为0.11,共携带导管1035d,置管后血栓发生中位时间23.5(4~176)d,9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中位抗凝时间为14(3~50)d,5例患者抗凝后继续使用导管,所有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后,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60例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进入自我管理教育组(n=32)与常规护理组(n=28),分别进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常规的置管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体现自我管理能力的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状况、导管功能、卫生服务利用率方面及自我效能水平的差别.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自我管理教育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除与护士交流评分(P=0.618)、健康状况总分(P=0.083)及疼痛评分(P=0.069)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38),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P=0.012).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导管有效利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ME)on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PIC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ME group(n=32)and control group(n=28).Patients in the SME group took SME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both lasted six months.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including self-management action,health status,catheter function,utility of health service)and self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Results Except the score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nurse (P=0.618),health status(P=0.083),and pain(P=0.069),the other indicators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SM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all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0.038)and the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ME group(P=0.012).Conclusion SME can improve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and prevent the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I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